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12-08 23:03:29

群众体育工作要点

群众体育工作要点篇1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群众路线;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有效方式,既以群众为工作对象,又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同时还要从群众的创新精神中汲取灵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必然要求以人生存和发展得更好为出发点,必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通俗易懂的阐释,有利于人民群众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它可以作为一种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较为通俗的表述来使用。这一概括不仅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即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实施意识形态控制力的重要手段,而且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即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朝着社会及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前进。这一论断实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上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拓展了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的视野。这一界定也是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总结与概括。“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提高群众的觉悟,激励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二、把以人为本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

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对群众作用和地位的肯定,也是思考和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一) 发挥人民群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人民群众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进行教育工作的主体,从群众的实际情况和内在需要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更是各项工作的主体。

(二)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贴近生活,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到建设现代化的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更好地反映社会本质。贴近群众,就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思想政治工作深深地扎根于群众之中,坚持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使思想政治工作可亲可信、深入民心。

(三)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用思想掌控群众,把思想观念体系中内涵的美好憧憬变成现实,也就是曾说的“精神变物质”。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把道理给群众说清楚、讲明白,群众才能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真实、亲切,才能逐步认识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并自觉地接受教育,自觉地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

三、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坚持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力量在群众。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同样也是今天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第一,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要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自觉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想事情、做工作的一个根本尺度。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维护群众利益,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到维护群众利益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各个领域,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群众利益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要全面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方法,把群众路线的科学方法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全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走群众路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去指导实践,面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靠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力量去解决。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方法要坚持思想引导与教育指导相结合,不管形势有多严峻问题有多复杂,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还要始终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方法。

第三,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走群众路线,必须要树立群众观点,增强服务意识。需要明确“公仆”与“主人翁”之间的角色定位,要把人民群众真正放到应有的“主人翁”角色上,对于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一定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智慧,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群众的贴心人;树立群众观点增强服务意识,还必须要做好对群众权力的尊重和理解,与群众关系密切相关的平等权参与权选举权以及监督权等要做到尊重,确保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够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参考文献:

[1]王炳林.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J].2006(2)

[2]黄蓉生.论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西南大学学报[J].2013(5)

群众体育工作要点篇2

关键词:群众体育 政策 内容 特点

群众体育政策以社会群众体育生活中的政策领域,即现实的群众体育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目标是端正群众体育发展方向,改善群众体育决策系统,提高群众体育政策制定质量,从而实现群众体育的政策目标,故其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双重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特点。

1 群众体育政策的内涵

群众体育政策作为体育政策的一部分,可以作如下定义:群众体育政策是政府为处理社会群众体育事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群众体育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群众体育政策是国家政权机构及政府体育部门,为了解决和处理社会群众体育问题,维护社会群众体育利益,实现社会群众体育目标,所制定的关于群众体育活动的一系列的原则、方法、策略、措施和办法的总称。群众体育政策以社会群众体育生活中的政策领域,即现实的群众体育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目标是端正群众体育发展方向,改善群众体育决策系统,提高群众体育政策制定质量,从而实现群众体育的政策目标。

2 群众体育政策的基本内容

2.1职工体育政策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

50年来,全国职工体育由各级企业体协形成的一套管理模式,成为贯彻落实《体育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进职工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有效管理办法,是我国职工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工作方法的延伸及补充。

2.2城市社区体育政策

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

社区是城镇居民的主要聚居地,是他们进行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体育要依托社区,积极建设和开辟更多面向广大群众、便于居民参与的公益性体育场所,充分利用社区各类体育活动中心、健身站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2.3农村体育政策

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群众体育的工作难点在农村,如何实现农村体育的发展需要政府做出超前意识的正确决策。领导体育意识的增强和普遍重视体育工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健全的组织网络建设是开展农村体育发展的保证。体育经费的投入,是体育工作活动得到落实的保障。目前,农村体育的体育骨干主要是来自镇文化站、镇体育干部、乡镇企业的领导、职工、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各级体育部门培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但今后还应该继续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

2.4少数民族体育政策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

少数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群众体育提供了极具特色的发展条件。少数民族的体育要体现全民健身的创新、特色和多元化,增强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

2.5残疾人体育政策

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保障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规定如下: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举办特殊艺术演出和特殊体育运动会,参加重大国际性比赛和交流。

