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未来课堂的师范生远程校外实习系统研究与设计

时间:2022-10-24 06:53:40

基于未来课堂的师范生远程校外实习系统研究与设计

摘 要:教育实习是每个师范生在校期间都要经历的一个教学活动,目前的教育实习形式比较单一,大多都采用校外实习的形式进行,这样的实习时间短且集中,学生很难完成教学目标,也难取得预期的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基于网络的远程校内实习系统得到了应用,学生可以在校内进行实习活动,提高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实习效果,改进了实习的模式,也增强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教育实习;网络;师范生;未来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5-0081-04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在具体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教学活动中实际问题的过程,是促进师范生成长的必由之路,直接影响着师范生的成长和发展。但实习学校由于考虑自身的各种因素,对外来的教育实习普遍不热心、不欢迎。[1]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实习组织、管理也很少主动过问,只有高校有求于教育行政部门时,才答应帮助联系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是决定教育实习质量的关键,从高校指导教师的情况看,存在指导实习生过多、指导时间少的现象。从实习学校的情况看,多是新教师或随便安排教师指导,指导的随意性也很大,实习生问什么就指导什么,指导流于形式。实习的内容简单。缺少了第二课堂的组织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的内容,缺少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内容。

一、目前教育实习系统的作用、模式及现状

教育实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它是每个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都必须经历的,是全面提升师范生素质、培养未来合格教师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实习的贯彻与否以及质量的高低,是师范教育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目前的教育实习主要采用的是校内模拟上课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内模拟上课的全部内容都在校内进行,这摆脱了受实习学校教学时间的限制,对实习生来说时间安排也更加灵活,指导教师也可方便指导学生的实习;校外教育实习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得不到实习学校的支持,学生的实习时间得不到保障。

目前校外教育实习的主要形式是各高等院校由带队教师带着学生亲自到实习学校里,与实习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一起上课和学习,全程参与教师的全部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带队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提出在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让实习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去实习、去听课。实习学生时而充当教师为学生进行教学工作,时而充当学生听取教师给他们讲解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组织教学活动。这种实习不管是带队教师、实习学校的教师还是学生都全部亲自参与整个实习过程,大家在时间上占用很多。

由于毕业实习人数激增,教育实习资源如指导教师、实习经费、实习学校等相对短缺,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实习生需要,加之基础教育改革,传统集中式教育实习模式受到冲击,高校教育实习面临极大压力,在新形势下改革原有的教育实习模式,以适应高校教育发展的需求,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2]这种新的教育实习模式,主要是延长学生实习时间,不能只把教育实习放在师范生学校生涯的某个阶段,而是要贯穿在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各个阶段。延伸学生实习空间,将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有机结合,优化学生实习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教育实习系统也发生了变化,体现了新媒体和新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同时,这种新环境下的教育实习模式为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改革和基础教育改革都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目前教育实习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主要的教育实习形式是校外实习,这是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为学生的培养和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如下:[3]

1.校外实习地点分散,学生一般分散在几所学校里实习。实习学生人数较多,一个指导教师往往要带几个实习学生,这导致教师指导学生时精力不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不畅,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

2.学生缺乏相应的教学技能,对教材的理解不够。其中一般的教学技能如语言的表达能力不足,教学语言嗦,爱重复,不严谨;课堂教学技能也欠缺,不知道该如何去控制教学过程,往往备了很长时间的课,几分钟就讲完了;更不会从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的现象分析问题。

3.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由于教育实习需要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同时给予实习基地一定的指导费用,还要给学校派下去的教师一定的差旅费用,经费的不足导致学校无法进行实习基地的建设,影响了实习基地和带队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实习效果。

4.实习时间过短且集中,实习目标难以达到。现在很多学校的教育实习都全部集中在一周内完成,且实习学校离学校很远,学生每天在校内和校外实习点之间来回奔波,很多时间都花在来回的路上;实习时也就是只观摩一下教师的上课,结束后很少组织讨论,教师因为还需要备课,实习学生因为要回校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彼此交流。

5.学生的教育实习观念存在差异。很多学生把教育实习当作教师布置给他们的任务,是教师“要我实习”,没有意识到教育实习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实习观,使学生的观念转变成“我要实习”。

三、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的路径思考

目前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逐渐被引入教学中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教学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未来教师应该是具有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善用技术进行学习、工作、生活和交流的创新型人才。[4]正由于此,现在许多高校非常重视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重视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未来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既有利于他们在将来的岗位上很好地运用,也有利于他们将来在学校及学生中推广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师范生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教育实习,教育实习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人格培养的主要途径。而现有的教育实习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及形态很难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我们变革和重构现有的教育实习。

近些年,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来改进和完善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活动,如将微格训练和教育实习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将学习到的教学技能理论马上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并马上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对整体而全面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能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将来教学工作;如国家针对师范生提出的“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也是对师范生教育实习活动的提升和改进。[5]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具有爱生爱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坦然的情绪、良好的状态、登台的勇气和胆量。随着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的不断更新、教育实习人数的不断增加,特别是泛在学习理论的完善,教育实习的方式和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网络的、依托未来课堂实施的远程校外教育实习系统。

