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10-25 11:39:12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 要: 高等数学是大学的一门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责任心、激情和技巧。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 高等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体会

高等数学是大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数学作为基础课对学生的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学好高等数学才能为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的工科院校都开有高等数学、概率论和线性代数三门数学课。其中,高等数学作为内容丰富、课时多的一门课,学生们学习得很吃力。常有高年级的学生对我说:很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高数,现在学习专业课时常用到,感到吃力。

从事高等数学教学多年,我深深体会到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现阶段,大学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如何上好高等数学课,如何增强高等数学课堂效果,是所有大学数学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认识高等数学的重要性

在上课之初,就要给学生讲清高等数学的重要性,这是重中之重的事情,甚至比教会学生怎么解数学题更重要。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学生主观上不重视,就学不好高等数学。如何让学生重视高等数学的学习呢?1.要让学生知道高等数学是一门基础课,对于后继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而且学分很多,想拿毕业证就一定要学好高等数学这门课。现阶段,在我们学校,高等数学是学位课之一。所谓学位课,就是学生想要拿到学位,所有学位课的平均分要在75分以上才行,只达到及格是不行的。这体现了学校对高等数学的重视。2.要让学生知道,如果想考研,理工科的学生是必须考高数的。有的专业可能不考概率和线性代数,但是高等数学是必考的。打算考研的学生只做高等数学课本上的习题是不够的,还要在课后多做题。我有一个学生考研时数学考了140多分,就是因为他除了在大一学习高等数学外,大二大三时也进行了高等数学的学习。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经常强调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性。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刚入学时的紧张,往往很快就会变成懈怠。很多学生听高年级的同学说过高等数学如何难学,会产生一种紧张情绪,但过段时间就松懈了。虽说老师总“吓唬”学生不太好,但宁可让其紧张,也不能让其不在乎。总之,必须抓“思想教育”,使学生重视高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应以教师为主体

虽然现在关于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研究有很多,但如果还是采取大班上课的授课模式,必然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而不可能以学生为主体。而大班人数多,通常一百多人,而且课时紧,不允许采用其他的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用自己的勤恳去感染激励学生。而且,每一堂课教师都应好好地设计、表述和思想动员。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些时尚、历史、理想追求等话题,可以无所不谈。抓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可以使用研讨式、启发式、探究式、自导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学,把抽象高等数学讲得生动有趣,讲解时通俗有趣、融知识与趣味于一体,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对象的符号化讲物理背景和几何意义,让学生知道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符号,更来源于生活。只要学生认为所学的内容有趣,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自行调节讲课进度,不必严格按照教案进行。要适当运用多媒体。高等数学中有太多的计算,是不适合运用多媒体的,但板书必不可少,而空间几何部分用多媒体则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图形。高等数学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应用上,即为后继课程打好基础。根据工科学生的特点,高等数学课上应尽量少讲理论,多做练习。另外,学生容易掌握的少讲少练,不容易掌握的多讲多练,重点突出。

三、教学中的严格不可少

严师出高徒。无论采取什么教学手段,使用什么教学方法,教学中的严格都是必须的。大学新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大多进入大学后自学能力不强。而在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自学能力很重要。大学教师通常一节课讲很多内容,除非记忆力、理解力特别好,否则都应该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因此,如何督促学生学习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勤提问,勤测验,勤检查作业,这三种方法还是很有效的。在课堂上,遇到有溜号的同学,教师可以对其提问,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如果提问没有回答上来,就要求学生课下看书,弄懂。如果下次上课检查还不会,就要问学生是什么原因才不会,是基础差,还是态度不认真,两种情况区别对待。如果是基础差,可以留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回去做,循序渐进;如果是态度问题,可以找学生谈话,帮他端正学习态度。学生如果被老师单独留作业题,大多都会认真看书的,知道老师是为他们好。记得看过一位大学老师的文章,学生毕业后给这位老师寄的贺卡上写着:“上学时,有些恨你,毕业后常常想起你。”这位老师很严格,学生的基础知识很扎实,毕业后很有用。测验后、批改作业后都可以找掌握不好的学生谈话,给他们另外留题目。根据我的经验,给学生留题不难,难就难在检查上:教师要抽出时间来检查,这个时间不好找。我经常利用课间检查学生的作业,被留题的学生经常很多,往往在课间就不能休息了。其实,要做到这点,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行。我认为,学生在被留作业之后,往往两周内会认真听课,过一段时间又懈怠了。所以教师就要观察学生的状态,以便随时监督学生学习。

数学的基础决定学习能力。国外大学建议学生,无论将来选择哪个专业方向,最好先在本科期间学习两年数学,再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由此可见,数学教育对培养人才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数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上好高等数学课,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是每个老师的心愿,每一位老师都要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上一篇: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培养兴趣巧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