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研究

时间:2022-10-24 11:52:31

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研究

摘要:土家民俗文化是土家族经验传递、身份认同与情感投射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对于土家族民俗文化一直缺乏较为系统、全面和深入的具体研究,研究成果也不多。在学术论文方面,缺少对当前现状与教育问题的有效关注,忽视了其背后隐藏的文化现实危机。湘西自治州是我国土家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土家族民俗文化的聚合区域。将与其相关的研究论文按时间顺序和类别做一梳理,从中探索其文化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向,对寻找新的传承途径和教育方式,扩大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土家族民俗文化;文化传承教育

土家族从蒙昧时期到文化萌芽,从日益发展到逐渐成熟,历经传统时期与现代社会,最终形成了今日的文化样态。湘西土家族从武陵山区不断向周边辐射,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覆盖领域。湘西当地的土家族民俗文化囊括了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和社会民俗三个面向,代表着自身的民俗意象、社会情境与精神价值。众多民俗文化集合成当地土家族特有的文化模式,反映了湘西土家族构建的文化制度和习俗风尚。“教育具有义务性、等级性,并在特定的阶段、特定的层次中具有一定的规程。”[1](6)培养新的民族文化继承者,才能持续推进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实现民族文化的世代交替。因此,研究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述

截至2016年12月,笔者在“中国知网”先后以“土家族民俗文化”“土家族文化传承教育”和“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检索出的论文篇数分别为593、128和168。为进一步了解其研究情况,笔者还选择了专业检索,编写检索式“FT=土家族文化传承教育ORFT=土家族民俗文化ORFT=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①,之后检索出433篇论文。从数量来看,1987年发表了1篇论文,之后,论文数量逐渐上升。2011~2016年的数据显示,2011年发表68篇,2012年发表70篇,2013年发表40篇,2014年发表44篇,2015年发表49篇,2016年发表42篇。这些论文的作者来自38所不同高校。以文章数量来计算,排名前5位的高校分别为吉首大学(28篇),湖北民族学院(21篇),长江师范学院(19篇),西南大学(17篇),中央民族大学(15篇)。从学科专业分组看,旅游类和文化类的文献研究成果最多,总计数量分别为175篇和85篇,二者合计总数超过总体的60%。其次是音乐舞蹈专业,共有82篇论文,以分析土家族传统歌舞内容为主,接近总量的1/5。除此之外,其他学科论文数量均未超过10%,比例最高的为民族学专业,占总数的9%,此后排名顺序依次为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体育、新闻与传媒、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专业,初等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均未超过1%。从期刊论文被引用次数看,田茂军于1991年发表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鸡的文化与土家族地区民俗》,是最早被收入“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李伟2007年发表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与文化传承》,被引用次数最多,有33次;谭志松于2010年发表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教育形式及其变迁》,被引用19次。从硕博士论文被引次数来看,中南林学院硕士研究生于德珍的论文《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2002年)是最早研究湘西地区土家族民俗文化内容的硕士论文,被引用22次;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黄立群的论文《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011年)被引用21次;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罗章的《土家山歌:经验的生长与互动———重庆酉阳土家山歌教育功能研究》(2006年)是最早研究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博士论文,被引用5次;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杨亭的论文《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2011年)被引用9次。

二、湘西州土家民俗文化研究内容

1.传统节日。湘西土家族地区节日众多,起源各异,在已发表的论文当中,被定义为土家族民俗文化类别的有四种:传统节日、传统舞蹈、传统歌谣和传统体育。张伟权认为,土家族的节日类型分三种:祭祀节日、农耕节日和功利节日。流传至今的土家族节日是湘西土家族人的历史沉淀和生活积累,体现了土家族文化不断转变和发展的流动状态,“土家族的节日文化有三层含义,即:一是生命本位,通过过节可给人体注入更多的营养,生命得以健康延续;二是自然关怀,通过过节可以悉知自然的规律,在认识自然的同时,赢得自然的关怀;三是超越意向,通过过节使人与人之间的意思更加增强,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2]。2.传统舞蹈。熊晓辉认为,土家族舞蹈反映了土家族的生活形态,“包括了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宗教仪式、祭祖祈神、节日聚会等各种民俗事象”[3]。李家军认为:“土家族原生态舞蹈无疑是这种诗性文化心理的负载,是狂欢化生命力量的释放,它充分张扬了土家族的自由精神,彰显了土家成员的个体生命意识。”[4]陈廷亮、安静峰认为,土家族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毛古斯、跳马舞、跳丧舞等,舞蹈分为宗教祭祀舞蹈、劳动生产舞蹈和传统节日舞蹈[5]。施曼丽认为,土家族摆手舞是集祭祀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交际功能于一体的民族舞蹈,“它是反映土家族社会的一面镜子,是土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纽带,而且它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种类的舞蹈无法比拟的”[6]。3.传统歌谣。李宏将传统歌谣分为儿歌、情歌、风俗歌和劳动歌四大类,认为“湘西土家族民间儿歌符合儿童的理解力、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土家族情歌表达土家青年儿女们之间的思想情感;土家族风俗歌主要包括哭嫁歌、丧歌、摆手歌、梯玛神歌、上梁歌等形式,描述了土家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俗以及祭祀仪式;土家族劳作歌主要包括劳动号子和田歌两种,是土家族人在日常生活中集体劳作时所喊唱的歌曲,主要用于协调劳动动作和鼓舞士气,达到团结协作的目的”[7]。以“梯玛神歌”为例,庹继光分析了土家族歌谣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梯玛神歌》通过道德教化等方式造就了土家族崇祖、合群、尊老、敬贤、睦邻善处的古朴民风和勤俭、质朴、耿直、刚正、重情、顺理的民族品质,对土家族人文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4.传统体育。卢兵认为,土家族的祭祀活动蕴含着土家族的体育观念和精神,“其一是祭祀仪式中人们为娱神、慰神、演神等所进行的各种身体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体育实践;其二是祭祀仪式中人们祈求得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等强身健体的体育理念;其三是祭祀仪式中对人们祈求得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优良的生存条件的体育环境”。另外,他还强调,祭祀活动中的歌舞表演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实践[9]。也有学者提出了“山寨体育”的概念,认为湘西土家族的“山寨体育”源于长期的野外狩猎经验,不论是摆手舞、茅古斯,还是抵杠、斗角,都“保留着体育的原始性,它是融知识和技能学习、身体训练,共同感情和习惯的培养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强调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从而利于保持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10]。

