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引入”

时间:2022-10-08 10:46:54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引入”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利用生活情境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情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直观性。教师要善于挖掘运用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学生才能有意识地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相融入,才能在生活中感知数学的存在与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生活情境的设计要以现实中的常见问题为突破口,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关素材来设置问题情境,力求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牢牢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有理数加法》的教学中,如何理解10+(-4)=6 呢?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把10看作我原有10元钱,把-4看作我用了4元,则手里还剩下6元钱,故等于6。”通过这个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例子,学生对抽象、难理解的有理数加法法则,有了感性、直观的认识。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创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自然、真切、实用,学生们才会满腔热诚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

二、运用数学实践导入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通过学习实践,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努力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所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实践活动,精心细致的去设计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学习实践,巧妙运用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 例如:在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的教学中,上课开始就进行摸球游戏,在口袋中放入10个只有颜色不同的乒乓球,其中白球8个,黄球2个。在学生开始游戏前告诉学生:里面有两种乒乓球,颜色分别是白色和黄色。让学轮流摸乒乓球,在每次摸球前让全班学生猜测:摸到的乒乓球是白色还是黄色的?刚开始游戏时,猜黄色和白色乒乓球的人数比较接近,随着游戏进一步展开,猜白球的学生也会逐渐增多。这时可以结束摸球游戏,让学生猜测袋中两种乒乓球哪种多哪种少?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为什么摸到白球机会大?学生得到结论:袋中白球较多。因此得出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由事件发生的条件确定的结论。在这次数学实践中,学生通过课前游戏感受知识的趣味性,认识到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善用数学故事导入

数学方面的故事非常多,适当的向学生讲述故事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所以,善于运用数学故事进行情境引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浓厚兴趣,对下一步教学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例如在引入无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数学史上的著名故事:公元前五世纪到六世纪时,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十分出名,他们比较崇拜数,认为“万物皆数”,而且只分为整数和分数。后来,这个学派的一个小门徒发现,除了整数与分数之外,还存在一种既不是整数又不是分数的数。毕达哥拉斯学派极力地掩盖这个事实,千方百计的不让此秘密泄露。但事不凑巧,这个学派的一个叫希帕苏斯的人,不经意把这个秘密泄露了出去,结果此人被毕达哥拉斯学派扔进了大海。同学们,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数呢?为什么毕达哥拉斯学派如此恐惧,还有人为了这个数丢了性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无理数。教师的这个故事,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无理数的极大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组织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四、巧用数学课件导入

当前,多媒体课件已经逐渐成为初中数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手段,它的优势就是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信息量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努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以便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设计模拟现实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例如:在运用轴对称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开始时,利用多媒体放映一段古代将军驰骋疆场的短片,在短片中插入唐代诗人王维的《从军行》里的诗句“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再将短片中的场景虚化为这样的情景:将军观望烽火后从山脚的A处出发,驰向草原上的交河边(直线a)的C处饮马,再回到军营B处,请帮助将军设计最短的路线。这样的导入为教学的展开做好了充分的导引,数学课堂变得丰富、活跃。所以,巧用数学课件进行情境导入,可以更加科学的组织教学,进一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积极自觉地探索。

总而言之,课堂情境导入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活实际、故事寓言、数学课件等,尽力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通过情境引入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上一篇:在语文教学中亮几盏“黄灯” 下一篇:如何帮助新入园儿童降低分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