2.6妇女和老年体育政策

重视妇女和老年人的体质与健康问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重视关心老年体育工作。

妇女是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正日益加强。因此,增强广大妇女体质,积极动员广大妇女参与健身体育话动,不仅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2.7军队体育政策

实施《军人体育锻炼标准》,进一步发展部队体育,增强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部队体育骨干。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国家体育总局将继续使用体育公益金支持部队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2002年7月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2002年12月,四总部制定下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体育工作的意见》([2002]政联字第6号文件),明确了新时期军队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奋斗目标。2004年,总参谋部颁发试行新的《军人体能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军队体能训练内容、方法和标准。

2.8知识分子体育政策

积极为知识分子创造体育健身条件,倡导和推广适合其工作特点的体育健身方法,重视对中高级知识分子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世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而知识分子的素质无疑在整个国民素质中是最重要的。但在现代社会,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大。这样就对知识分子的心理和身体素质的完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体育不但能够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还能够提高人类的心理健康水平,经常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减轻心理挫折,调整不良情绪,提高人们的体力、体能、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3 群众体育政策的特点

3.1群众体育政策的社会性(公众性)

在我国,制定群众体育政策的国家政权机关代表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它所制定和实施的群众体育政策,必然要为满足大多数人民体育健身和体育生活的需求服务。因此,群众体育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必须反映和关注社会公众的体育利益。

我国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社会化为突破口,实现行政型向社会型、福利型向消费型、场馆事业型向经营型、政府办向社会办的转变,逐步使群体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积极依靠社会力量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和兴办经营性体育场所。

3.2群众体育政策的双重性

长期以来,群众体育在我国一直被视为纯粹的社会公益事业。学术界对群众体育解读的理论视角主要是生理学和社会学,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经济体制的转轨,群众体育的生存环境和运作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研究视角。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鲍明晓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群众体育是公益还是私益的问题。

公共部门经济学认为,一项活动属于公益还是私益关键看其产出的是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如果产出的是公共产品就是公益活动,相应地提供这类产品的部门就应该是政府;如果产出的是私人产品就是私益活动,相应地提供这类产品的部门就应该是企业。从实践看,当下我国群众体育主体上是私益性活动而不是公益性活动。如果说群众体育是公益性活动那也是特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那一小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沿袭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坚持认为群众体育是单纯的公益事业,但当今的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和实力定位决定了这一时期的群众体育在现实性上只能是以个人自主消费为主体的私益性活动。

3.3群众体育政策的实践性

群众体育政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实践,我国群众体育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而且富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近十余年来,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三边工程”(建市民身边的场地、设市民身边的组织、搞市民身边的活动)。

我国的城镇社区健身活动基本形成了“家庭健身活动、各晨晚练点健身活动、社区单位体育赛事、社区体育单项赛事、社区大型综合赛事“五位一体的健身活动格局。”一些社区体育俱乐部不仅为周围的居民提供健身场所和健身服务,还以其良好的体育设施、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其他社区的群众前来健身,社区体育俱乐部真正成为了群众“身边的组织”。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

[2]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组织编写.体育法规知识讲座[M].人民体育出版社.

[3]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全国体育法制建设研讨会版社,2000.

[4]刘伯龙,竺乾威.当代中国公共政策[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张厚福,罗嘉司.体育法学概要[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6]黄健荣.政策、决策及其研究[J].理论探讨,2001,(1):67-69.

[7]梁晓龙.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

群众体育工作要点篇3

    论文摘要:群众体育政策作为体育政策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双重性、实践性、多样性的特点,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体群众体育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其内容也十分丰富。从理论角度对群众体育政策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群众体育政策以社会群众体育生活中的政策领域,即现实的群众体育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目标是端正群众体育发展方向,改善群众体育决策系统,提高群众体育政策制定质量,从而实现群众体育的政策目标,故其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双重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特点。 

    1 群众体育政策的内涵 

    群众体育政策作为体育政策的一部分,可以作如下定义:群众体育政策是政府为处理社会群众体育事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群众体育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群众体育政策是国家政权机构及政府体育部门,为了解决和处理社会群众体育问题,维护社会群众体育利益,实现社会群众体育目标,所制定的关于群众体育活动的一系列的原则、方法、策略、措施和办法的总称。群众体育政策以社会群众体育生活中的政策领域,即现实的群众体育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目标是端正群众体育发展方向,改善群众体育决策系统,提高群众体育政策制定质量,从而实现群众体育的政策目标。 

