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和思考

时间:2022-10-25 11:20:31

企业技术创新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和思考

长期以来,宝钢一直坚持高起点、高要求,走开放式技术发展道路,坚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自主研发和社会协作相结合、科技成果内部产业化和向社会输出相结合,不断满足用户需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钢铁精品生产基地和钢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基地基本建成,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新产品不断开发成功,自主集成创新成果《宝钢高等级汽车板品种、生产技术及使用技术的研究》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技术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宝钢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在世界钢铁动态咨询公司(WSD)全球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中宝钢连续三年跻身前三名;宝钢是我国制造行业第一批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已连续三年保持在世界500强内,并逐年提升排名位置。2006年,宝钢以215.01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业绩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第296位,比上一年跃升13位。

宝钢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实践及效果

利用企业外部科技优势资源,开展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产学研合作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产学研合作是宝钢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过程中最早、到目前为止也是最多采用的一种形式。比较成功的案例包括:轿车用冷轧及镀层系列钢板的开发;X70大口径输气管用板卷;高效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开发;转炉不锈钢生产工艺研究等。

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提高产学研合作质量和层次

开展以学科或领域建设为目的的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共建,提高产学研合作质量和层次,同时培养技术研究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例如,与东北大学共建了“EPM联合研究材料电磁过程实验室”,以解决现有生产技术问题为背景,开展电磁冶金基础和应用研究;与上海交大共建的“汽车板使用技术联合研究室”,利用双方技术和人才优势,开展汽车板综合成形技术研究,已承担多项上海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取得很好效果;与同济大学共建了“金属功能材料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开展金属功能材料研究开发。

积极参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致力于超前技术研究及成果产业化推进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是整合科技研发资源,产学研结合,组织跨行业、跨区域科技合作和科研攻关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宝钢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渠道。如与上海交大等单位合作组建了纳米技术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行纳米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发;与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大学等合作组建了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积极跟踪钢铁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研发出新一代钢铁先进材料。

探索建立集群式科技战略合作关系

为了避免目前以科研项目为主进行产学研合作带来的短期效应弊端,宝钢围绕新一轮发展战略,结合学科和领域建设选择与若干具有实力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探索建立集群式科技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和高层次的研发。例如,自2004年以来,宝钢分别与上海交大、上海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在某特定领域开展科研合作的协议。

建立面向全国的“钢铁联合研究基金”,支持钢铁行业的技术创新

面向全国的“钢铁联合研究基金”,是第一个由国内企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出资成立的联合基金,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并且促进了我国冶金及相关行业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自2001至今进行了两轮合作,基金规模达3800万元,目前正在研究启动第三轮的合作。至2005年底,联合基金已经资助138个项目,共有40个国内院校参与研究,广泛调动了社会科技资源。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产学研渠道,提升国际化能力

目前宝钢已经和美、德、英、日、韩、瑞典、比利时等七个国家的18家高校、研究所、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举办两年一次的“宝钢国际学术年会”,搭建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扩大宝钢在国际钢铁学术界的影响;聘请7位在相关领域享有盛誉的国内外技术专家为首批“宝钢教授”,作为企业外部高级技术智囊;举办“宝钢产学研与技术创新论坛”,论坛的主题为“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自主创新发展”,旨在进一步推动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利用高校教学优势资源,企校合作,培育企业创新人才

宝钢先后与全国50多所高校有合作关系。如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合作,开办了两所宝钢研究生分院和两所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交大和东北大学合作组建了网络学院宝钢分院;1994年,宝钢建立了全国第一家企业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至今已经有94位博士先后到站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其中30多人留在宝钢工作,成为技术骨干;聘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教育顾问,聘请了全国4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70多位教授为兼职教授;开拓宝钢海外人才培养渠道,先后与国外1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设立“宝钢教育基金”,支持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为“科教兴国”作贡献

“宝钢教育基金”的设立和不断发展完善,促进了我国优秀科技人才的加速培养,同时,也架起了产学研合作的桥梁。1990年设立,2005年基金规模已经发展到1亿元。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迄今用于奖教奖学的资金达8500多万元,全国100多所高校、中科院的11697名师生荣获宝钢教育奖。

