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儿科中护病沟通法透析

时间:2022-10-25 11:53:43

当前儿科中护病沟通法透析

护士基础护理不到位护理质量差,晨间护理和晚间护理时沟通不到位,“三短六洁”、“三保持”、“四及时”未做到。护士业务技术操作不熟练在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婴幼儿,多次头皮针穿刺失败,给患儿增加痛苦,造成患者及家属不满,引发纠纷。

护患沟通的类型

语言性沟通在患儿住院期间,护士的几句体贴和安慰话语,往往可使患儿和患儿家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要学习如何用清晰、明确的语言,委婉、动听、温和的音调与患儿及家属交谈,避免使用粗俗的语言和过于专业的名词,同时沟通时要注意他们的反应。(非语言)沟通肢体语言包括护士的动作、表情、眼神,肢体语言的沟通渠道有:①肢体语言表述。护士的行为。②手势。护士柔和的手势表示友好、商量,强硬的手势则意味着:“我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③护士的脸部表情。微笑表示友善礼貌,皱眉表示怀疑和不满意。眼神盯着看意味着不礼貌,但也可能表示感兴趣,寻求支持。语言沟通更擅长沟通的是信息,肢体语言沟通更善于沟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情感。

护患沟通技巧

护士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护士与患儿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护士是处在主导地位的,对如何处理这种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护士首先要做到热情服务,平等对待,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以患儿利益为重,消除患儿的不良心理。讲话时态度和蔼、有问必答,服务时认真负责、积极热忱。由于大多儿童年幼不会表达或表达不清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心理反应,在儿科,家属就成了孩子的代言人,因此,就要重视双向沟通。护士与家长沟通时,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所谈内容,甚至要听出谈话的弦外之音,即听到患儿的生理、认识和情感的反应。特别是诉说孩子病情变化时,往往叙述问题较慢,有时出现唠唠叨叨,有时甚至很难听懂家属讲话的内容,此时倾听者应有足够的耐心,做到专心致志,抓住主要内容,边听边思考边整理分析,这样沟通效果会更好。在日常工作中还要注意倾听家长反应,多设身处地站在家属的立场上想一想,对他们多一些宽容,多包含和理解,及时获取各方面有价值的信息。总结并提出“医患沟通制”的精髓,即一个要求、两个技巧、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和六种方式。一个要求:诚信、尊重、同情、耐心。两个技巧:倾听,请多听患儿及家属说几句;介绍,请多向患儿及家属说几句。三个掌握:掌握患儿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医疗费用情况;掌握患儿及家属的社会心理因素。四个留意:留意患儿的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己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留意患儿及家属的情绪状态。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患儿及家属即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患儿及家属情绪的语气和语言;避免过多使用患儿及家属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患儿及家属的观点,避免压抑患儿及家属的情绪。六种方式:即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交换对象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和实物对照沟通。护士与患儿的沟通评估患儿的心理反应及患病后的心理状况一般在儿科病房收治患儿的年龄为0岁~14岁,对疾病缺乏深刻认识,心理活动多随治疗情景而迅速变化,注意力转移较快,情感表露比较直率、外露、单纯,而表现为惊骇、哭叫,对治疗的恐惧,对环境不适应,心情烦闷、对立、孤僻、胆怯、悲伤、焦虑、抑郁等。与患儿沟通的技巧①护理人员在查房治疗时,以敏捷、熟练轻巧的动作,给患儿以、亲近,适时把握说话的时机,博得孩子的尊敬与喜爱。②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维护孩子的自尊。观察其患病后的心理,大多表现为沮丧、焦虑、感情脆弱,强化自己的患者角色,易受伤害。所以护理人员要小心翼翼地维护孩子幼小的自尊心,成为其贴心人。③用理解代替询问,在患儿忍受肉体痛苦时,及时安慰。另外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允许孩子带自己喜欢的玩具,给孩子喜欢的饮食,消除患儿治疗时的恐惧及对环境的不适应。

小结

总之,要想达到与患儿及家属满意沟通的目的,使患儿及家属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慰藉,护士必须重视语言学习和提高自身修养,方能很好地掌握沟通艺术。良好的沟通是密切护患关系的纽带,是获得良好护理效果的基础。几年来,我科加强护患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和不断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在患儿增多的情况下,护患矛盾反而较前几年减少,患儿及家长对医院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从而提升了科室和我院的形象。

上一篇: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材料 下一篇:PIC中档单片机的中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