    2 群众体育政策的基本内容 

    2.1职工体育政策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 

    50年来,全国职工体育由各级企业体协形成的一套管理模式,成为贯彻落实《体育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进职工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有效管理办法,是我国职工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工作方法的延伸及补充。 

    2.2城市社区体育政策 

    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 

    社区是城镇居民的主要聚居地,是他们进行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体育要依托社区,积极建设和开辟更多面向广大群众、便于居民参与的公益性体育场所,充分利用社区各类体育活动中心、健身站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2.3农村体育政策 

    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群众体育的工作难点在农村,如何实现农村体育的发展需要政府做出超前意识的正确决策。领导体育意识的增强和普遍重视体育工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健全的组织网络建设是开展农村体育发展的保证。体育经费的投入,是体育工作活动得到落实的保障。目前,农村体育的体育骨干主要是来自镇文化站、镇体育干部、乡镇企业的领导、职工、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各级体育部门培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但今后还应该继续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 

    2.4少数民族体育政策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 

    少数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群众体育提供了极具特色的发展条件。少数民族的体育要体现全民健身的创新、特色和多元化,增强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 

    2.5残疾人体育政策 

    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保障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规定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举办特殊艺术演出和特殊体育运动会,参加重大国际性比赛和交流。 

    2.6妇女和老年体育政策 

    重视妇女和老年人的体质与健康问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重视关心老年体育工作。 

    妇女是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正日益加强。因此,增强广大妇女体质,积极动员广大妇女参与健身体育话动,不仅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着标志。 

    2.7军队体育政策 

    实施《军人体育锻炼标准》,进一步发展部队体育,增强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部队体育骨干。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国家体育总局将继续使用体育公益金支持部队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2002年7月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2002年12月,解放军四总部制定下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体育工作的意见》([2002]政联字第6号文件),明确了新时期军队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奋斗目标。2004年,总参谋部颁发试行新的《军人体能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军队体能训练内容、方法和标准。

    2.8知识分子体育政策 

    积极为知识分子创造体育健身条件,倡导和推广适合其工作特点的体育健身方法,重视对中高级知识分子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世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而知识分子的素质无疑在整个国民素质中是最重要的。但在现代社会,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大。这样就对知识分子的心理和身体素质的完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体育不但能够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还能够提高人类的心理健康水平,经常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减轻心理挫折,调整不良情绪,提高人们的体力、体能、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3 群众体育政策的特点 

    3.1群众体育政策的社会性(公众性) 

    在我国,制定群众体育政策的国家政权机关代表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它所制定和实施的群众体育政策,必然要为满足大多数人民体育健身和体育生活的需求服务。因此,群众体育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必须反映和关注社会公众的体育利益。 

    我国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社会化为突破口,实现行政型向社会型、福利型向消费型、场馆事业型向经营型、政府办向社会办的转变,逐步使群体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积极依靠社会力量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和兴办经营性体育场所。 

    3.2群众体育政策的双重性 

    长期以来,群众体育在我国一直被视为纯粹的社会公益事业。学术界对群众体育解读的理论视角主要是生理学和社会学,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经济体制的转轨,群众体育的生存环境和运作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研究视角。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鲍明晓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群众体育是公益还是私益的问题。 

    公共部门经济学认为,一项活动属于公益还是私益关键看其产出的是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如果产出的是公共产品就是公益活动,相应地提供这类产品的部门就应该是政府;如果产出的是私人产品就是私益活动,相应地提供这类产品的部门就应该是企业。从实践看,当下我国群众体育主体上是私益性活动而不是公益性活动。如果说群众体育是公益性活动那也是特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那一小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沿袭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坚持认为群众体育是单纯的公益事业,但当今的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和实力定位决定了这一时期的群众体育在现实性上只能是以个人自主消费为主体的私益性活动。 

    3.3群众体育政策的实践性 

    群众体育政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实践,我国群众体育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而且富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近十余年来,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三边工程”(建市民身边的场地、设市民身边的组织、搞市民身边的活动)。 

群众体育工作要点篇4

[关键词] 示范院校 党组织 人才培养 群众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为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部、财政部2006年开始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目前,全国100多所高职院校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示范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了发展、改革、管理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关键在联系、动员群众。示范院校党组织围绕示范建设、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一个现实而重大的课题。

