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程化管理模式在顶岗实习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5 03:49:28

浅析课程化管理模式在顶岗实习中的应用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学院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形成职业能力、走入社会的必经阶段。顶岗实习采用课程化管理模式,对于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等具有积极作用。以供用电技术专业为例,针对当前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的改革与实践情况。

关键词:高职;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贺令辉(1964-),女,湖南益阳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龚敏(1963-),男,湖南汉寿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13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高危职业人才培养中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XJK08BZC022)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185-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规定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应少于半年。可见,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是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形成职业能力、走入社会的必经阶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在个别学校出现了学生“被实习”的现象。由于缺少过程管理,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过程缺少督导,导致一些学生不能按要求完成顶岗实习任务;也因为缺少沟通,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不了解,导致评分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的质量与效果。改革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一、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模式的内涵

为了进一步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力度,规范顶岗实现管理流程,完善顶岗实习的规章制度,解决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技术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顶岗实习课程化的管理模式。顶岗实习课程化,就是把课程管理的模式运用到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将教室延伸到工作现场,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融合、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工作岗位锻炼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模式。顶岗实习课程化,提高了顶岗实习的质量,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和提高职业综合能力、增强就业能力等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1.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供用电技术专业充分利用行业办学的独特优势,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市场和高职教育发展形势,创新“双主体、三对接、四阶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实现工作任务与课程体系对接、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工作环境与教学场地对接,通过职业基本技能、岗位基本能力、岗位专项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四个阶段,培养具备供用电生产与管理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从事变配电设备安装、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及电力营销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用电技术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2.制定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顶岗实习顺利、有序进行。如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学院教师与现场专家定期沟通制度、教师实习指导管理办法、学生撰写实习日志制度、学生定期汇报制度以及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等,并严格执行,确保指导教师、实习单位和学生都明确顶岗实习的任务、时间和具体要求,及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成立院系二级领导小组

针对顶岗实习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建立院级二级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院系管理职责,加强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学院(教务处)主要负责审核顶岗实习的计划、检查和督导专业系部落实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专业系部主要负责制定顶岗实习的计划,安排校内实习指导教师,联系校外(企业)实习指导老师(现场专家),落实顶岗实习的单位、内容、时间,检查和督导实习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及成绩评定等情况。

4.实行双导师制

学生顶岗实行双导师制,除选择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对现场比较熟悉的校内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外,还聘请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老师。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安全教育、技能训练及实习鉴定等工作。校内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顶岗实纲与实习单位一起拟订实习计划,定期到实习单位巡回检查、指导顶岗实习,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填写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负责学生实习考核、成绩评定及资料归档等工作。

5.建立课程标准

为了规范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学院或系部应与企业双向沟通,根据学生实习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要求,按照课程的管理制度、教学模式等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督促学生自觉学习、自愿学习,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工与学的有机结合。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技术专业根据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基于职业能力分析,以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对顶岗实习进行课程化设计,形成了包括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描述、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考核与评价、课程教学资源使用等内容的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并用于学生顶岗实习。

6.设计课程内容

设计课程内容是顶岗实现课程化的关键之一。供用电技术专业在分析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围绕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融合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确定顶岗实习的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课程模式,依据工作情境建构学习情境,实施“学习情境与工作情景、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融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提高职业能力。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供用电技术专业面向的核心岗位(群)是变配电值班、变配电设备安装以及农网营销,所以,在顶岗实习课程中,创设了供电企业用电业务管理、变电所的运行维护及操作、变配电设备安装与调试三个学习情景,每个学习情景中,通过完成多个学习任务来实现学习目标,具体如表1所示。

7.加强过程管理

为了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过程管理,应由专业系部和企业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企业指导教师和学院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学生到实习单位后,要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按照实习计划、任务和要求,认真完成实习任务。作为学院,要根据岗位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择与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实习单位,制定实习任务书与实习指南,建立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和学生定期汇报制度,并且要求指导教师定期到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实习情况,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以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8.改革课程评价方式

采用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相结合、专业技能考核与职业素质考核相结合、实习单位和校内指导老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多重考核。实习单位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表现评定实习成绩。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企业每一个岗位的表现及实习报告等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及各部分所占的权重如下表2所示。

9.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足够数量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基本保障。本专业与电力行业2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不断完善校企共建共管的校外实习基地运行机制,提升实习实训管理水平,将实训基地建成融教学、培训、生产、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满足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

三、总结

总之,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对于规范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职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是学院、企业、教师与学生实现共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2]姚和芳.探寻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构建开放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3] 孙百鸣,袁冰滨,陈志平.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

[4] 冯黎成,薛仰全,韩国刚.浅谈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学生管理[J].当代职业教育,2011,(6).

上一篇: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训中心的建设实践 下一篇:项目研究式教学法在装备课程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