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影响

时间:2022-07-30 09:39:32

临床护理路径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影响

[摘要] 临床路径是近年来在临床医疗、护理及管理方面提出的一套新概念。本文阐述了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实施流程。临床护理路径是护理工作人员培养临床路径思维、建立护理计划,积极主动并有预见性的开展规范化的护理,可增进与患者的接触,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流程的顺序,从接触患者、以患者为本、实时护理、专业指导与评估、康复指导等环节,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促进护患关系的影响。临床护理路径改善护患关系的转折点在于该模式对医院传统体制、习惯、服务理念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院消费。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护患关系;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c)-0017-02

临床护理路径是整个临床路径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患者的护理能够作到主动性、预见性、针对性、标准化、具体化、服务化,在提供更完善的专业护理的同时,对改善护患关系起重要作用。现将临床路径护理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内容综述如下。

1 临床路径护理的发展

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the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NEMC)的Karen Zander首先将路径与护理程序相结合,为患者制订临床路径护理计划[1],并用于急救患者的护理中,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天数。20世纪90年代陆续在我国开展起来[2],对国内护理实践模式的改革与发展起推动作用。

2 护理中开展的情况

到2012年,原卫生部推出了200余病种临床路径,并在1300余所综合性医院进行试点,有报道显示[3],全国已有8000多个临床科室对近40万例患者实施了临床路径医疗与护理。

2.1 实施路径

临床护理路径可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和全面评估,根据标准进行诊断性检查及护理、治疗与治疗中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流程见图1。原卫生部根据临床路径进行充分论证,对以上内容建立标准、约束机制及长效激励机制[4]。确定某一病种标准的住院人数、住院费用、合理用药、检查和治疗标准,构建出对该病种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估标准和指标及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5]。

2.2护理效果

目前我国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有效载体为有针对性的制订路径表格,通过路径化设计,使护理工作人员培养临床路径思维、建立护理计划,积极主动、预见性的开展规范化护理,增进与患者的接触,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全面提高护理水平与服务质量[6]。金莉萍[7]设计了正常分娩、产后护理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及患者出院调查表,对护理人员掌握专业护理技能方面作出评估,对产妇对病区饮食、环境的满意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产妇进行自我护理的能力、母乳喂养技巧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文献[8]报道,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胃肿瘤单病种住院消费均数由24 512.9元下降到19 228.4元;甲状腺肿瘤单病种由8200.8元下降到6310.0元。临床护理路径增加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能够更加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护理理念,建立标准体系与路径化管理,得到更多患者的认可与理解,积极配合治疗[9]。加强了医生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与合作,完善了临床路径模式下的医护关系[10]。

3 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改善护患关系已经成为目前医院管理及护理工作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11]。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对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1接触患者,建立护患第一感

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治疗护理为路径,促使护理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的第一时间即积极主动开展临床护理。护理人员在初次接触患者时,即对患者开展心理方面的护理,使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12]。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13],为今后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3.2 以患者为本,护患信任

临床护理路径在设计与制订表格时,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护理工作围绕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患者在注意到护理人员为自己量身定作的护理方案时,多被感动,并能建立换位思考,理解护理工作的繁忙,积极主动配合护理人员。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对护理人员也是一种正向触动。另外,临床路径表成为护理人员的护理标尺,对提高护理专业技能具有促进作用。莫永朝[14]在开展临床护理路径中成立由医师、护理人员与医疗技术人员组成的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制订10项标准,涵盖了医疗方法、护理评估、诊断检查和实验室检验、康复活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护理监测、出院计划、护理结果等指标体系,对单纯房室缺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3.3 实时护理,护患交流

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实时护理,有步骤、有条理、有疗效,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注重患者的知情权[15]。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以及治疗效果每天都有新了解,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16]。采用临床路径对患者的信息进行评估,根据病情、教育程度、等制订沟通原则,并要求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应做到讲原则、讲感情、讲场合。临床护理路径要求在护患交谈时,护理人员应采用敬言,态度诚恳谦和,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耐心倾听、有问必答、解释翔实[17],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使患者敞开心扉、展现内心世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4 专业指导与评估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通过表格,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心律、实验室检查结果、体格检查结果、既往病史、疾病诊断、用药等专业医疗相关内容[18]。针对评估结果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效率,缩短住院天数,为患者在提高疗效的基础上节约住院费用,对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3.5 康复指导促进护患关系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康复指导与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康复及日后的自我护理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增强了患者康复治疗的自我管理[19-20],积极主动参与护理,增进护患的情感交流,通过康复指导,改善护患关系。

4 小结

临床护理路径改善护患关系最突出的特征是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消费。临床护理路径改善护患关系的转折点在于该模式对医院传统体制、习惯、服务理念的转变。随着临床护理路径的深入研究,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将成为其成果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 班博.实施临床路径 促进护理实践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7):5-7.

[2] 龚棣.介绍一种新的医疗护理模式——临床路径[J].现代医院管理,2004,6(4):42-44.

[3] 卫生部相关负责人就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答记者问[OL].http://.

[4] 陶红兵.基于临床路径管理的医疗质量与费用控制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 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3.

[6] 樊君娜.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1):25-26.

[7] 金莉萍.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1(1):254-255.

[8] 曾波涛,许婷婷,陈晓阳,等.临床路径在单病种质量和费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7):40-42.

[9] 张新华.实施临床路径,提高服务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04,4(2):31-32.

[10] 于青,胡燕生,马谢民.住院病种管理流程重组的研究[J].中国病案,2003,4(4):42-43.

[11] 赵文香.护患关系现状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2):119.

[12] 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

[13] 董叶丽.新加坡樟宜综合医院的临床路径[J].中华护理杂志,2002, 37(1):560.

[14] 莫永朝.临床路径护理在单纯房室缺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0,22(1):169-172.

[15] 张慰伦.护士在临床路径中的作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59.

[16] 马巍,赵亚君,张彩丽.正确运用临床路径防范护患矛盾[J].哈尔滨医药,2006,26(3):118-119.

[17] 梁接顺,张新龙.努力提高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4):277-278.

[18] 张士珂,张勘,许萃,等.病例分型在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2(2):264.

[19] 王慧,相锋,梁瑛琳,等.自我管理教育对晚期癌性疼痛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6):1551-1552.

[20] 罗前颖.规范三级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微创医学,2012,7(6):626-628.

(收稿日期:2013-06-08 本文编辑:林利利)

上一篇:苗药观音草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下一篇:番茄红素对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