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思考

时间:2022-10-24 05:19:28

群众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思考

摘 要:笔者认为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实现群众文化活动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固“四维”。“四维”者,一曰:口味,二曰:特色,三曰:载体,四曰:品牌。从四个着力点阐述了群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灵魂,依托,支点。为群众文化可持续发展探出一条路子。

关键词:群众文化 可持续 发展 思考

一、口味――群众文化活动可持续的基础

口味强调的是喜爱与兴趣。社会己进入和谐发展的新时期,“以人为本”己成为时代的主题。把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计划经济时代,群众文化活动是“官办民看”,突出的是宣传,很少考虑群众的感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呈现出人口流动性加大,社会出现“农民工”、“打工族”等流动群体;社会提倡实现个人价值,人的个性张扬,更放纵自我,更寻求体验自我的机会;社会步入休闲时代,休闲文化形式日趋多元等新特点。社会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竞争激烈,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己由以组织者为主向以群众为主转移。

古人讲“世易时移”,“因时而化”,面对社会的变革,群众文化活动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探求群众口味,适应群众口味,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口味,作为活动可持续开展的根本和起点。当然,众口难调。难调也必须调。根基不牢,地动天摇。调口味打基础应从以下入手:

首先要做“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的探口味工作。如周口市创办“周末一元剧场”,市文化局首先组织调查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商场、工地,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接触,摸准老百姓的“食性”,使活动内容、节目组织心中有数。适合群众口味的群众文化活动在这里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吸引力。据《中国文化报》报道:“2008年7月4日晚,河南省周口市,天空阴云密布,细雨飘飞。‘周末一元剧场’开演好久了,剧场门前台阶上,几位等待退票的老人坐在马扎上,仍迟迟不肯离去。剧场经理被他们的痴迷所感动,把他们请进剧场。‘小马扎搬进大剧场’,一时成为周口的新闻。”

其次要培育兴趣。培育要从娃娃抓起。美国为提高民众的体育兴趣,1940年就在青少年中开展了休闲体育文化活动,有效的提升了人们对体育的爱好程度。我国一些地方近年开展的“戏剧进校园”、都不失为培育欣赏口味,引导欣赏方向的办法。

二、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可持续的灵魂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经典论断的实质,强调的就是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文化因历史的沉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群众紧密相连。群众文化活动应把地域特色文化视为生存的魂。

特色需要发掘。俗话说“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这些不同的俗和规矩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蕴含,可谓千差万别、风情万种,我们要深入挖掘,使之闪耀时代光芒。如湖北黄冈是黄梅戏的故乡,自古就有“一去二三里,村村黄梅戏”的佳话。除了黄梅戏还流传着楚剧,东路花鼓戏,东腔戏等五个地方剧种,虽有特色却奄奄一息。为了让这些民间艺术珍宝重现异彩,近几年,当地政府拿出专项经费进行挖掘。

特色需要雕琢。璧不琢不成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表现形式,有的肯定是很粗糙,有的甚至很低俗,要把其打造成群众文化活动的精品,使其成为群众文化活动持久闪耀的亮点,就必须下大功夫,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提高。如二人转,是东北民间广为流传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以“粗口”著称,在过去可以说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通过雕琢,特色不退,魅力不减。不仅登上大雅之堂,还从东北走向了全国,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常演不衰。

三、载体――群众文化活动可持续的依托

一切文化都寄寓于一定的文化载体之中。文化载体是文化赖依生存的诗性空间。可以说,没有载体,文化就无所依,没有载体就没有文化。一般来说文化载体可分为:物质性载体和精神性载体。就群众文化活动而言,物质载体应以广场、公园、剧场等为首选,精神载体可以民俗和现代节日为主,但二者又不能截然分开,必须是物质和精神的有机融合,是文化时空、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有机表现体。选择群众文化活动载体,让人民群众持久的认同你,就必须使这一载体既渗透着时代文明发展的印记,更流露出文化载体对人类永恒的情感主题:亲情、友情、爱情和真情的人生关照。以此营造一个记忆点,使其成为一种精神,一种习惯,让亲历的人有良多的回味,从而使群众文化活动载体永远长青,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否则,即便是有节日形式,或具有丰富蕴含的传统内容,也会冷冷清清,也只能是昨日黄花。比如元旦,法定假日一天,加上调休两天,时间空间是有了,可我们怎么过?它的地位跟星期六、星期天的双休没什么区别。元旦的尴尬,根本原因是没有任何文化意象或者仪式与之相关联。

四、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可持续的支点

品牌是企业竞争的软实力。注重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已成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迎接市场挑战的一个重要法宝。指出:“要拥有我们民族的世界品牌。”这不仅是对民族产业的要求,也是对文化发展的要求。群众文化活动是向人们提供的是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应注重创建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以更清晰的角色、更经常的频率、更持久的影响力参与到群众休闲的生活之中,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创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首先要加强品牌精神建设。品牌精神是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DNA;是对品牌实质的一种速记,应简明、具吸引力。品牌精神是一种价值认同、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应亲切、具扩张力。强大的品牌精神使消费产者对这一文化品牌产生一种文化自觉,人们一看到它,一听它就想参与其中。

上一篇:生活中处处可作文 下一篇:爱心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