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25 03:54:11

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重要性。 方法 将本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匀浆膳食,而研究组患者则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即鼻饲肠内营养),对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与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与血红蛋白(Hb)均明显降低,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c)-0045-02

急性脑卒中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该病有着起病急与病情发展较快等特点,并且可能伴有意识障碍和(或)吞咽困难等。急性脑卒中患者伴有吞咽困难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现象,有研究显示[1],在入院时发生率就可高达50%左右,而且后果比较严重,比如造成患者肺部感染或营养状况严重恶化等,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为了提高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加强该病的研究与探索,而近年研究发现若能对该病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便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基于此,本探究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09年4月~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全部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相关症状与我国1995年制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相符,同时在CT或MRI检查及病理诊断中证实,显示本研究患者皆有吞咽困难。排除标准:发病前患有代谢性疾病、肠道疾病、心肝肾脏器障碍及营养不良患者。评估吞咽困难的标准是洼田饮水实验或意识障碍不低于三级。所收集病例中男51例,女45例;年龄36~76岁,平均(50.3±2.6)岁;含有脑梗死患者59例,脑出血患者37例。随机将96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在入院2 d内均进行了留置鼻胃管处理,基本治疗原则相同,治疗脑梗死的原则为以改善循环及代谢、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为主;脑出血以脱水、调控血压、制动为主。两组患者均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治并发症[3]。

照组患者采取将食物混制成匀浆膳营养支持治疗,每天4~6次,每次100~200 ml。

研究组采用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瑞素,1 kCal/ml,华瑞公司生产;其中糖尿病患者则采用瑞代,1 kCal/ml,华瑞公司生产,其用量标准按照20~25 kCal/(kg·d)进行计算。治疗时采取鼻胃管进行持续泵入,最初滴速设置为20~30 ml/h。若患者未出现腹泻、腹胀及反流等,则可以在2 d后将滴速调为60~80 ml/h进行持续泵入。第1天的用量约500 ml,第2天的总量应在第1天基础上增加250~500 ml,之后则应达到全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入院第1、21天时的血清白蛋白(ALB)与血红蛋白(Hb)的变化,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及混合感染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所得的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指标变化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ALB与Hb均明显降低,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患病早期,机体一般会在一个代谢较高的应激状态中,比如胰岛素抵抗、脂肪与糖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加剧,使得出现低蛋白血症与高血糖[4]。一旦该类患者伴有吞咽困难,那么将会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尤其在营养的利用与摄取方面,可能会严重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力低下或营养不良等症状[5-6]。当然,若能在患者发病早期就给予适当与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那么就能快速促进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对于机体蛋白质与糖代谢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最终能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及机体内部功能紊乱现状[7]。总的来说,给予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除了能促进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蛋白质的代谢及抑制其分解等作用之外,还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产生积极的影响。Woien[8]和Cahill[9]在相关研究中认为,存有营养不良风险或伴有营养不良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若其胃肠功能能够耐受,那么则应尽早采取肠内营养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肠内营养的途径有经口补充,管道喂养。其中管道喂养实施途径则包括经鼻胃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经肠瘘口等[10],在这些途径中鼻胃管简便易行,适合大多数脑卒中患者。

本院选取的96例患者中皆给予了基本的治疗,不同之处在于对照组给予匀浆膳食,而研究组则给予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支持,且治疗结果显示虽然两组患者治疗后ALB与Hb皆有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与研究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Gordon C,Hewer RL,Wade DT.Dysphagia in acute stroke[J].Br Med J(Clin Res Ed),1987,295(6595):411-414.

[2] 全国脑血管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学杂志,1996,29(6):379.

[3] 程赣萍,王桥银,刘晓玲,等.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探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9):87-89.

[4] 徐军青,杜丽萍,黄利双,等.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3):335-336.

[5] 刘诗丹.言语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构音障碍的临床研究[J].内科,2012,7(4):336-338.

[6] 韦彩兰,邓晓清,黄丽华.阶段性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J].内科,2011,6(6):553-555.

[7] 常丽宁.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28.

[8] Woien H.Nutrition of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and effects of implememting a nutritional support algorithm in ICU[J].J Clin Nurs,2006,15(2):168-177.

[9] Cahill NE.Nutrition therapy in the critical care setting:what is “best achievable”practice?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J].Crit Care Med,2010,38(2):395-401.

[10] Volkert D,Berner YN,Berry E,et al.ESPEN guidelines on enteral nutrition:Geriatrics[J].Clin Nutr,2006,25(2):330-360.

(收稿日期:2013-08-19 本文编辑:郭静娟)

上一篇:尼龙圈在老年肠道广基息肉肠镜切除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