三、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

1.文化保存载体。庹继光认为,土家族的“梯玛神歌”既是“一部丰富的土家语辞典”,也是一本“土家族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为后世传递出土家族开天辟地、神话传说、民族繁衍、民族迁徙、渔猎农耕、畜牧饲养、炊酿烹调、衣食住行、婚恋生育及医药卫生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8]。郭艳华以“薅草锣鼓”为研究对象,认为“薅草锣鼓”中的歌词表达了土家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薅草锣鼓虽然经历了许多世代的传承,但其内容始终围绕土家族的历史、农耕、伦理、民俗等方面的主题”[11]。2.文化传承教育。谭志松认为,传承方式分别有口传身授、师徒传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社会活动教育、记事和作品教育等多种方式:“口传身授教育是传统的大众自觉教育形式;师徒传承教育是传统的职业性精英教育形式;学校教育是现代目的性普及性教育形式;社会组织活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目的性推广式教育形式;记事和作品教育是一种静态保护性传承教育形式”[12]。邹婉华分析了传统歌谣的教育价值:“作为土家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土家族民歌传播了丰富的民族知识,如天文地理、历史人物、家事节令、民俗风情等,既表明了人们重视实用知识传承的态度,也说明了民歌的文化传播功能和教育功能。”[13]3.开发保护研究。刘建平、陈姣凤、林龙飞提出了五种保护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措施:抢救式保存、博物馆保存、传习机构传承、学校教育传承、民间活态保护等[14]。邓莹辉、谭志松认为,政府主导与社会响应是关键,通过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建立保护机制,改善传承条件,搭建表演平台[15]。可持续的良性开发与保护,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保护文化生态,重视文化建设。唐德彪、罗毅提出了对应的开发模式:“空间上:将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进行空间地域划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即将被汉化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时间上:根据民俗文化的保留程度和发展时间的长短,对濒临失传的和历史性强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重点保护。”[16]刘景慧、刘冰清提出了具体措施:“产品设计多元化,打造品牌;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价值;制定营销策略,扩大市场;加强动态管理,培训人才;发挥资源优势,搞好规划。”[17]

四、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总体来看,关于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研究情况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一是研究成果数量下降。在近3年内,关于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研究论文数量逐年下降,从不同年度发表的论文数量来看,近30年间呈上升趋势,2013年发表70篇学术论文,达到了文章数量最高峰。在此之后,发表的论文篇数开始逐年减少,最近3年发表的论文在40~50篇之间,反映了学界关注热点开始转移,对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关注度有所减少,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研究热度逐渐降低。二是研究区域划分模糊。大部分研究成果主要关注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共性问题,缺乏对不同地区的个性化关注,部分研究从宏观层面入手,鲜有以某一特定地区作为切入点。还有一些研究忽略了所在地区的特有规律,没有对当地环境做具体考察,对不同地区造成的现实影响缺乏深入思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了各地土家族民俗的不同特点,如若缺少对土家族民俗文化所在地进行具体区分,研究高度与影响深度都是有局限性的。三是研究重点过于集中。选择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问题的现有成果少之又少,从文化传承教育角度来看,检索出的教育专业类论文不多,已有的论文合计12篇,占总数的2%。论文数量较少并不表示研究价值不大,传统文化面临传承困境,如何加强对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如何寻找新的文化传承和教育途径,如何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同样值得重视,也具有研究价值。研究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问题,探索更多的文化传承路径,任重道远。首先,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扩大研究视野,以问题为导向做深入探究。其次,转变研究角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开发、设计和使用,突破单一的保护模式,探求多元传播方式,将民族文化研究延伸到新的领域。最后,尝试跨学科交叉研究,跳出以往“各自为营”的研究习性,考虑从教育方面拓展民族文化的发展途径。如此,方可开拓全新的研究局。

作者:黄栗 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上一篇:民族音乐实践教学实施策略 下一篇:民族文化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