一、示范院校党组织群众工作的特点、重点与难点

示范院校党组织的群众工作是指示范院校党组织为实现高职院校的特殊使命和人才培养目标,从维护和实现学校、企业、师生、校友等的根本利益出发,宣传、教育、发动、组织校内外各界群众开展示范骨干院校建设和人才质量培养等工作的总和。其实质是围绕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满足服务经济社会和学生终生发展的双重需求。在高职教育面临环境变化、教育形势变化,以及自身转型等挑战下,示范院校党组织群众工作面临一些新问题。

1.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利益诉求多样为其工作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利益诉求等呈现新的变化。示范院校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利益诉求多样,既要适用复杂多变的外部社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又要适用学生发展,满足学生终身受益和增值的需求。示范院校党组织群众工作对象广泛、复杂,包括行业、校企合作单位、用人单位、学生、教师、校友等,且存在较大的差异,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以及不同价值观念的群众,在利益需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2.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其工作重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高等院校党组织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贯穿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示范院校党组织要在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其工作重点是围绕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如何发挥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其工作难点。示范院校党组织群众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和开创性工作,需凝聚校内外各界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当前行业企业参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教师开展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动力不足;教师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不足;职能部门、管理干部服务师生、企业和校友的意识不强。因此,如何联系、宣传、组织和团结群众,如何调动全校师生员工和合作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校内外各种资源,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当前示范院校党组织群众工作中的难点。

二、示范院校党组织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途径

1.创新工作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首先要创新理念,实现群众工作理念的科学化。

首先,树立群众观点,相信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力量在群众。示范院校要发挥在教学、改革、管理等方面的引领辐射作用,必须紧密团结校内外各界群众,激发群众活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示范建设。

其次,坚持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政治路线。邓小平在《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一文中说:“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这对示范院校群众工作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示范院校党组织要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主动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坚持问政于群众、问需于群众、问计于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充分挖掘群众智慧,把学校办成一所群众满意、答应、放心的示范院校。

最后,转变工作职能,服务群众。转变职能,从领导群众到服务群众,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是创新群众工作理念,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示范院校党组织要从管理型党组织转变为服务型党组织,职能部门从管理型机关转变为服务型机关,党员干部从管理群众转变为带头服务群众,切实为经济发展、示范建设、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服务,以实际行动和作为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2.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工作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积极性,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前进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增强群众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的迫切要求。

第一,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示范院校党组织要创新调研方式,深入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思、所想、所盼。首先调研主体全员覆盖。从党组织层面,上至党委下至支部;从个体层面,上至校级领导下至普通党员群众。其次,调研内容务实灵活。为解决群众的问题,实现群众的利益,示范院校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围绕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开展专题调研。再次,调研方式灵活多样,根据实际需要创新调研方式。

群众体育工作要点篇5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动员会议精神,对我镇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进行动员和部署。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开展“四群”教育的重要意义

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加强干部“四群”教育,对于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团结带领全镇各族人民,推动待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把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一)开展“四群”教育是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能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键在于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四群”教育,有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重要性的认识,自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筑牢群众基础、夯实执政根基。

(二)开展“四群”教育是维护安全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待补各种矛盾日益凸显,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需求、利益诉求和精神渴求,与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各种矛盾集中呈现、错综复杂,这充分暴露了当前我们群众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迫切需要我们开展“四群”教育,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切实维护安全稳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三)开展“四群”教育是推动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当前,待补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生态高效农业示范镇和会泽南部中心城镇”这一宏伟目标,重点结合两项工作开展“四群”教育。一是结合小城镇建设工作。待补镇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吹响号角,将围绕“一带两轴三片六区”的发展格局,以国道213线改造待补集镇段建设为主线,做好征地工作是重点,做好群众工作是关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小城镇建设快速启动,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中间,积极主动做群众工作,倾听群众合理诉求、保障群众合法利益,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快速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和后续工程建设。二是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按照种植业调优、畜牧业调强、特色产业调出规模的要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品质更加优良,品牌更加响亮,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联系群众的干部要深入村组,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联系有关部门举办种养技术培训,想办法帮助群众找信息、跑销路,扎实推动产业发展。

二、领会实质,牢牢把握开展“四群”教育的深刻内涵

加强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的重要基础。各村(居)委会、各单位(部门)要以集中辅导、案例教育、民情体验、专题学习会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形式,全面深入开展“四群”教育。

