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康复科建设与阻碍其建设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2-10-25 06:28:42

江苏省康复科建设与阻碍其建设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425-01

【摘要】康复医学起源于西方,在中国刚发展不久,唐山地震,汶川地震,人口老年化,工伤事故发生率的上升,生活质量的提高这都让我们看到康复。通过对江苏省部分二甲及以上综合医院的康复科调查显示康复科建设还不容乐观,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阻碍康复科发展的缘故。

【关键词】康复科现状 阻碍康复科建设 分析

康复医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它是从传统预防、治疗医学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成为现代医学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康复指综合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对伤、病、残者进行训练、治疗以减轻其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其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和重返社会。卫生部现己成立了康复处;全国也成立了康复医学研究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了肢体伤残康复研究中心等。200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重申“发展康复医疗”。2002年8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等6部要《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我国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于2015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2011年4月14日卫生部印发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一 建立康复科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人口素质、健康素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国家的最终目标,特别是要实现2015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给康复医学发展的机会与挑战。人类的疾病衰老、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疾病、损伤、衰老等造成功能障碍就要依靠康复医学来康复,康复医学就要发展。

1 人口老年化:第六次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2.89%,比1990年人口普查下降了4.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比1990年人口普查上升1.39个百分点。这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特别是人口生育水平的迅速下降,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有关资料表明老年病者中有59%需要康复。

2 病伤残者增多:老年人中易患心血管病,糖尿病。残疾人总数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6.34%。随着现代化的提高,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都将提高。需要康复的人群将增加。

3 康复的有效性:在中风偏瘫患者中1989年WHO调查经过康复后生活能自理占60%,复杂活动需要帮组有20%,工作年龄中30%恢复工作。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1100+病例)肯定了早期康复的疗效。"至今年3月,中心已为1377名康复人员提供医疗及相应康复服务,其中1342人接受假肢矫形服务,有1252名已完成安装假肢或矫形器;为2000多人提供物理治疗及作业治疗;为1178名地震受伤案例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服务;为434人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协助康复人员重返家庭及完全融入社区。"来之德阳一家康复中心[1]。这些都将说明康复的有效性以及给社会带来了方便,也要求我们发展康复事业。

所以,了解综合医院康复科的建设情况以及分析阻碍康复科建设的缘由,这将给有关部门一个参考,从而加强康复科的快速建设。而从需要康复的患者来说也给他们一个参照,江苏的康复机构能否满足他们的需求。

本次调研主要是根据2011年4月14日卫生部印发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来设计问卷。问卷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问答。一是综合医院的康复科建设情况;二是阻碍其康复科以及相关康复项目没能正常开展的原因。调研的形式是走访江苏部分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然后收集整理,进行资料的分析。

二 综合医院的康复科现状及分析

1 独立康复科建设: 83家医院中有28家没有独立康复科即33.7%没有独立康复科。苏南仅占42.9% 苏南的经济明显优越于苏北和苏中地区。医院的建设需要经济的扶持。康复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它占有场地面积大,也需要各种仪器。同时康复病人也不同于其他病人,他们的疾病没有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威胁而只是生活质量的降低。所以对经济跟不上的病人来说康复也就没有必要。病原少了,不赚钱了,医院也就不再想投入康复科建设。调研中苏北几家医院写道地方经济落后跟不上。所以康复科的建设也依赖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才会对更高的生活质量上追求。没有独立康复科中78%医院都有传统医学中的推拿、针灸科。83家医院中64.6%的医院都有推拿或针灸科。说明中国的康复中大部分带入了中国传统医学。它也可能是在中国传统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

