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学生消费攀比行为及矫正策略

时间:2022-10-25 02:02:31

高师学生消费攀比行为及矫正策略

两则案例

案例一:高师一年级新生李某,入学后把学业抛到脑后,注意力放在了迅速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上。她不顾家庭的实际收入,一味崇尚名牌追求高档次,经常光顾高消费娱乐场所,配备高档手机,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用压低基本生活费用支撑着可以时时炫耀的时髦穿戴。当家庭的经济能力支撑不了她急速膨胀的消费时,就走上了歧途。

案例二:高师二年级学生张某,家境困难,但他一直羡慕同宿舍其他同学大手大脚花钱的“奢侈”生活。某个周末的早晨,张某起床时看到同宿舍的江某把钱包随意丢在桌上,便铤而走险,取出江某的银行卡,去附近的银行柜员机取走数百元,而后悄悄归还其银行卡。事后被学校严厉处分。

从两则案例中我们看到,本该在大学里接受文化熏陶的两位高师学生,他们生活的重心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他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从“增长知识”偏离到了“消费攀比”上,当他们依靠正常渠道无法达到时,便不择手段了。学生都是从小就经过正规和系统的教育的,应该明事理、懂法律的,可为什么选择了与自己所受的教育和法律相违背的道路呢?是什么引发了他们攀比的欲望?是什么造成了他们基本道德的缺失?

三个原因

1.贫富差距扩大导致人们心理失衡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是当今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这种差距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同样也在大学生身上打下了烙印。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校园里经济宽裕的学生花钱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经济窘困的学生则要精打细算,常常显得捉襟见肘。这种迥异的生活消费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经济条件处于弱势的大学生的思想,冲击着他们敏感的心灵,贫富差距的扩大逐渐引发了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失衡。

2.价值观嬗变导致信仰缺失

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源,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念遭到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冲击,拜金主义、利己主义逐渐抬头,极少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了不良因素的严重影响。高师院校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他们就会竞相效仿,不是比学习,而是攀比吃穿、盲目消费,当经济能力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望时,部分学生就选择盗窃或其他不正当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另外,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错误的导向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价值观嬗变导致学生信仰动摇进而缺失。

3.虚荣心的影响

法国作家左拉曾言:虚荣心虽然不是罪恶,但却是一切罪恶之源。的确,有许多高师学生正是在虚荣心的诱惑下,走上了炫耀性消费的道路,继而做出了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高师学生炫耀性消费有两种情况:一是家庭殷实富有,他们一掷千金,比阔斗富,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气派;二是有炫耀之心而缺炫耀之力,用压低基本生活费用支撑着时髦的穿戴。高师学生的这种攀比行为,错误之处在于把富有等同于物质享受,忽略了精神富有。物质生活上的差距,可以用精神力量来弥补。可因为错误的选择,最终连精神力量也失去了。这种面子至上的炫耀之风,不仅污染了校风,还将会腐蚀大学生的心灵,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第一则案例中的李某,便是在进入高师院校后,失衡的心理导致她不顾家庭的实际收入,消费攀比,盲目炫富,随之不久,她的道德天平也倾斜了。第二则案例中的张某,因为家境困难,在“犯错”的前几天,学校还刚刚批给他一定数额的助学金。这些助学金虽然解决了他学费上的一些困难,却填不满他内心消费攀比欲望的鸿沟。张某渴望用最快的方式摆脱“贫困生”的身份,他渴望不再用羡慕的目光去注视身边的同学,以求得心理的满足与平衡。于是,赶时髦、爱攀比的他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动起了“迅速致富”的歪脑筋。由此可见,经济上的贫困不可悲,心灵的“贫困”最可悲。

四个策略

1.坚持德育为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师院校德育应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促进学生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以服务社会为直接目的,引导学生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并在知识经济时代以自己的品德和才华报效祖国。要通过德育帮助学生认清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道德问题,提高学生面对道德需要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注重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在自由的方式下引导他们甄别多元价值观,培养他们对道德选择后果的预见性,提高学生面对道德冲突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不仅把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精神状态,让他们养成一种积极的品格,用这种品格指导自己的行为。

享誉中外的名校清华大学写着这样的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是每一个有志青年必备的高尚品质且赖以成功的思想利器。无论何时何地,纵然遇上艰难困苦,也不屈不挠,始终都保持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向前;有大地一般厚实和宽广的品德,志向高远。学生首先要有良好的个性品德,才能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成为有用之才。

2.提高科学的消费意识,确立正确的消费观

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消费攀比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高师学生消费观念上存在的问题正是消费观念教育的起点。高师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消费观念基本已经达到稳定状态,要加以改进并不容易。但是消费观念是消费技能学习和行为矫正的基础,因此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教育工作者迎难而上,耐心引导。高师学生诸多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行为矫正应主要从主观方面入手,正如思想政治教育在于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一样。在校园文化生活方面,可以通过讲座、座谈、沙龙、海报宣传等方式进行教育。在传媒方面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站专题和校园广播加以宣传引导。

高师院校校园应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重视培养和塑造高师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高师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是指导高师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的有计划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二是注意克服攀比

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三是教育和引导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要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进行兴趣迁移,做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3.要创设美好的情感氛围,加强开展“四自”和“感恩”教育

“四自”就是:自尊、自重、自律、自强。在校风、班风建设中要大力营造让学生“四自”和积极“感恩”的氛围,培育学生的“四自”和“感恩”意识,倡导学生勤俭生活、健康生活,绿色生活。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消费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改变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对问题学生进行行为矫正。班主任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引导者,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从了解学生的消费心理出发,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因真实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消除消费心理上的障碍。要充分发挥高师院校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及时把握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开展多种有益的消费教育活动,如开展消费问题研讨会、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与鉴赏、消费投诉等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成立各类节俭组织,让高师学生在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中,亲身体会赚钱的不易与艰辛。这些都有助于消费教育落到实处,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高师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科学、合理的方向。

4.进行消费决策教育,加强对困难学生帮扶机制的建设

消费决策广义上说就是关于购买和消费的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买什么、上哪买、什么时候买、怎么买四个方面。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直接驱使消费者进行购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通过这部分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理性地分析自己的消费行为,明确每一项消费的目的和意义,避免不理智消费的动机和行为。

要理解和关爱生活困难的学生,加强与他们的心灵沟通,妥善解决他们的难题,体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保证这部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尊严,关怀、引导和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在充分利用现行的国家政策的同时,高师院校可在弄清学生贫困原因的基础上,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搭建服务平台,探索服务困难学生的载体形式:一是定帮扶对象,重点帮扶那些因病、因残造成生活困难的学生、遭受意外事故造成暂时生活困难的学生;二是定帮扶责任人。组织有帮扶与带动能力的学生干部及学生与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就近帮扶;三是定帮扶内容;四是定帮扶任务。

上一篇: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解析教师实践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