(一)加强群众观点教育,解决好认识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前进的决定性力量。要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认真查找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等思想认识问题,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端正与群众的态度,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二)加强群众路线教育,解决好实践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要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通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开展民情体验,认真查找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等方面的差距,切实解决好作风漂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工作作风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群众意愿,赢得群众信赖和拥护。

(三)加强群众利益教育,解决好现实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全面学习掌握党的惠民利民政策,查找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政策不落实、执行打折扣、损害群众利益甚至与民争利等现实问题,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四)加强群众工作教育,解决好方法问题。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要求,总结推广做好群众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认真查找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不会干、不能干、干不好等问题,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要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干部认真学习《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

述摘编》和《云南省“四群”教育学习读本》,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4个专题培训,加强实践教育,组织干部开展民情恳谈,进行民情体验,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查找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在集中学习和民情体验基础上,各党总支(支部)、各单位(部门)要召开一次“四群”教育专题学习会,每位领导干部要撰写“四群”教育分析检查报告,谈认识、找差距、查原因、抓整改,彻底改变把发文件、召开会议当成抓落实的工作模式,变发动干部为发动群众,变动员机关为动员社会,努力摆脱“文山会海”等各种形式主义,促使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重拾“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明确任务,准确把握开展“四群”教育的核心内容

开展“四群”教育,通过建立和实行部门挂钩联户、领导蹲点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等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筑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开创全镇群众工作新局面。

(一)准确把握开展“四群”教育的人员范围及联系服务对象。开展“四群”教育的人员范围是:全镇的公务员,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联系服务对象是:全镇农村群众、社区居民、企业职工,重点联系贫困群众、企业困难职工、孤寡鳏(guān)独、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无业、待业、失业人员。

(二)准确把握开展“四群”教育的职责任务。主要是明确四项职责。一是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每项权利,执行好党和政府惠及群众的各项政策,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及时纠正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二是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定期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针对群众的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镇党委、政府每年要为群众办10件实事好事,各村(居)委会、各单位(部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原则上确定每年为群众办5件实事好事。四是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群众宣传和解释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凝聚群众力量。

(四)健全完善开展“四群”教育的相关制度。从制度设计、操作方式、实现路径等方面破题,结合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拓展决策思路,完善决策程序,强化决策执行,大力推进科学民主决策。一是健全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从程序规范、风险评估、效果评价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要干部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的决策事项制度,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事项风险评估机制,在重大政策出台、重大项目实施前,认真评估对群众利益、社会稳定的影响,实行谁决策、谁把关、谁负责,出了重大问题要严格追责。二是健全完善党务公开制度。深入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以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建立健全例行公开、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制度,保证公开的时效性和经常性。同时,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逐步实现由“我们公开什么,群众知道什么”变为“群众想知道什么,我们就公开什么”。三是健全完善阳光村务制度。全镇各村(居)委会都要建立“党组织领导、村民民主提事、村‘两委’联席会议事、村代会决事、村委会执事、村监会监事”的阳光村务制度,用切实管用的机制制度来保证村务在阳光下运行。“党组织领导”是指:阳光村务制度要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村民民主提事”是指:村内需要解决的共同事务,村内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村‘两委’联席会议事”是指:对支委会、党员会以及普通党员、村民提出需要解决的共同事务,由村党总支书记主持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进行讨论,充分讨论所提事项合不合理、需不需要办理,必须办理的是否有条件办、怎么办。“村代会决事”是指:由党总支书记主持召开村代会,通过村民代表投票的方式对事务进行表决,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的就干、不同意的就不干。村民代表要吸收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村委会执事”是指:村代会票决确定的事务,由村委会执行。“村监会监事”是指:推选作风正、能力强、负责任的人组成村监会,主要监督村委会对决策执行的情况,并及时把执行情况反馈给村代会,确保监督得了、监督得好。要把阳光村务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情况,纳入对挂钩联系干部的重要考核内容。

(五)以优良作风引领“四群”教育活动的开展。作风映射党风,党风促进政风、带动民风。“四群”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在转变作风上狠下功夫。当前,重点是要抓好在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期间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镇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管住腿、管住手、管住口,自觉抵制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切实做到以下“十个严禁”: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违反规定送收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严禁以或变相及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形式收钱敛财;严禁用公款或接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邀请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相互送礼、相互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用公款安排领导或其家属国内外旅游;严禁巧立名目突击花钱或违返规定发放津补贴及福利;严禁公车私用和私驾公车;严禁越权批准、擅自组织评比表彰和节日庆典活动,减少、简化各种茶话会和联欢会;严禁参与任何封建迷信活动。