2 三级医院优越于二级医院:从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分开来分析,二级医院康复科医师人数平均3人,治疗师4人,床位25张,治疗室面积262.4平方米。三级医院康复科医师人数平均6人,治疗师9人,床位34张,治疗室面积554.7平方米。至少在这几方面上三级医院康复科优越二级医院。然而康复是对大众病人,而三级医院一般都在大的城市,而康复对象主要是残疾人和有各种功能障碍以至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加上一些急性伤病的患者和手术的患者,需要康复的人群很多且集中在农村和社区。且康复是一个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也不像其他科室的病,带些药回家就能治好的,而需要到治疗室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所以对大多数集中在城市中的三级医院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应该加强社区医院以及二级的县医院康复科的建设,才能做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3 医务人员对康复认识单一:康复医学是一门边缘性和跨学科性的学科,它与各科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如脑外科,骨科等。然而我们也看到人们对康复知识的不了解甚至医院的一些专科医生对康复医学都了解甚微。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康复医学没有得到一定的发展。为扩大病源的发展需要其他学科间的紧密合作。然而54家有独立康复科的综合医院中仍有7家明确表示没有与其他科室协作,6家医院没有表态。这也就阻碍了康复科病员的发展。因为康复科的病人大多是经过其他科室治疗过使其度过危险期。所以其他科室的参与能为病人介绍康复使其接受康复治疗,同时也促进康复的发展。然而为什么康复科没能于其他科室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以及病人没能得到康复的早期介入?这可能是与医务人员的意识淡薄有关,由于现阶段中国的康复医师以及治疗师大多是由其它科室的医务人员经过简单培训而进入康复科他们对康复没能有深刻的认识。康复的责任之一是为临床提供早期的专业的治疗,工作任务是功能测评和功能的训练。然而有38.9%的医院都没有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大量资料证明,在治疗过程中,康复越早介入,效果越好,许多临床医生的经验也证明这一点。之所以提倡早期介入,因为各种疾病如果长期卧床、静止不动将会出现废用综合征,如关节挛缩、肌萎缩、心肺功能下降等。这些废用综合征如果早期介入康复治疗,那么可以完全预防和减轻严重程度。这些在其他科室是难以用药物所能达到的。中国的康复来之国外,所以中国的医生对康复认识不够正确,康复意识单薄。他们认为康复与他们无关。而病人能否得到早期的康复介入关系到每一科室的医生。

Rusk教授认为:“应当把康复的观点和基本技术成为所有医院医疗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使之成为所有医师的医疗手段的一个组成部分。康复不仅是康复专科医师的事,而且是每一位医师的事”。所以综合医院的医生包括其他科室的医生都要充分的认识现代康复医学在医学领域的地位以及充分发挥它的职能才能建设康复学科。康复应先在医务人员当中普及之后才能普及到大众人员当中也才能发展康复医学,使其造福人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 康复科制度不够完善:调查结果显示18.5%的康复科没有建立专门的制度。一个有效的、合理的适合科室发展的制度能规范好科室每一个成员,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规范化的作业流程与医务人员的工作行为能形成一个融洽的竞争的有序的工作环境。又由于康复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它不仅仅有康复医师、护士还有康复治疗师,且病人与康复治疗师的接触最多。一个严格的制度同时也能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医院领导及康复科主要负责人应及时制作完善科室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作业。但也由于康复医学在国内刚刚发展,不能像其他科室在中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有完善的制度以及每一种病都有自己的治疗指南,所以康复医学科的建设需要每一医学人员的贡献而不是医院单独的事情尤其康复医学的治疗指南的制定它需要专家们的共同讨论共同的临床案例得出的结果。

5 康复人才紧缺:所有有独立康复科的医院共有179名康复医师即每一医院平均只有3.3个康复医师。远远落后与其他科室的医师数。而康复工程人员共只有9人。康复科最主要的人员康复治疗师平均也只有约6人。这些数据让我们看到康复医学界的人才的缺乏。人才的缺乏不仅给病人的恢复带来不便同时也阻碍了康复科深入的发展。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各医学高校应加强康复医学生得发展。国家也应从资金上对康复人才培养给予投入。

