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4 06:06:13

浅谈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实施不仅可以积极促使大学生走进科研,提升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也可以促进年轻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技术水平上的提高。本文分析了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并提出了完善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 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学习的专业,培养的学生没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是难以应对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科教兴国”战略21 世纪的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将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为标志和方向,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和重点,已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中一项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就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一、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当今社会,很多大学都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如何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加强创新教育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者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积极的挑战。这种创新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格的培养为基本价值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当前的高校中,虽然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已经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教学成果取得的同时,这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在新的教育和创新模式之下,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不够,对于很多学生只会机械照搬教科书的内容和教师传授的知识方面,教育方面的创新还是远远不够,造成了很多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的大门之后,动手动脑能力不强,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求职的被动,根本不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就业,这种情况迫切需要进行改善。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积极加强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完善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

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一定要注重细节的做法,贯穿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又要注意与能力点的结合,这对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很有帮助。在实验的设计上,要给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的表现力和沟通能力有机会展露出来。还要积级组织各项活动,把创新落到实处,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让研究创新的风气在高校内形成,让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考核方面,也要提出成熟的方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互动,如建立启发式、设问式、案例分析式、课堂讨论式的各种讨论方法,便于训练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而且在课后留作业的时候,也要多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让创新贯彻到每一项日常活动中来。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决定教育系统优劣的正是教师,是教师的素质。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教师的态度,教师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满足社会发展与育人的需要,必须具备以下几种素质:正确的教育理念。现代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本质、责任以及特点要有深刻的理解,多元的知识结构。学科教学的整体化是21 世纪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要求教师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多向的教育交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中的各种教育力量进行多向的教育协调与交往,完善的能力结构。教育是超前的事业,现代教师不但要适应教育的今天,还要面对发展的未来,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要培养出具有较高创造能力的学生,首先必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三)加强课堂教学改革

针对创新素质的培养,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中改革实践,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都进行了变化,例如在《计算机导论》课程,该课程虽然不是重点课程,但教学内容十分重要,它起着引导大一新生正确认识和学习学科知识的重任。首先通俗地简要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范围内的一些最重要的基本概念,然后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义、特点、历史渊源、发展变化、发展潮流等内容,系统阐述学科范型的内容,介绍如何认识整个学科的思想方法,如何学习这个学科的思想方法和学习的方式方法。改革课程为了帮助初入计算机专业学科学习的新生了解这个学科,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利用已知了解未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重视创新计划实施的过程

目前,有一些学生在创新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消极甚至是懒惰的想法,如项目反正有指导教师在做,自己不需要太操心。殊不知,这种想法是对学校和计算机学院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江苏科技大学自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以来,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为做好这项工作付出了诸多努力,计算机学院的众多指导教师为创新计划的选题、实施、结题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若创新计划的主持人或参与成员仅仅是抱着一个要“名”的态度参与到创新计划中来,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学校及学院相关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建立负责人负责制、中期考察、优胜劣汰等多种制度来从源头上遏制大学生的消极思想。

三、结束语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创新项目作为课堂之外的补充,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团队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大学本科生,通过创新计划的锻炼,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基础理论水平,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经过创新项目历练的大学生无论在就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还是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均出类拔萃,青年教师在指导项目过程中也迅速成长起来。创新计划已成为学生参与科研、提升能力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安文,刘晓华,吴丽娟,原燕东,宋少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建设[J]. 管理科学文摘, 2008,(04) .

[2]杜献峰,郑秋生,杜俊俐,高艳霞.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浅析[J]. 计算机教育, 2009,(01) .

[3]胡成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J]. 企业导报, 2011,(01)

[4]李兴远,熊松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7) .

上一篇:交流思想 沟通心灵 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 下一篇:语文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