姜听:音乐背后的那颗心最重要

时间:2022-10-25 01:11:17

姜听:音乐背后的那颗心最重要

和姜听联系采访前,颇有些忐忑,电话打过去时,这位被称为“中国最具个性的女歌手”正在睡觉,好在她很爽快地答应了,并说起来后便与我联系。她的声音有几分沙哑,只是笑起来时,有种孩子般的天真。说起音乐时,她很认真地说,那是热爱。即便是隔着电话线,我也感受到了她的热度。

爱一样东西,便执著追求

也许,姜听的名字在近几年才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或者是作为一名歌手被人记住。可她真的唱了很 久了,从1989年的春天到现在。那是中国摇滚乐坛自崔健之后的第二拨力量,当时那些璀璨过的人们,有的黯然退席,有的冰冻在了过去,也有人完美转变,如姜听。

最初接触摇滚,是已故歌手张炬为她唱了一首《Blowing in the Wind》,告诉她,这就是摇滚。19岁的她听着,便爱上了。按她的说法就像心里的火被点燃一样,从此她对音乐的爱一发不可收拾。

当年她加盟了“天蝎”文化后,就出版了自己的首张专辑《花开不败》。姜听有着低沉沙哑的另类嗓音,演绎起民谣和摇滚歌曲别具风格。2001年,姜听推出第二张专辑《五月》,专辑中包含了祝晓民、许巍、童孔等音乐人的作品,而所有歌词均出自姜听之手。在这张专辑里,姜听的演唱更加成熟和自信。花了几年时间才做出来的《五月》饱含姜听的智慧和心血,编曲上的认真和严谨就是证明。音乐的丰富使姜听本来有些单薄的声音听起来饱满了许多。在《五月》中,音乐和人声的结合达到了堪称完美的地步,因为姜听是在用感情而非嗓子唱歌,所以她可以轻易地打动听众。

岁月的流逝并没有使姜听的声音失掉一丝原有的特质,尽管听起来比原来多了几分沧桑和超脱,但它依旧极富内在的吸引力和磁性,并且有不变的坚定。

2003年,姜听第三张专辑《纯粹》出版,制作人由许巍担当,创作阵容和录音、乐手更是“全明星阵容”。姜听不但包揽了全部的歌词创作,还为其中两首谱曲,并尝试参与制作。愈经沉淀,愈显才华之可贵。一张《纯粹》仿佛是一本历经时光洗礼的相册,无意间便流露出遥远年代的气息:那些青春如歌的情怀而今仍怀着希望而绚丽绽放,那些瞬间对人生的感悟则在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后更显深刻。即使在回首昨天的浮光掠影中,她的音乐也时时闪现出对明天的憧憬与向往。听姜听歌唱如同听她在耳边叙说,虽然旋律起伏跌宕,节奏缓急交替,听众仍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姜听说自己是一个极为执著的人,一旦爱上一样东西,是不会离开的。很多人觉得她这么多年对音乐的坚持很可贵,她自己却觉得,那不是坚持,是热爱。

似乎在中国唱摇滚的人背后,几乎都有一对无法理解他们的老爸老妈,姜听也不例外。她说做他们这行的就算有了签约公司,也无法像普通的工薪族一样月月都有工资,而是有了演出才有收入。她妈妈总是抱怨她两脚踩不到土地上,还曾想帮她介绍一份图书馆的工作,说“人家做图书管理员每个月还能拿两三千块呢,你们这行真不靠谱,什么也没有”。

最低迷的5年,让她心平气和

如今,我们常常能在一些音乐节上看到姜听的身影,她的唱片也卖得不错,有着那么一批始终喜欢她的入。她不愿称他们为歌迷,因为她觉得“歌迷”两个字有些盲从,她只愿他们是喜爱听她唱歌的人。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光,是她最低迷的时期,那是她出第一张专辑《花开不败》到出第二张专辑《五月》中间的几年。因为原来的公司倒闭,第二张唱片出不来,歌都被压着,经济压力特别大。不过,她却遇到了不少帮她的朋友,如高晓松、许巍等。那时高晓松问她要小样听,她没有录音设备,就抱着一大堆歌词,站在他面前唱给他听。他听了喜欢,便可能给专辑投钱。后来,虽然因种种原因未成功,她仍称这位自己欣赏的音乐人为“高大才子”d许巍这些年来则一直在帮她写歌,完全是帮忙的性质。

因此,虽然不曾大红大紫,但是姜听觉得自己的运气不错。特别是在那漫长的5年,生活虽然艰辛,但是让她在不断的等待中,开始心平气和,不再如少年时那样奇装异服,那样轻狂,那样想当明星。她沉静了下来,却离音乐更近了。

只要一把木吉他,就可以快乐放歌

一个心里充满爱的人应该是有温度的。所以,姜听不忧伤,就如她的音乐那样明亮而温暖。听她的专辑《我不是随便的花朵》中的《蜜蜂》《摇摇晃晃》,便能够感觉到她心里依旧纯真。她唱的歌有浓重的民谣风,却因为总是与摇滚圈有着牵扯不断的关系而被定义为摇滚歌手。她说,音乐的类型并不重要,音乐后面的那颗心才重要。

她喜欢自己写歌词,也出过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她说写作是一种治疗。唱歌于姜听而言,是一件非常单纯而快乐的事。木吉他是她心中最好的伴侣,不用括电,也不要鼓手、贝司,甚至灯光、音响都可以消失,只要有一把木吉他,她便可以站在台上放声唱歌。对她而言,有了这便已足够。

上一篇:月亮的距离(节选) 下一篇:传统文化教育为何首选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