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事实材料

时间:2022-10-24 09:54:43

精选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事实材料

在评论中恰当地引用事实,等于部分地还原和再现理论的抽象过程,可以增强评论的说服力和论辩力,收到单纯说理所收不到的效果。事实不仅“寓理”,而且可以“喻理”,以小喻大,以近喻远,以实喻虚,有助于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空泛的议论形象化,从而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和可读性。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新闻评论运用的事实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概括性事实,一类是典型事例。概括性的事实应当与所概括的范围相称,具有高度准确的概括力,能够代表事物的基本面貌或发展态势;典型事例,则应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普遍性。

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评论作品《微笑,并保持微笑》(以下简称《微笑》),就是这样一篇“用事实说话”,实现事理水融的佳作。

2003年春,“非典”肆虐。此时,有相当一部分人情绪紧张,谈“非”色变,有大祸临头的感觉。《微笑》因时而发,从医生、患者和大众三个层次,将“微笑”作为一种坚定、信心和平静的符号,再以大量的典型事例作支撑,突出了在特殊时期,“微笑就是力量”、“微笑就是感染力”的主题,给读者在“内心世界中”,展现出的是“一片宁静的天空”,回响的是乐观向上的主旋律。“文章合为时而著”,这是这篇评论文章切合时宜,有效地发挥思想引导作用的立意所在。

同时,《微笑》一扫评论写作中常常出现的生硬、呆板的“因为”、“所以”式的推理,“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之类的教条。文风清新活泼,语言轻松含蓄,充满散文气息,与内容相得益彰,尤其是特别注意精选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事实材料,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和感染力。

《微笑》的“由头”就精选手机上的一则短信和报纸上的一条公益广告,立即勾起了读者的回忆和阅读兴趣;紧接着串连医生、患者和大众的一系列画面性的微笑事实,让读者在微笑中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保持乐观,就一定能笑到最后。因为“在医生的药箱里,没有别的药品比微笑更能带来迅速、和谐的疗效。”

《微笑》作者在特别注意精选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还特别注意合理使用这些材料。比如医生的微笑和大家的微笑,选用的是媒体上新近发表的典型事例,而患者的微笑则选用的是概括性的事实。这既符合客观实际,又体现了对病患者的人文关怀。烛显出作者剪裁的精心和驾驭评论的技巧。

解读《微笑》一文,至少给新闻评论作者以下几点启示:

新闻评论是时事评论,贵在“合时”。所谓“合时”,就是发的时机很得当。选择人们对某个问题迫切需要了解、认识的时候及时发言,新闻评论就能够发挥思想引导作用。《微笑》就笑在很多人神情紧张的时候。这一笑,就笑得特别开心,特别灿烂。

真正好的评论作品,既包含着有深刻思想内容的内在美,又包含着绚丽多姿的外形美。新闻评论具有群众性这一特点,要求它的语言首先必须通俗化、大众化,使人们读得懂、听得懂。《微笑》成功的奥秘之一就是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活泼。就像是朋友间的讲故事、侃大山。尤其是文尾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和正在流行的“民谣”的引用,更加让读者如闻其声,心旷神怡。“点”子不错,而动起笔来往往是评论的说理,靠的是“摆事实”,而事实靠的是积累。《微笑》一文,引用的材料占据了主要篇幅,且这些材料,既有媒体中新近报道的和民间刚刚流传的,也有名人名言和过去一度流行的,信手拈来,生动有趣,引起读者兴趣和联想,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作者为湖北教育学院新闻专业副教授)

(欲读本评论原文,请登录《新闻与写作》网站,也可与本刊资料室联系)

上一篇:深挖事实是刑事案件报道的一个误区 下一篇:工程验收会上“拣来”的获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