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效能视角探讨新课改下的备课

时间:2022-10-24 08:38:26

从效能视角探讨新课改下的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会不会备课、能不能备课反映出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不但要重视课堂教学,更要重视备课。可以说,课备得好不好,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备课的得失,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得失;备课的质量,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无效与低效:当前教师备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教师备课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无效与低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备课搞形式。有的教师为了在自己的备课本中努力体现所谓的“新课程理念”,将若干年前陈旧的“教案”摇身一变做成“学案”,没有教后反思,缺少二次备课的种种要求,把以往的教学过程分解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内容依旧,教法依旧,实际的课堂教学“换汤不换药”,备课只是做表面文章,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主义。(2)备课搞“克隆”。有的教师备课时,先到图书馆拿来一大堆的名师教案、优秀教案等,拼命抄写,成为自己备课本的内容,有的甚至天天抄、月月抄、年年抄,抄得不亦乐乎,抄得手背肿痛,不注重内容的翻新,不关注时代的变迁,不关注学情的变化,不注重教法的研究,不注重教学的实际,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3)备课搞“合作”。在所谓的“集体备课”的理念下,许多教师把集体备课看成了合作抄写、修改教案的最佳时机,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课堂,照本宣科。只讲共性,不讲个性,一样的导入,一样的步骤,一样的练习,一样的答案。快慢班不分,教学对象不看,自己的特点不突出。(4)备课搞“拼盘”。一些教师的备课,就是简单的“复制”加上“粘贴”。充分发挥自己的网上功夫,先搜索课目,然后拼命从网上下载与自己所教课程有关的教案,完全不加取舍地变成自己的教案,全然不顾这些内容是否可用,是否切合实际的教学需要,是否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这种备课,缺少自己主动参与的成分,更缺少创造的因素,课堂教学质量又从何谈起?

导致无效与低效的备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主观原因,二是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是教师的备课态度和工作责任心。一些教师认为,课备得好差无所谓,只要上课时即兴发挥就行了,因此,备课时往往草草而过,犹如蜻蜒点水,对上课内容稍作准备,就匆忙“上场”,或者,拿来一本教案,照搬照抄,依样画葫芦,亦步亦趋,由此造成了课堂教学缺少针对性,这样一来,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客观原因也不可忽视,比如教师更多的是疲于应付学校或上级有关部门各类名目繁多的检查等等,就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备课了。如有的学校规定教师上一课必须在备课本上写三页,没有三页的文字,备课就视为不合格,这样一来,为了能写出三页的文字内容,有的教师就往往不动脑筋地去拼命抄写、摘录有关教案、教参的内容,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过滤和思考,这样的备课,教学效果从何谈起?备课的无效与低效,必然带来整个课堂教学的无效与低效,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改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必然成为一句空话。

有效与实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便是有效与实效,以有效来求得实效,以实效来强化有效。具体应该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目标定位要准确合理

备课的目标定位是指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偏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应该是既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

二、重点难点要全面把握

每一单元、每一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的备课就在于对这些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当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教师应考虑在这节课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同时还考虑,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其次,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要及时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有效提升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有的教师每一节课都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这不但使课堂死板,同时也让学生学得呆板。教学有法,教学又无定法。同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教师、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师不同的学生、同样的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不应相同。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总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灵活多变而且恰当地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

有些教师课堂练习多而杂乱,不得要领,学生埋头苦做,却收效甚微。有些教师课堂上没有练习,课外也不见作业,讲到哪里算哪里。这样,巩固和落实就无从谈起。学生是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所以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既要有一定的数量,也要有一定的质量;既要有基本题,也要有提升题;既要有梯度,也要有难度;既要在面上铺开,又要在点上突破;既要有反复性,又要有对比性,使学生真正在巩固中有所扩展和提高。

高效与长效:新课改下理想的备课境界

有效与实效,是基本的备课要求,而在新课改下理想的备课境界应该是“高效”和“长效”。

所谓“高效”,就是能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不但在知识层面上获得提高,更要在能力层面上获得全面提高。所谓“长效”,就是指课堂教学的效果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不是眼前的,而是长远的;它既是一时所需,又是一生所需;它既是考试所需,又是生存所需;它既是生活所需,又是生命所需;它既是自己所需,又是时代所需。

如何才能达到理想的备课境界?笔者认为要做到“五有”:

(1)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独特感受。笔者认为“集体备课”并不可取,教师只有独立思考了,才能够深入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依靠自己的思想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备课,是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结合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备出自己独特感受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独特感受是教师备课的一种境界,它不仅是教师创新课堂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需要。

(2)有一个巧妙的教学抓手。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教学抓手”就是一根省时省力的杠杆,抓准了它就会轻而易举地走进文本,从而轻松愉快地感知文本、欣赏文本;一个好的“教学抓手”就是走进文本的钥匙,抓准了它就找到了走进文本的捷径,就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3)有一种别开生面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抓住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后,应该更多地去考虑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因为教学内容只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而课堂教学结构或教学模式是解决

“怎么教”的问题,也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问题,而从本质上来说,“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而在有限的时空里,让教师所预设的课堂教学内容被学生主动放大、增值而不仅仅是保值,教师必须研究“怎么教”的问题。

(4)有一个画龙点睛的课堂亮点。教师所备的每一节课,都应该凸现亮点。或是茅塞顿开的收获,或是豁然开朗的顿悟,或是幽默诙谐的搞笑,或是水到渠成的回答,或是此时无声的沉默,或是声情并茂的朗诵,或是针锋相对的辩驳,或是高屋建瓴的把握,或是条分缕析的精细,或是诗情画意的境界,或是赏心悦目的课件……备课中设置了亮点,也便有了课堂教学的高潮。有了高潮,又何愁无效?

(5)有一个和谐共振的引力磁场。这个磁场,吸引着师生自由向往并陶醉其中,它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情景――“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它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境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达到理想的备课境界,必然既备课标,又备教材。因为课标是备课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因为教材是师生进行共同教学的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达到这种理想的备课境界,必然既备学生,又备自己。因为教学总是在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来构建的,学生是主体的因素;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路者和引领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因素。

达到理想的备课境界,必然使每一节课都准确制定目标,科学性、艺术性强,思想营养丰富,师生双边活动得体,方法策略选用妥当,具有广度和深度,既能照顾到优秀学生,也能照顾到后进学生,并且能够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努力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达到理想的备课境界,既强调预设,也注意生成。教师不会将课堂填得满满的,而是注意留有生成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扩散的、求异的、批判性的思维以尊重。同时,教师更有足够的教育机智引导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是生命体和生命体之间的交流,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总之,提高教学效率,关键在课堂;而创新课堂教学,关键在备课。真正有价值的备课,不在于你写了什么,写了多少页,而是想了什么,备了什么,心中有些什么。一个真正有良知和责任感的教师,不应该每天在形式主义的泥淖里打转,而应该理直气壮地克服无效,走出低效,走进有效,赢得实效,追求高效,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人物语言对作文立论的作用 下一篇:苏教版必修三“号角,狗你长鸣”写作实践教学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