四、加强领导,确保“四群”教育取得实效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这项工作扎实开展好,抓出特色、抓出经验、抓出成效。镇党委成立了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组织办。各村(居)委会都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落实第一责任人,率先垂范,认真负责。

(二)强化指导,整体推进。开展“四群”教育涉及不同单位(部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各单位(部门)、行业、领域的情况千差万别,工作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各村(居)委会的实施方案,要报镇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镇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领导小组要抓好示范点建设,总结积累经验,指导面上工作。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把握好宣传导向,及时准确地宣传开展“四群”教育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要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正面引导,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四)强化考核,务求实效。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必须轻车简从,直接到村,不打招呼,不扰民,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严格自律,不奢侈浪费,不收受礼品,住村要自付伙食费,不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把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纳入督查的重要内容,纪委办要进行专项督查,加强跟踪问效;把这项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内容,重点考核深入基层、驻村蹲点、直接联系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考评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同志们,开展“四群”教育,重在深入、重在落实。全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要严格按照省、市、县委的要求,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抓好“四群”教育,做到心到、身到、情到,为推动待补经济社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群众体育工作要点篇6

关键词:改进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

网络环境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必须不断拓宽党、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渠道,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平衡不同群体利益,缓和化解社会矛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完善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随着信息网络化迅速发展和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碰撞,群众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影响群众行为的因素和渠道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在这种情况下,光有做好群众工作的良好愿望还不够,还必须在保持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在继承过去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不断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与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探索适合时代特点的群众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从而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一)在继承过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在长期的群众工作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必须继承和发扬。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等。这些传统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都可以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找到与网络技术的结合点,做到既不失传统能有效坚持下去,又可以不断创新发扬光大;既体现了现代科技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时代性,又体现了积极把握群众工作的超前性、互动性。比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可以运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广泛地了解群众反映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问题,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做出符合实际的结论;最后将群众的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集中后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可以通过网络对群众作宣传解释工作,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并见之于行动,再到群众中去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使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重视,并可以调动群众参与决策和社会管理的能力水平。

(二)适应时展要求推动和实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群众工作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群众工作方法既来自于对群众的真情实感,又是领导者思想、知识、素质和形象的综合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网络环境下,面对现实生活中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新形势,党的群众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到群众,提高群众,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针对群众思想上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做好释疑解惑、凝聚人心、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我们要用事实说话,用实践服人,通过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榜样行为宣传群众、引到群众,使广大群众自觉地拥护和赞成党的主张,共同为完成党的任务而奋斗。我们要提供服务,要把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要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首先必须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要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作风,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做群众的贴心人。当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不断推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在网络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要区分不同情况、不同问题,采取不同方式和方法,寻求群众工作的最佳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一要坚持思想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防止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二要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不摆架子,不耍官气,不以势压人;三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积极引导群众用先进思想文化道德教育自己、提高自己,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抓好公民学法、懂法、普法工作,在全社会形成遵规守法的良好风气。四要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以身作则,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和影响群众。五要把依然行之有效的传统方式与应运而生的新方法结合起来,把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与其他手段结合起来,把针对普遍群众与面向特殊群众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以多姿多彩、生动活泼、更具实效的多样化形式,来不断开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三)不断创新网络环境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做好网络环境下的群众工作,首先须要认真分析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要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工作,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近几年运用网络开展群众工作的初步实践证明,提高网络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坚持:一是讲求针对性。群众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只有把握人们思想变化的特点,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愿望,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才能提高实际效果。二是注意层次性。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区分层次,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和要求,既注意思想教育的先进性,又注意思想教育的广泛性。三是注重创新性。社会已逐步跨入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已日趋现代化,卫星通讯、信息高速公路、国际互联网已走入葡萄百姓家庭。这已经并正在继续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群众工作必须学会运用各种传媒渠道和手段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同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开展双向交流,平等讨论,互相教育,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变以往“单项灌输”的做法。最后,网络还是用来宣传马克思主义、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自觉地、积极地将互联网的巨大优势为“我”所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实现党的建设现代化服务,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用现代手段开辟网络虚拟空间的党建新领域,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和声音,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把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参考文献

[1] 谢忠平.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评价标准探析[J]. 理论与现代化. 2011(03)

[2] 黄磊,蒯正明.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资源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路径[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3] 杨军. 从群众路线视角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长沙大学学报. 2009(03)

群众体育工作要点篇7

按照《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长组明电〔20**〕38号)要求,我县对照调研提纲,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我县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情况和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情况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我县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群众路线贯穿于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做决策以群众意见为依据、谋发展以群众需求为根本、评政绩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实现了群众意愿基本满足、群众利益基本维护、群众评价基本满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范文节选!