6 康复治疗项目单一:在医院开展的治疗当中58.4%的医院没有明确表态。这可能是他们仅仅开展了理疗、针灸、推拿而没有其他的治疗或有也是很少的几种治疗方法。也可能是由于卫生部要求二甲及以上医院要求必须有独立的康复科,而他们也仅仅为了应付检查而把相关科室改建为康复科。所以有64.4%的医院都有针灸推拿科。如果是这样那么相关医院应转变观念,针灸、推拿、理疗不代表康复。然而他们只是康复中的一分支。康复应有物理、作业、言语吞咽、认知、心理等全面综合的康复。美国心理学家Maslow的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提出。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然而功能障碍这会使他们停留在五个需要当中的一个。然而功能障碍者也有需要。所以我们要有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才能使其重返社会,减少社会家人的负担。调查中有进行心理治疗的占26.1%。康复工程有21.7%,认知治疗43.5%,言语91.3%,物理治疗100%。医院不能仅仅停留在较单一的康复治疗当中。康复医师不仅要有临床的经验与技能而且要有全面的康复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康复疗效。做好康复的临床服务与科研。而且康复也深入了很多疾病当中,如老年康复,儿童脑瘫康复,神经康复等,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多种康复技能

7 病房缺少:康复科尤其是它的治疗室需要占有很大的面积才能做好病人的康复训练。36家明确写出康复治疗室面积平均每家医院有450.6平方米。康复病人的步态训练要有长廊。语言及听力训练的病人要有专有安静的治疗室。所以就江苏医院康复科的现状。很多医院做不到病人的全面康复。当然治疗室不仅仅要有适合的占地面积,同时治疗室的设计也应有一定的要求。要根据病人的需求来设计。康复病人一般是功能障碍者,所以设计应追求无障碍。对于儿童的康复治疗室应在色彩上符合儿童的心理要求。让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而不让其有抵触医院的心理。而偏瘫的患者治疗室应该是没有阻碍的台阶等。

三 阻碍康复科建设的缘由及解决方法

1 诸多因素阻碍康复科建设:在调查中的28家没有建立康复科的医院13家表示没有资金的支持。60.7%的医院说专业人才的缺乏,这在前文中显示的调查结果中的康复医师数,康复治疗师人数也有体现。还有就是担心就诊的患者不多,医院的领导不重视,缺乏社区的支持等。这些原因都在阻碍着康复科的建设。

2 如何才能去除这些因素呢?而对于一个医院来说建立一科室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为目的。对于资金、人才、领导不重视的原因可归纳为康复科不太盈利,所以医院也不想投入。而且康复科占地面积大,设备种类多而贵。人才的缺乏国家相关部门已在解决。2004年卫生部、教育部发文(卫科教发[2004]167号)将康复治疗专业列为医学相关类教育。在年招生总数中本科所占比例有2002年的30%提高到2010年的40%左右。2006年不完全统计国内有40多家高等院校开设康复治疗教育。资金也不是医院所能独立承担的,相关部门应给予支持。随着医改药品零差价销售的发展,医院的盈利主要是相关手术,检查,治疗等费用。然而康复正是基本不用药物治疗而是手法、仪器、相关训练的治疗的科室,它在以后的科室竞争中会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医院从长远的盈利角度看应该建立康复科。就诊患者不多的原因,一,可能正所有些医院表示,地方经济跟不上。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会 最求高质量的生活即当功能障碍时就会要求治疗。二,患者康复意识的淡薄不知康复。所以为了把康复知识,有关技能推向人群,联合社区做好康复医学的宣传,普及康复知识。

数据中54家建立康复科的医院,阻碍其康复科发展的原因类似与没有建立康复科的医院,主要是资金、人才。但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建立康复科的医院中仅有5家担心就诊患者人数的少。所以只要医院的康复科发展了,病源还是有的。

总之功能障碍者回归社会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看到的也是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责任。我们得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康复科的发展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做到“人人享有康复”的权利。

参考文献

[1] 陈仲伍:我国现代康复事业发展的历程.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50):261--265

[2] 王宁华:主编《康复医学概论》.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单位:221004 徐州医学院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

上一篇:浅谈老龄化社会医疗服务体系 下一篇:高血压与脂肪肝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