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选择

时间:2022-10-24 05:20:44

论中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4-000-02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期国际收支调节目标的调整,联系“两缺口”模型、非缺口型外资理论、汇率理论等理论方法对我国已实施的国际收支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新时期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思路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政策分析国际收支调节目标新时期政策思路

国际收支状况是反映一国财政经济状况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对长期以来被压抑的生产力的解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经济组织的经济交往也日趋增多,对外经济活动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搞好国内平衡和国际平衡的综合管理工作是极其必要的。

一、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自1982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总的来说呈现出良性循环的态势。特别是在1994年实行外汇体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实现了经常账户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呈现出大额顺差的局面,形成了“双顺差”的结构特征。1993年以后,我国的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增长很快,特别是2002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达到467.89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引进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国际储备呈连年增长的趋势。特别是作为国际储备重要组成部分的外汇储备,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28473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使得国际储备数量远超过了适度规模的数量,处于绝对过剩的状态。

而净误差与遗漏账户基本上都是逆差,这表明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额有相当一部分被该账户抵消,形成资本外逃。

二、初期政策分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了应付必要的外汇需求,创造充足的国内就业岗位,吸引资金以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我国采取了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实行外汇管制和贬值,以保持国际收支顺差的对外经济战略。

我国初期国际收支政策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使之积累了过度的国际收支顺差,会造成贸易摩擦,带来潜在的贸易壁垒,使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根据“两缺口”模型――I-S=X-M,如果一国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就需要一个规模相等的贸易盈余予以平衡,这时需要国内资本输出。我国经常项目的持续巨额顺差,主要是因为消费不足造成的储蓄率过高。要求通过调整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通过汇率升降来影响进出口的政策在长期内影响了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谢建国、陈丽高(2002)利用中国国际贸易的相关数据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收支的弹性系数仅为0.089,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很小,影响中国国际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是国内供需状况。

(三)国际储备特别是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对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不利影响。主要包括:央行必须大量投放基础货币以购买外汇,这就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带来了通货膨胀的风险与资产泡沫的膨胀使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减弱;使人民币汇率处于不断增大的升值压力之下;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使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与风险加大。

(四)利用外资政策不合理导致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结构的不对称。2002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达到467.89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引进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1990年以前,我国总体上属于制品型外资局面,在1990年以外,除了个别年份外,其他年份的两缺口数值均为负数,体现了该时期引进外资的非缺口特征。

三、我国新时期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与政策思路

近些年,中国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误差与遗漏账户近几年的“三顺差”局面,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而中国加入WTO也为国际收支调节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对我国中国收支调节政策的分析,主要的政策思路建议如下。

(一)对于经常项目收支,在坚持其基本平衡长期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增长长期形势的需要,灵活确定其短期目标,完善政策调控体系,为市场化机制做好制度性准备。具体表现为:

①增加进口,同时继续鼓励出口。

②加快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扩大出口和长期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打好基础。

③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出口创汇的能力。

④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方向的调整等措施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而降低储蓄率。

(二)对于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逐步开放资本市场,把长期资本收支顺差作为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基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政策。具体政策包括:

①促进“非缺口型”外资向“缺口型”外资的转化。

②采取多样化的吸引外资策略。

③在股票市场上选择适当的时机先行允许中外合资基金进入A股市场,参照日韩在资本开放过渡时期曾经长期使用的“原则上禁止,个案例例外审批”的方式,允许经过批准的外商按照规定的产业领域和持股限制比例入市交易。

④适当鼓励海外投资以缓解资本项目的顺差,缓解外汇储备压力,让资本实现海外盈利,缓解经济项目下收益子项目的逆差额从而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三)外汇管理部门加强外汇管理,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2005年6月26日,在第六届欧亚周长会议上提出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原则在于: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以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推进改革。

具体政策措施可以包括:

①加强外汇管理:推进进出口核销、外汇账户、拓宽资本流出渠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构建完善的监测预警、非现场检查和应急管理体系;丰富外汇管理政策工具,防范和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进一步提高外汇管理政策透明度。

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汇率弹性,使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使用汇率这个杠杆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逐

③维持汇率水平的稳定。

④采取直接控制和汇率政策相结合的手段统一进行结构调整和总量调整。

(四)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提高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推进国际收支调节目标的实现。

具体政策措施包括:

①尽量发挥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通过发行央行票据解决以外汇占款方式发言的人民币基础货币,从而抑制外汇储备的强劲增长势头。

②财政和货币政策着重调节内部均衡,关税政策、直接管制政策、产业和科技政策着重调节外部均衡。具体要求在于: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内部经济衰退;加强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扩大对外竞争实力,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人民币升值过快。

真正的国际收支平衡应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在数量和实质内容两个方面能够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促进本国货币均衡汇率的实现和稳定,并使本国的国际储备维持在合理充足的最佳水平。我们必须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外汇政策等手段促进中国的中国收支平衡,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宏观调控目标,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汤清,曲文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结构特征及调整对策研究.省略/Paper/Economic/Trading/17707.html.

[2]周定娥,邱陈,贾日斗.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国际收支研究.价格月刊.2011.8.411.

[3]谢建国,陈丽高.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协整研究与冲击分解.世界经济.2002(9):27-34.

[4]卢汉林.国际投资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卢汉林,王晓月.论我国非缺口型外资的经济影响与对策.投资研究.2000(2).

[6]刘思跃,肖卫国.国际金融.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09.

[8]丁骋骋,张立军.中国的经济高增长与国际收支顺差何以并存――基于货币分析法的解释.财经科学.2010(4):265.

[9]廖志刚.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选择.国际金融研究.1996(6).

[10]韩萍.浅议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商业时代.2009(23).

上一篇:浅谈新时期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改进策略 下一篇:贵州绥阳县农民收入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