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理念?技术?趋势?

时间:2022-10-25 06:50:34

翻转课堂:理念?技术?趋势?

偶尔迷茫的王老师(以下称王老师):周博士您好,最近我们学校让我们搞翻转课堂,可是,我又不会操作那些移动终端,都快愁死了。

未必正确的周博士(以下称周博士):移动终端?谁说翻转课堂一定要使用移动终端?

王老师:我们学校给学生和老师每人配置了一台iPad,说是翻转课堂上要用。既然用了iPad就是翻转课堂,那我要是不用的话,不就还是传统课堂吗?

周博士:还真不是这样。所谓翻转课堂,学界通常把它看作是“学生先学,教师后教”这一理念的一种尝试。衡量一堂课是不是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是否落实了这一理念,而不在于是否使用了移动终端。一般来说,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录制一个5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视频中要向学生介绍主要的知识内容,并向学生提出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而学生则需要在课前观看视频进行自学和思考。到了课上,老师就不用再从头到尾地进行有体系的授课了,而是带领学生对自学内容进行交流、讨论、深度挖掘。这样,就把以前的“先教后学”,变成了“先学后教”。这就是翻转课堂。学校为老师和学生提供iPad,只是用来帮助老师录制视频,方便学生课前自由安排时间观看视频而已,并不是必须要

用到。

王老师:那是不是说即便不用iPad,只要做到了让学生“先学习,后讨论”,就可以称之为翻转课堂?

周博士:是的。只不过现在理论界说翻转课堂是“先学后教”,我觉得还绝对化了一些。学生课前观看视频,这当然是他们在“学”,但老师也是在通过视频进行间接的“教”;课堂组织学生讨论,这肯定是在“教”,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思考,也有“学”的成分在里面。所以,准确地说,我认为翻转课堂的特点不是百分之百的“先学后教”,而是在于一方面提高了“自学”的成分在课前所占的比重,因为传统教学的预习环节往往流于空洞,翻转课堂提供的教学视频则为学生提供了进行预习的材料和内容;另一方面,将原有的课后作业巩固提前为在课堂上通过交流讨论来巩固,较好地避免了课后学生因为遗忘了部分知识点而导致巩固效果不佳的问题。所以,总的来说,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但不能把它看成是某些新的技术设备的运用。

王老师:您这么说我就明白了,那我赶快回去准备一下,这个学期我的英语课就都用翻转课堂来上了。

周博士:王老师先别着急走,我还没说完呢!您的英语课可千万别都用翻转课堂啊!我前面说过,教学视频中需要给学生提供几个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引发他们思考的问题,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的一个特点。只有让学生思考了,课堂的交流讨论才能有深度。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论是,翻转课堂主要适合理化生等学科,而且最好是针对高中阶段及以上的学生。因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而且自然科学的一些知识内容比较适合让学生自主探究。但是,您所教的英语学科以语言技能的掌握为主,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能力以听说读写为主,与逻辑思考、探究发现关联较小。学生在英语课前可以预习,但无法在课堂中进行讨论,没有办法进行思维的碰撞。所以,翻转课堂不太适合在您的英语学科教学中开展。

王老师:可是,我在课上也经常组织学生交流对话、小组讨论,为什么您会说没有讨论呢?

周博士:英语课上的小组讨论和翻转课堂强调的讨论不一样。翻转课堂所看重的讨论,是学生在观看视频后产生疑问,并对老师提供的启发性问题进行思考,他们讨论的是自己深入思考之后的内容,是思想的碰撞。讨论得越深入,效果就越好。而英语课堂上的讨论,是语言训练的一种方式,锻炼的是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看法的能力,观点是否深入不是重点,看法不全面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够正确、流利地运用语言表达,就已经达到讨论的目的了。因此,不能够把英语课上的小组讨论和翻转课堂上的讨论混为一谈。

王老师:看来翻转课堂也是有自己的适用范围的,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为什么我们学校、我们区里还要大力推广翻转课堂,而且说这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呢?

周博士:翻转课堂的确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可以不分条件、不分场合地使用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理念,人们对它进行尝试和探索,这的确很有必要;但仅仅是因为这是“新理念”,仅仅因为它伴随着“信息社会”“信息技术”而产生,就不分学科、不分年级、不加区别地推广,我觉得其实是很盲目的,不但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可能影响教学质量。

王老师:也就是说,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具体运用,但不是教学设备的运用;是一种探索和尝试,但还谈不上是总的发展趋势,也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科。谢谢您,以后有疑问的话我再向您请教。再见!

周博士:再见!

(作者单位:1.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2.厦门英才学校)

上一篇:“学”的最高境界是“会学” 下一篇:20世纪港台地区中国古代画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