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时间:2022-10-25 07:12:43

印度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在古印度,天文学被认为是吠陀经(印度教经典——译者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Aryabhata(公元476年~?)、Brahmagupta(公元598年~?)和Bhaskaraearya(公元1114年~?)都是重要的天文学家,他们的天文学论著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流传至今。古印度的天文学传统直到18世纪都未断绝,当时拉贾斯坦邦的一个国王Sawai Jai Singh

(公元1686年~1734年)建造了目视天文观测时代的最后一批重要天文台。其中德里和斋浦尔的两座至今存留,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游客。

在印度,现代天文台最初出现于英国殖民统冶时期。因发展星等概念和相关测量法而名留史册的Norman Pogson,曾于1860年~1891年在印度的马德拉斯天文台工作。1868年8月18日,在南印度发生了一场日全食。当时,Pogson在观测中发现了一条属于某种未知元素的光谱谱线,后来这种元素被命名为氦。另两位来印度观测这次日食的天文学家Janssen和Lockyer,也对这一发现表示认可。1899年在科代卡那(Kodaikanal,位于印度南部的泰米尔邦。——译者注)建立了一座当时最先进的太阳天文台。1909年,曾任台长的John EveFshed在这里发现了太阳黑子的Evorshed效应。

在天体物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刚刚出现时,一个印度人——M·N·Saha——做出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巨大贡献。1920年,他明确提出了Saha电离方程,并将其用于解释恒星光谱。在广义相对论被认为超越了物理学主流的年代里,在印度确立了这个新领域中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1943年,P·C·Vaidya对辐射的恒星提出了Vaidya度量;而到了1955年,A·K·Rayehaudhuri又提出了Rayehaudhuri方程,几年后,这个方程成为了证明奇点定理的关键工具。

1947年印度独立,此后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建立了一些以天体物理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几名在海外接受教育的印度科学家回到国内,成为了发展新的天体物理学研究队伍的领军人物。M·K·V Bappu在班加罗尔建立了印度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科代卡那天文台如今成为了该所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孟买的塔塔基础领域研究所(Tat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里,射电天文和理论天体物理的研究团组在G·Swarup和J·V·Narlikar的领导下日益壮大。1969年,这里的射电天文组建造了Ooty射电望远镜。在班加罗尔的拉曼研究所,在V·Radhakrishnan领导下,也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天体物理学团队。

现在,除了遍布印度各地的研究机构中的规模不断变化的天体物理学研究团组外,在印度还有两个完全致力于天体物理学的主要研究机构——班加罗尔的印度天体物理学研究所和浦那的印度各大学联合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中心。在印度各地,还在不断兴建天文学观测设备。在本文中,我们只能提及最大的射电天文设备和光学观测设备。浦那附近的巨型米波射电望远镜拥有30架口径45米的天线,是米波波段的世界最大的望远镜,由塔塔基础领域研究所的印度国家射电天体物理学中心负责管理。喜马拉雅钱德拉望远镜是一台2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位于喜马拉雅山区的Hanle村,海拔高度约4300米,是世界上最优良的观测点之一。在不久的将来,印度也将在空间天文学领域取得迅速发展。印度的第一颗专门的天文卫星Astrosat预计将于2013年发射,它将进行多波段观测。

印度第一家正规的天体物理学研究生院是“联合天文学计划”,自1982年起,主要由班加罗尔的印度科学研究所负责管理,并与其它几个天体物理学研究团组进行合作。另一个重要的研究生培养项目位于浦那,由当地的两家天体物理学研究机构负责运营。

国际天文联合会目前有220名来自印度的成员,他们在天体物理学的不同领域中工作。为了展现印度在天体物理学的哪些领域中实力较为强大,我们在此以主要研究方向分组列举印度科学院院士中的天体物理学家。射电天文学:G·Swarup、Gopal—Krishna、S·Ananthakrishnan;宇宙学:J·V·Narlikar、T·Padmanabhan、V·Sahni;粒子天体物理学:R·Cowsik;太阳物理学:S·M·Chitre、H·M·Antia、A·R·Choudhuri;多学科:R·Nityananda。

上一篇:嘀嗒闰秒何来处 下一篇:周其凤的惊世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