一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县始终秉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原则,始终站在群众立场,做决策、定政策时征求群众意愿,廉洁从政、务实为民上接受群众监督,让人民群众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如2008年,我县就如何开展北方水城、中国沁州建设开展了聚民意、集民智的征求群众意见活动,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宝贵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以水为魂,打造北方水城;以土为根,建设生态园区;以工为重,创建新型工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四以发展战略。

沁县近年来水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证明,这个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制定出的发展战略,切实把握住了沁县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命脉,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又如,沁县近年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主动将党的工作、各项活动和所取成效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权力运行公开,坚决阳光施政。在县委开展了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在乡镇推广了文建明工作法,在党支部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人民群众全面了解、正确评判、积极参与党和政府的工作,提高了党政工作的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二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发展为了群众,为了群众发展。我县将为人民谋利益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关心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近年来,为了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目标,我县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在农村大力推广实施以设施蔬菜、沁州黄、核桃经济林三大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年、项目建设年等活动,全力引进、大力实施促农增收项目建设,形成了以松村农业园区为典型的农业园区经济发展模式。

尤其是从20**年以来开展了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动员全县县直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帮贫助困、扶持产业、推进基础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活动,为基层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群众利益,提升了党政工作与群众意愿的契合度。为了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贴身利益,我县在各级党政机关推广实施了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制度,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更是坚持每周二接访,畅通了人民群众的来访渠道,明白了群众所需所盼所忧,了解了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评价、意见和建议。

三是提高党员服务群众本领。群众对党的工作满意不满意,能否贯彻执行好党在群众工作方面的部署举措是关键,因而提高党员服务群众本领是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县采取多项措施来提升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二是重视民主评议带动。以党支部为单位,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干部述职报告会,对自身半年来在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在大会上作出报告,接受上级领导、同级党员和基层群众的点评、评议,听取宝贵意见,学习先进经验,改进自身不足。

三是重视一线锻炼。注重对党员在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实打实解决群众难题方面的能力锻炼,在这方面,我县坚决加大对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督查力度,督促党员干部常下基层、常访民情、常解民忧,让干部在真刀真枪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中提高服务群众工作的本领。

我县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方面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

一是部分群众不理解。存在部分群众观念陈旧、信访不信法,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蛊惑,采取过激行为反映利益诉求,导致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造成党的方针政策难以及时、全面地贯彻执行,带来发展滞后、缓慢、不科学等后果。

二是一些干部不优秀。部分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高、工作作风不实,不愿做群众工作,或者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能力欠缺、本领不大,做不好群众工作,导致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与群众联系不密切,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导致组织和干部公信力的下降。

三是整体制度不健全。虽然在联系群众制度、信访接待制度方面作出了探索,取得了实效,但衔接合理、配套齐全的制度体系还未形成,主要缺乏对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激励考核机制和在处理群众问题方面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导致全县整体推进群众工作的合力还未完全形成。

二、党员干部群众调研中提出的意见建议

调研中,党员群众提出了不少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合理意见和宝贵建议,经梳理总结,有以下几条:

(一)关于活动的目标、原则

1.以活动的开展为契机,解决各方面突出问题,促进中心任务落实。多数人认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还是要见到实效,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要达到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推动中心任务完成,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弘扬求真务实作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好群众贴身利益的目标。活动要坚持与工作实际、与群众利益、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结合紧密,不达目标、不见实效不罢休的原则。

2.强化教育,重视实践,推进活动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教育内容重点围绕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进行,要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重要教育内容,采取理论教育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实践载体设置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相结合,让党员干部在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中锤炼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理论教育就是要让干部在思想上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理念,树立起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帮助群众即政绩的正确观念。

(二)关于如何既体现从严要求,又确保不出偏差

1.提高干部自我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能力。真正利用好开好民主生活会这个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利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利器,要求党员以吾日三醒吾己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对照党章要求,对比典型人物,及时发现和更正自身存在的不足及经常会犯的小错;以不怕惹人、不耻下问的心态来督促自己,主动找人谈心交流,既指出他人不足,又请教自身缺点,实现真诚交心、共同进步。

