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卫农场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措施

时间:2022-10-25 07:10:08

浅谈红卫农场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措施

摘要:文章浅要介绍了红卫农场高产创建的产量和品质目标,重点介绍了高产创建工作中通过采用的优质品种、科学设计移栽规格、严格执行农时标准、采用井水增温措施、全程实行生产机械化、旱育壮秧、合理施肥、科学水分管理和晾田、灭草、健身防病、安全收获这些技术措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

关键词: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措施

建三江分局红卫农场水稻高产创建工作连续多年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在分局各农场高产创建工作中多次进入前三名,红卫农场高产创建栽培技术措施以“器官同伸理论”和“叶龄模式理论”为指导,根据水稻主茎叶龄的生育进程、水稻的长势长相和叶色变化情况进行诊断,科学合理的做好各生育期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确保安全成熟、以达到高产的目标。为了推广高产创建的经验,本文浅要谈一下红卫农场的高产创建栽培技术措施。

1 产量和品质目标

为达到高产,红卫农场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在播种前确立了高产创建的产量和品质目标。高产创建规模展示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带和典型示范区单产指标为700kg/亩;高产创建示范户单产指标为800kg/亩;高产创建核心攻关户和科技园区高产攻关展示区单产指标为900kg/亩。品质指标为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粳稻二级以上标准。

2 技术措施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红卫农场的高产创建项目采用以下主要技术措施。

2.1 采用优质品种 所选品种为垦鉴稻6号、空育131、三江一号、垦稻21号、龙粳21号、龙粳26号等。

2.2 科学设计移栽规格 高产创建核心攻关户和科技园区高产攻关展示区移栽规格为30×12,平方米基本苗为110-120株,高产创建示范户、高产创建规模展示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带和典型示范区采用8行或6行9×3寸机插,平方米保苗28穴,每穴基本苗4株。

2.3 严格执行农时标准 红卫农场严格依照农场农业科要求的水稻生产农时标准执行。

2.4 采用井水增温措施 高产创建示范户、高产创建规模展示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带和典型示范区采用种植面积2%的晒水池面积,应用隔墙式晒水池、散水槽、叠水板、宽浅渠道等措施增加水温,高产创建核心攻关户和科技园区高产攻关展示区采用晒水池贮水灌溉方法,从而使进田水温达到18℃。

2.5 全程实行生产机械化 秧田播种采用精量半自动播种机,喷灌采用现代化微喷设备,本田整地以搅浆机为主,手扶拖拉机找平为辅,撒肥采用撒肥器,移栽采用机械摆栽,插秧使用高性能插秧机,防病采用飞机航化,收获采用机械割晒拾禾,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6 旱育壮秧 育秧采用集中大棚、秋作高床、调酸消毒、种子包衣、集中催芽、统供芽种、精量播种,有机肥育秧、科学揭膜、调温、控水、防病、灭草、调酸等措施,确保育出壮秧。

2.7 合理施肥 高产创建核心攻关户和科技园区高产攻关展示区施氮、磷、钾、硅和锌商品量共计为53kg/亩,其中磷酸二铵13kg/亩,尿素15kg/亩,硫酸钾18kg/亩,生物硅肥5kg/亩,硫酸锌2kg/亩。每亩施基肥:磷酸二铵13kg,尿素4kg,硫酸钾10kg,硫酸锌2kg,生物硅肥5kg。每亩施蘖肥:尿素7kg(分两次施,第一次插后3-5d内及时施入蘖肥总量的 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在插秧15d后左右施入。)调节肥施尿素2kg。每亩施穗肥或粒肥尿素2kg,第二次钾肥8kg在7月1日左右施完。叶面肥4遍。

高产创建示范户氮、磷、钾、硅和锌总商品量为47kg/亩。其中磷酸二铵12kg/亩,钾肥15kg/亩,尿素13kg/亩,生物硅肥5kg/亩,硫酸锌2kg/亩。每亩施基肥:磷酸二铵12kg,尿素3kg,钾肥8kg,硫酸锌2公斤,生物硅肥5kg。每亩施孽肥施尿素6kg(分两次施,第一次插后3-5d内及时施入蘖肥总量的 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在插秧15d后左右施入),调节肥施尿素2kg。每亩施穗肥或粒肥尿素2kg,第二次钾肥7kg在7月1日左右施完。

高产创建规模展示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带和典型示范区氮、磷、钾、硅和锌总商品量为45kg/亩。其中磷酸二铵12kg/亩,钾肥15kg/亩,尿素11kg/亩。生物硅肥5kg/亩,硫酸锌2kg/亩。每亩施基肥:磷酸二铵12kg,尿素3kg,钾肥8kg,硫酸锌2kg,生物硅肥5kg。每亩施孽肥施尿素6kg(分两次施第一次插后3-5d内及时施入蘖肥总量的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在插秧15d后左右施入。)每亩施穗肥或粒肥尿素2kg,第二次钾肥7kg在7月1日左右施完。

2.8 水分管理和晾田措施 水分管理采用浅湿灌溉。返青期:插完秧后及时上护苗水,水深为苗高的2/3;分蘖期:保持3-5cm的浅水层;长穗期晾田后进行间隙灌溉,3-5cm水层后停灌,地表无水,脚窝有浅水时,再灌3-5cm,如此循环。但减数分裂期要保持有水,如遇低温冷害,要保持18cm水层防御低温冷害。结实期:保持3-5cm水层,齐穗后转为间隙灌溉;停灌期:抽穗后30d以上,进入腊熟末期停灌,黄熟期排干。

晾田措施。晾田三次以上,第一次水稻7叶期(分蘖达80%),第二次始穗前,大约7月20日左右。第三次为齐穗后,晾田程度达到有微裂,脚踏有印痕迹为准。

2.9 灭草 秧田除草采用苗后千金茎叶处理,本田除草应用阿罗津加草克星二次施药。

2.10 健身防病 高产创建项目采取栽培措施防病与化学药剂生物制剂防病相结合的防病健身措施。通过育壮苗、合理分配氮磷钾配比、科学进行肥水调控、标准化田间管理、喷施叶面肥,适时晾田,增强水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结合化学药剂防控,防病3遍,达到完全预防稻瘟病等病害发生的效果。

2.11 安全收获 水稻黄化完熟率95%以上开始收获。

参考文献

[1] 建三江寒地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农业局,2010.

[2] 建三江分局植保技术手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农业局,2010.

作者简介:王直华(1980-),男,湖北麻城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分局红卫农场科技园区助理农艺师,硕士,研究方向:水稻高产栽培。

上一篇:水稻倒伏减产的主导因素及防治措施v 下一篇:补贴拖拉机质量及提高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