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腰穿针侧孔方向在硬腰联合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25 09:21:42

调整腰穿针侧孔方向在硬腰联合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在进行硬腰联合麻醉时调整腰穿针侧孔方向是否对腰麻平面有影响。方法:选择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分成三组,在行腰椎穿刺时,穿刺针的侧孔方向分别朝向尾部、上部和头部,从注药到出现麻醉平面的时间均

【关键词】 腰穿针侧孔方向; 硬腰联合麻醉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7-0137-02

doi:10.14033/ki.cfmr.2015.07.068

硬腰联合麻醉是一种新型麻醉技术,因其既可以得到腰麻迅速而完全的效果,同时又能经硬膜外导管给药,延长阻滞时间,现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很多指导丛书在硬腰联合操作技术上没有提到腰穿针侧孔方向对腰麻阻滞平面的影响。本研究宗旨是在进行硬腰联合麻醉时,调整腰穿针侧孔方向来判断腰麻阻滞平面及计算从腰麻到硬膜外给药的时间间隔,探讨调整腰穿针侧孔方向是否对腰麻阻滞平面有影响,更好地为临床手术提供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90例,年龄19~50岁,体重50~80 kg。排除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疾病。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3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30例,胫腓骨及踝骨骨折30例。

1.2 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地西泮10 mg。入室后,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选用无锡通达医疗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硬腰联合套管针,经L2~3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孔植入腰穿针,刺破蛛网膜后,见到脑脊液流出,即可缓慢匀速注入0.75%布比卡因

2 ml+10%葡萄糖1 ml的混合液后,退出腰穿针,然后,向头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平卧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并测试麻醉平面。在上述选取的90例患者中,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在行腰椎穿刺时,腰穿针侧孔方向分别朝向尾部、上部、和头部。三组患者蛛网膜下腔注药后患者下肢均立即出现发热和麻木感,从注药到出现麻醉平面的时间均

1.3 评定项目

依据脊神经在体表阶段的分布如:两T4,剑突下为T6,肋弓下缘为T8,平脐为T10,两髂前上棘为T12,来判断腰麻阻滞平面[1]。由于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心悸、血压下降等症状,可能是腰麻平面过广,交感神经部分被阻滞,引起血管扩张,血容量相对不足所致。所以由此症状来判断腰麻后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内脏牵拉反射即是阻滞平面较低所致,所以也作为腰麻阻滞平面评定项目之一。

2 结果

通过对三组患者的测试结果显示,腰穿针侧孔方向朝向尾部患者麻醉平面明显低于朝向上部和头部患者,朝向上部患者低于朝向头部患者。硬膜外给药时间朝向尾部患者均

3 讨论

硬腰联合麻醉腰椎穿刺时调整腰穿针侧孔的方向对控制腰麻平面有影响。一般认为在进行下肢胫腓骨及踝部手术时,腰穿针侧孔朝向尾部的位置是理想位置[2]。因为手术部位在下肢,不需要较高的麻醉平面及牵拉发射,所以腰穿针朝向尾部时,阻滞平面较低,基本上控制T10以下,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于下腹部手术患者,腰穿针侧孔朝向上部是理想位置。阻滞平面基本上控制在T6以下,牵拉反射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稳定。腰穿针朝向头部时,其阻滞平面较高,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患者不适感明显,不应被临床选用。

总之,无论腰椎麻醉或是硬膜外麻醉,均是阻滞脊神经根,两者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阻滞平面的范围与程度,根据手术部位,选择理想的麻醉方法和阻滞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环境,让患者在良好的镇静镇痛中安全度过手术,是每一位麻醉医师的责任,且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士翱,马自成.麻醉临床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04.

[2]王世泉.临床麻醉学精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6.

(收稿日期:2014-11-09) (编辑:金燕)

上一篇:右侧肾上腺巨大血管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下一篇:剖宫产再孕术中出血的临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