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亮几盏“黄灯”

时间:2022-10-25 09:35:27

在语文教学中亮几盏“黄灯”

时代的发展让高学历高文凭成为高职高薪的必要条件,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加之有一卷定终身的选拔机制,教师的教育教学也日益快节奏日益功利化,甚至将育人的目标直接改变成高分目标,在教学上过分追求“高效”,有的甚至与客观规律背道而驰,结果欲速则不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些,亮一亮黄灯。

一、背景资料慢一慢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内心思想感情的流淌,是情感的抒发与表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是费尽心机去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这固然不错,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将了解写作背景放在了解作家之后,告诉学生这篇文章是在什么什么情况下作者的感情流露。于是,学生很听话地直接进入了由文章的背景设定的圈圈里,而不是循序渐进地了解文本的丰富内容。

笔者在执教《海燕》一文时,先将写作背景即大革命沙皇的黑暗统治与革命者的抗争交待清楚。结果学生在分析文章时句句分析都离不开“沙皇”或“革命者”,而不去剖析海燕的勇敢、大海环境的恶劣。脑海中浮现的是人物精神的伟大,很难形成当时乌云密布、海浪翻腾,海燕振翅飞翔的壮阔场景。这样的一堂课,似乎很快就将课堂的教学目标达成,但违背了学生理解文本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后来我将教学调整为,先分析海燕等形象及环境的恶劣,再给出写作环境。学生恍然大悟,欣喜地领悟出文章的深层意义,完成了从感性认识文本到理性把握内涵的转变。因此,背景资料这颗石子我们可以慢一点投,在需要的时候引导学生自己捡起再自己扔进文本中去。

二、小组讨论等一等

一堂课总有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有些难点凭借学生的一己之力是完成不了的。通常,在解决这些难点时,教师往往会借助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试图通过学生相互间的点拨启发来碰撞思维的灵感火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到了这一环节,我们就会自热而然地按计划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往往会围坐一起,先相互退让,而后更多的是一两个比较活跃的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只是听众。并且,发言的学生也是讲得支离破碎,虽然场面热闹,最后还需要教师来收场。这样的小组讨论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若教师在小组讨论之前给学生一点时间,哪怕只有十来秒钟,让每个学生独立地思考,琢磨一下,甚至动笔写一下,而后再讨论。这样基本上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话说,有交流的欲望,小组讨论才会产生思维的碰撞。否则,小组讨论就可能变成了小范围内个别学生的一言堂。因此,在小组开始讨论前,让我们等一等,让孩子们有充分思考的时间。

三、课堂“遇险”放一放

很多时候虽然老师们的预想很充分,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还是会“遇险”。可能一个问题抛出去,学生根本没有反馈信息;可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会突然提出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将课堂带入僵局。往往这时候老师们为了完成40任务的教学目标会选择自问自答,直接向问题缴械投降,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样似乎是化解了课堂的尴尬,实则已经打击了孩子的自信,课堂效果就不那么理想了。

如果课堂遇险,我们不如先缓一缓,不必急在一时,也许一课终了,水到而渠成。也许通过作为课后作业的布置,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效果会更好。

四、解题套路缓一缓

语文学科既有人文情感的熏陶,又有表情达意的方法规律。两者是一个并不矛盾的和谐统一体,可谓相辅相成。

曾听到一位老师讲到《社戏》中“两岸豆麦的清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老师问学生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学生回答不出。教师便进行指导,环境描写的作用有:1.烘托人物心情。2.衬托人物形象……然后再问你们看一看是哪一种作用。再如一节七年级的公开课,老师让学生欣赏美句。一学生找出了一个比喻句,就回答这个句子写得很美,让我仿佛看到了妈妈那温柔的脸庞,心里觉得暖暖的,感觉到妈妈对儿子那无比浓厚的爱,写得很美。老师就评价,很好,但对比喻的修辞不能这样赏析,应该是: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特点,表达了……的感情。仔细思考,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固然要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但在基础年级我们就用这样的框架去套紧学生的思维,是不是有些残忍。我们不禁考虑,我们培养的是孩子的思维还是制造解题机器,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的是语文的美还是语文的机械性?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育人的事不太可能做到既快又好,它必须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静下心来,用我们的耐心和智慧,在秧苗需要时给予它们适量、恰当的养分,让它们自然健康地成长。

上一篇:文化复兴必须以本土文化资源为基础 下一篇: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