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减负”,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25 02:01:27

给语文“减负”,构建高效课堂

【摘 要】时下高效课堂轰轰烈烈,各种教法纷至沓来,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冲击,许多语文教师叫苦不迭,教学任务不能完成。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是语文课承载的负担太重,因此需要减负。只有切实给语文减负,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做到务实高效。

【关键词】语文;减负;高效

时下高效课堂轰轰烈烈,各种教法纷至沓来,给语文课带来过重的负担。如何给语文减负,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值得重视的课题。众所周知,语文包罗万象,纷繁复杂,承载着太多的功能,而语文课充其量只是“小语文”而已。因而,不能要求每一节课面面俱到。语文课如何减负呢?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设置好目标举足轻重

很多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按课标和教参的要求去设置,往往节外生枝有附加了许多可有可无的目标。有些教师在设置目标时不结合实际,设置了许多假大空目标,无法实现;或用语不准确,与目标的实现脱节;或不分课时目标,随意性太强;或渗透其他学科内容太多,以致于重心偏移;或目标含混不清等,这些都会严重导致语文课“超载”。

针对上述现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严格按大纲核心课标要求,不仅关注教材内容中的知识点,而且重视在课标学段中的要求以及在整体知识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只有对整个学段的教材、对整个学期的教材、对单元教材有系统的把握,从整体到部分的解读教材,构建知识网络,对教材的胸有成竹,才能在课堂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和实际设置具体可行的目标,分清课时目标和一节课的目标。授课时力求语言表述准确到位,具有可操作性,使目标真实具体,让学生“往高处跳一跳就能摘得桃子”。另外,还要明白语文课承载的思想内容,教学时不要偏离这个中心,无形中加大学生负担,这样才会使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扎实透彻。

如《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课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1.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2.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锻炼创造思维;3.认识19世纪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摒弃虚荣心,提高道德观念。由于目标太多而时间有限,一节课下来面面俱到,皆有涉猎,却含糊不清,十分肤浅,课堂效率可想而知,如果能精简一下则可能会顺利完成。目标是课堂的旗帜,目标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是学习的指南,设置一个好的学习目标会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因而给语文减负不能忽略学习目标的设置。

2 实现课堂高效,必须过教材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的美。

通过阅读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作者面对面的交谈,产生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的火花。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心声,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使学生或喜或悲或乐或怒,置身于课堂,走进了文本,达到物我两忘,浑然一起的境界。这样才能将冰冷的文字,化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载体为学生所学用。如《愚公移山》一文,我们在挖掘主题时往往用“愚公不愚”来称赞他的精神,如果没有质疑的精神就会走入误区,我们要肯定的是愚公的精神,但其方法是不是可取值得商榷,如果没有神仙的帮忙是不是徒劳,有没有必要?所以,可以提出其他方案,比如绕道修路、钻洞、搬家等这样就会拓展思路,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事实上,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体验文本的美感,感悟作者的心灵世界。高效课堂不是给老师要求低了,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的挖掘教材,潜心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要给学生“一杯水”,必须要求教师有“一泉水”,方能使引来“活水”。

3 给学生话语权,让学生多说

现在的语文课堂,重技巧而轻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尤其更为可悲是语文课堂不见学生的读和说,十分沉闷,缺少活力。《全日制义务教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上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著名的语文教师郑桂华也说;“对话的价值,不完全在于学习新知识,也在于借助信息的交流整合思维,还在于养成倾听、尊重、宽容他人的人文精神”。教师们可以本着“对话”的精神,侧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能力素养的提高,还学生一片“解放区的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的课堂我“说”了算。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说”,教师尽可能少说,该说则说,不该说的坚决不说。努力做到一语千金,惜语如金,巧说为佳,画龙点睛。教师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话语权,让学生积极大胆的畅谈自己的观点看法,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和主人。凭学生的“三寸之舌”游说课堂,“称霸”课堂,将教师“赶下”讲台,成为学生的幕后指挥者、引领者、充当导演的角色。一改教师高高在讲台之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的情形,避免苦口婆心却不见效率的弊端。

比如学习《沁园春.雪》一文时要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反复的读,通过吟诵体会作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融入文本去感受一代伟人的英雄气概与豪情壮志。如果不给学生“话语权”,老师干巴巴地讲,学生永远可能在文本之外徘徊,感受不到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

4 精心设计,以少胜多

崔峦说:“简简单单教语文,其中一点要做到教学环节要简化,而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纵观许多优秀教师的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就会实现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精心设计导学案,精简内容,宁精勿滥,宁少勿多;设置的问题不宜过多,柳宗元的《传》里就说的是贪多而导致的恶果。如果语文课面面俱到,涉猎的内容太多,承载太大的负重势必会造成一节课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感觉。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求效益。同样上《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课时另一位老师设计问题是:1.了解莫泊桑的经历及创作,小说的写作背景;2.积累重点词语并用运;3.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设置问题精简,符合学生实际,做到务实高效。

5 关注学生,方法灵活

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我想,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宽松学习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以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而且适当时候可以通过搜集资料、补充文字、图片、插入合适的音乐等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学余光中的《乡愁》放一段轻音乐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为教学增色不少。然后再通过巧妙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探索知识,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注讨论交流的形式,有效落实小组学习。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组内、组间的交流质疑,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智慧在合作中闪光,让怀疑的精神激情飞扬,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在合作中得到提高学有所获。合作中一个个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分享到学习的快乐,获得知识的满足。比如学了《老王》,我让学生模仿感动中国颁奖词样式给老王写一段颁奖词,学生激情飞扬,组与组织间的竞争很是激烈,从而实现了在竞争中获益。

总之,语文课内容囊括天地,浩如烟海,必须走出“大语文”,走进“小课堂”,否则贪多求全,只会累死自己,困死学生,吃力不讨好。卸下担子,切实给语文减负,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做到务实高效。

上一篇:改进作业批改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下一篇:德育;幼教教育中的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