四、基于未来课堂的远程教育实习系统及其设计

为了解决校外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打破校外实习的单一化模式、拓宽教育实习途径,依托未来课堂建立校外校内有机结合的教育实习体系。高等院校在已有校外实习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校内未来课堂实习平台,从而为教育实习提供更加便捷、有效、多元的途径。依托未来课堂的校内实习平台,建立新媒体新技术教学体验中心,让师范生能够在未来课堂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从而适应未来课改和课堂的教学需求。[6]建立这种基于未来课堂的教育实习平台,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将教育实习进行延伸和扩展,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师资组织与日常教学中充分应用这一平台,将教育实习的实践理念落到实处,将教育实习列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课堂一般包括多媒体立屏、投影机、node座椅、触摸桌、平板电脑、交互电子白板、多功能一体机、无线投影路由器、摄像机、交换机、服务器等。

1.系统组成

未来课堂教育实习系统是基于网络的数字化教学环境,该环境主要由校内的未来课堂和校外的上课教室组成。其中校内未来课堂(见图1)环境包括多媒体立屏、投影机、触摸桌、平板电脑、交互电子白板、多功能一体机、无线投影路由器、摄像机、服务器等。[7]摄像机和拾音器主要是对未来课堂的图像和声音进行录制,大屏幕触摸计算机主要当作多媒体教学环境,同时也当作视频回放观看的显示设备,平板电脑是实习学生收集资料的设备,并将收集的信息在触摸计算机上进行共享观看。校外环境包括高清晰度摄像机、云台、拾音器、计算机以及大屏幕显示等设备。只需通过网络将校外的教学状况传输到校内平台即可。(见图2)

(1)校内未来课堂:校内未来课堂中的音视频信号经编码器形成数字流媒体信号,通过网络送到管理中心的MCU服务器上。[8]如想增加校内其他教室为实习点也同样只需通过网络接入管理中心的MCU服务器即可。在这里实习学生在校内就可以远程观摩校外的教育实习,完成实习任务,通过网络即可与校外的实习学校互相传递教学实况,双方就如同在现场交流一样。同时未来教室中的新技术、新媒体可让师范生全面接触了解先进的教学理念。

(2)校内其他教室:此教室可以随时根据学校教育实习的要求增加为校内的实习观摩点参与教学交互,成为实习观摩点后也可以与校外的实习学校通过网络完成互动,效果也如同现场交流一样。但此类教室中没有未来课堂中的新技术和新媒体。

(3)校外实习教室:此教室为校外的实习点上课教室,是校内学生观摩的上课对象,校外实习点通过网络与校内MCU服务器相连,这样校外实习点的教学活动实况即可通过网络传输到校内的未来课堂大屏幕上,以便于学生观摩,校内的学生可以随时、无间断地对校外实习教室内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提问,实时回答,就如同在一起。

(4)管理中心:管理中心的MCU服务器主要是实时调度校内外所有教室的音视频交互,完成各教室的信息交流,并可以进行多教室间的实时信息交流。[9]同时管理中心的Web服务器负责将校外教室中的上课情况同期录制并存储在Web服务器上,与校内的实习教室如有互动,则该互动的图像和声音也一并录制存储在Web服务器上,实习活动结束后能生成课件在Web上,校内学生可随时访问Web服务器进行观摩。

2.系统功能

校外实习教室里的教学活动通过与校内的实习教室中的学生互动,相互交流教学信息,这在时间上是对教育实习的延伸,空间上是对教育实习的扩展。 高等院校这种基于网络环境建立的校内外实习模式,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出独特的优势。

(1)校内实习平台的构建突破了原有的实习模式,拓宽了师范生的教学实习模式。构建校内基于未来课堂的实习平台后,学生只要想开展实习活动,就可以在校内实习教室打开网络设备,即可进行实习活动,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如有问题也可随时向实习教师请教,省去了学生来回奔波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2)通过建立校内实习,解决了校外实习点分散且时间集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每个学期中都进行实习活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化体制。解决了学生校外实习时来回奔波的辛苦,校内实习让学生更轻松,学习更有效。学生的教育实习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要我实习”转变成了“我要实习”,提高了实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10]

(3)校内实习模式所具有的方便、快捷、有效和灵活等特征,促进了教学与实习、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11]而且实习平台的建立为以后学生的实习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借助平台拓展了学生和教师交流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再结合校外实习,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增强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结束语

当前,在云技术、大数据、慕课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冲击下,教育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正日益显现。[12]“互联网+教育”呼之欲出,因此借助未来课堂开展师范生的远程实习教学,使我们的教育内容得以持续更新、教育样式不断变化,使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满足“数字一代”学生的诉求。

参考文献:

[1]苏佩钿.论师范生应如何做好教育实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7):42-44.

[2]吴丽君.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6):84-87.

[3]杨邓红.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69-71.

[4]姚云,李福华,张继华.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的路径思考[J].教育研究,2012(2):103-108.

[5]刘佳.我国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管理模式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0(5):142-145.

[6]陈卫东,叶新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的互动形式与特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8):91-97.

[7]李小志,黎启龙,叶新东.基于网络的微格教学系统设计及其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12(12):53-56.

[8]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9]许亚锋,叶新东,王麒.未来课堂的设计框架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3(4):83-91.

[10]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11]叶新东,陈卫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环境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4(1):82-87.

[12]董齐.借力“互联网+”创新教师教育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5-5-1(4).

上一篇:基于开放教育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服务系统研究 下一篇: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内生动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