对宝钢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发展的认识思考

必须积极融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确立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这是观念的重大转变,也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国家《规划纲要》确定了11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68项优先主题,大部分与钢铁行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为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证和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央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必须承担起科学技术的工业应用研究开发任务,成为国家支柱产业持续发展的应用技术来源及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的基地。尤其对于部分技术起点高、创新能力强、处于行业主导地位、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应该承担起本行业或与行业相关的前瞻性、基础性技术开发任务,加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级,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宝钢将认真研究国家科技发展重点和相关支持政策,争取建立国家工程实验室和行业工程中心,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重大产业化专项、高新工程配套项目等,融入到国家创新体系中。

准确认识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在产学研活动中的定位

产学研合作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其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律,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机制,是优化企业科技行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

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更多地从考虑如何解决工程层面或技术层面的问题,关注在5年内企业“今天生产什么”的问题,包括产品研发、工艺改进等的工程和技术问题;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的研究活动,更多地在于解决科学层面的问题,为帮助解决企业10年或更长时间以后科学如何产业化的问题,及企业“后天探索什么”的问题,包括机理研究、前沿性的研究领域;而产学研合作,是工程、技术和科学结合的问题,为解决科学技术在企业工程上“明天应用什么”的问题,企业是主体战场,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直接体现者,是企业自主研究开发、高校的基础机理研究进行集成创新的体现者。

正确认识“主体”,当好“主体”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在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历程中,无数创新型企业发挥了主导和骨干作用。

成为需求的主体。企业直接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最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最了解科学如何为解决工程问题服务,进行产业化生产,提供给市场的产品和服务需求。

成为研究开发活动的主体。美欧等发达国家主要的科技力量集中在企业。全球跨国公司拥有世界70%专利和2/3的研究开发经费。二战之后,以杜邦、通用电气等为代表的大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巩固企业的竞争优势。我国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首先要成为应用研究开发活动的骨干力量。

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企业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来自于其雄厚的研究开发力量和高的研发投入。多数创新型国家70%的研究开发投入来自企业。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应当在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中发挥示范作用。目前,国内许多知名院校,研发费用一半以上来自企业。

成为风险承担的主体。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主要以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为主。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就市场风险而言:一方面由于科技人员对市场、企业不是很了解,造成开发成果对市场的适应性不好;另一方面还受开发周期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造成较大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则主要表现为科技成果技术不成熟与科技成果难以商品化。

成为成果应用的主体、受益的主体。勿庸置疑,企业是最直接的技术获得者、受益者,技术输入,产品输出,企业创造利润,同时为社会创造财富。

成为知识产权的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知识产权某种程度上就是企业的生存权。目前,创新型国家知识产权80%以上产生于企业。世界著名公司每年产生的专利量一般都在几百、上千个。我国要实现国内授权发明专利数量进入世界前5名的目标,关键是企业要大幅度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成为凝聚人才的主体。由于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创新企业无一不把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作为首要战略任务。韩国企业研发人数占全国研发人员总数的60%以上,每千名企业职工中拥有研究人员87人。我国的企业要成为创新主体,必须首先成为创新人才的主要聚集地。

在产学研合作中,必须处理好相关利益者的关系,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在产学研合作中,经常会碰到双方的积极性都很高,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的技术也很好,但由于产学研联合中各方对技术价值的看法不同,各方的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从而影响了合作的进程,有些甚至因此中止了合作。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各方对技术价值评价的标准不一样。企业认为高校或研究所对其成果定价偏高,报出的价格有时是企业方预期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研究单位则认为企业“太精”,过于斤斤计较,舍不得投入。

在产学研合作初期,根据各方谈判地位的不同,前期研发投入一般不会太大,各方可能还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的协议,许多企业因此认为利益分配不是问题。但随着看得见的利益越来越大时,常常会发生协议履行的困难,从而产生利益分配问题,成为产学研联合的又一大障碍。

产学研联合利益的分配是最终决定一个合作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按照现行通用的即“互惠互利、各得其所”的基本原则,根据合作双方投入的生产要素多少,风险分担比例和努力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通过协商方式来决定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

认识清技术依存度和技术整合能力的关系,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利用关系

我国企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许多主导产业核心技术依赖引进,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改变。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难以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据资料分析,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397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仅61亿元,远远低于日本和韩国的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使许多企业陷入受制于人的被动境地。因此,如何认识和解决好技术依存度、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利用关系非常重要。

企业在发展初期,对外,通过引进了大量的技术和生产装备,从而可快速提升企业生产和技术水平,相对来说,技术依存度比较高;对内,主要精力是如何整合好企业内部资源,围绕生产技术问题,组织进行技术资料消化、局部的科研攻关和产品工艺改进等的研发活动。此阶段,引进、消化、吸收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企业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竞争对手以及技术来源方将开始封锁和制约关键技术的输出,此时,企业若过度依存或难以消化外部技术,缺乏开发外部新的技术资源能力,不能通过自己研究开发关键技术,企业的发展将陷入技术滞后或待再引进状态,发展就受到制约,甚至淘汰。在此阶段,企业若能在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自主集成创新,同时,积极开拓外部资料的利用能力,企业就能持续发展,不被淘汰。

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要提高新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低技术领域的对外依存度。从具体战略上看,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努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推进经济增长,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性转变,已经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对高校和企业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认识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因素小,创新速度慢,其原因之一是高校和科研单位没能很好找到与企业的结合点,出现三多三少现象:各地各种为“科”“企”搭桥唱戏的科技交流会、科研成果会多,而最终成交的项目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提供的科研成果、专利项目多,能满足企业需要的项目少;在科技交流会上签订意向合同的多,会后达成协议实施成功的少。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成果虽多,但有相当一部分是试验室的成果,仅通过鉴定或小试,离工业化还尚待完善和配套。

1+1+1>3这一简单的不等式形象说明了合作的优势。如果合作能形成更大的优势,就会使产学研合作更容易形成,形成后也容易趋于稳定。产学研各方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水平高、科研成果多、学术信息灵便,实验设备先进、高校还拥有大批勇于开拓的优秀人才,但缺乏资金,缺乏工业生产所需的经验、技术和物质条件,缺乏市场营销人才,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工业企业拥有生产必需的场地、资金、设备,拥有丰富的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但技术水平相对不高,技术信息不足,对新技术的发展动向不敏感。而各方经过联合形成的合作体,综合了各方分别拥有的技术、设备、人才、市场、信息等优势,比单独进行某项活动获得更大的利益时,各方就尽力维系合作体的存在。

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呈现出高度综合、高度交叉的特征。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相互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以前,科学、技术、生产之间较为明显的分界使得各方能相对独立的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而大科学体系的形成已将迫使各方打破原有的科学、科技、生产之间的分割,通过合作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产学研合作正是在科技发展的这种趋势的推动下形成并趋于稳定的。

高校在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在这方面与国外一流大学有些差距。国内综合性大学特色不鲜明,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导向需进一步明确。高水平大学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及高水平基础研究方面的综合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大学文化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文化,需要发展创新文化。

在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高校应从实际出发,面向我国经济建设的具体需要,着力解决科研选题的针对性和可行性问题,形成多样具体模式,例如引入风险投资,对大学的科技成果进行孵化和再开发;利用大学的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辐射;发展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校的技术成果进行集成。

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紧密合作的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与机制

应支持企业建立自主创新联盟,大力推进以产业技术升级、共性、重大专有技术攻关、国防安全等为主要目的的自主创新联盟,充分发挥政府的号召力和资源配置力,组织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行业优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成自主创新联盟,政府可直接下达研发任务并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宝钢联合成立的“钢铁联合研究基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政府层面可以通过强化科研导向推进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根据国家产业和科技发展特点,结合高校、科研院所特长,由政府搭台,建立若干个支柱产业或重点领域的产、学、研体系,政府实行资助,以快速提升支柱产业、重点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上一篇:高度决定影响力 同方执掌远教市场制高点 下一篇:发挥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作用 推动产学研结合向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