2.综合推进,强化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在思想上教育,在行动上引导,在措施上激励。一是抓好廉政警示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开展,让党员干部思想得到触动。二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开展领导干部集体走基层、搞调研等活动,外出学习不去发达地区、而去穷乡僻壤,不走康庄大道、专走羊肠小道,让领导干部体验基层、感受基层,增强基层阅历。三是加强考核评议。注重听取单位同事、服务对象、基层群众的评价意见。

(三)关于活动的组织方式

1.选好载体。将中心工作的热点、难点、关键点作为活动载体,以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来衡量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成效,同时将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列入党员干部年度考核细则中。

2.抓好调研。在活动开展前,要组成专门调研组对不同部门、不同层次领导干部和党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主要做法、基本情况分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了解不同类型党员对群众路线教育的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作出部署。活动不一定非要同时启动,要在做好摸底调研、全盘考虑、统筹部署的基础上展开,没有合理的实施方案,就坚决不进行,要做就做到最好,绝不打无准备之仗。

3.搞好互动。一是制定活动载体时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心中的干部形象、群众最需要干部如何为人民服务、在哪些方面服务。二是党员干部向联系点或本单位群众代表会议作述职报告,尤其是在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工作情况,主动接受群众评议,听取群众意见。三是适当增加现场办公和公开处理事件次数,将处理过程向干部和群众公开,增强群众大局观念和发展意识,避免出现无理上访、影响发展的现象发生。

三、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

综合调研中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县以往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的经验做法,现就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指导思想要明确。指导思想关系根本,指导思想正确,就能有力地推进活动见实效,要在指导思想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让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认清形势,明确中心,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真正将活动开展摆上重要位置。

二是目标制定要合理。要结合实际,将活动目标制定与促进中心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转变干部作风相结合,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基层党组织可根据各自实际,加入自己的活动目标,让活动真正融入自身工作实际,将活动效应发挥到关键处。

三是阶段设置要科学。做到各阶段主题突出、任务明确、时间合理,让活动开展扎实、稳步、深入、有成效。建议巩固成果、总结工作、完善制度的回头看阶段放长时限,让基层党组织切实建立起务实管用的制度。

四是推进方法要有效。坚持实行分类指导,让活动更灵活、更有效益;坚持典型引路,让各党组织开展活动有目标,少走弯路;坚持督查促进,让各级党组织始终紧绷神经、高度重视。建议督查指导组加入群众代表,确保活动符合群众需求和期望。

群众体育工作要点篇8

        就其方法而言,应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多元化为目标,实现最佳的宣传效果。也就是说,在人口计生的宣传工作中,要构筑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框架,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满足育龄群众的生育文化需求。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按照十七大的要求,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利用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模式,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加大对全社会的人口文化宣传力度。方式方法上要有所创新,要在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避免简单化、概念化的宣传方法,使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增加内涵、创造精品,满足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生育文化需求。注意把宣传教育与增进群众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提高群众接受教育的自觉性,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的相对效益,以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是融宣传教育于服务中,让群众有利益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广大的育龄群众,宣传广大育龄群众,就要找到与群众的结合点。从我们开展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经历中,不难看出在日常生活中,群众最需要最欢迎的就是服务。因此,改变就宣传而宣传的路子,把宣传与服务结合起来,在宣传的过程中既宣传群众,又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实际需要,让群众在接受我们宣传工作的同时,又得到了生产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群众就会有利益感,宣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如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宣传工作开展种植、养殖知识的讲座,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等,让群众感受到计生宣传工作的实惠,而不是虚的简单说教,广大育龄群众就会买我们的帐,认为我们是真的在帮助他们,也会激发他们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二是寓宣传教育于娱乐中,让群众有新鲜感。在人口计生宣传中,还要找到群众的兴奋点,要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使群众不仅感到宣传内容入情入理,能够接受,对宣传形式也感到新鲜,乐于接受。如在长期的人口计生宣传中,我们一方面组织专业文艺团体举办计生文艺节目专场深入农村演出,一方面组织有文艺特长的村民,利用身边人、身边事编成“二人转”、“表演唱”、“小品”、“相声”、“三句半”等形式的文艺节目进行演出。多年来,各级计生部门与地方文艺团体共同开展文艺创作,创作出一大批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如二人转《巧治怪胎》参加了1989年首届全国计划生育文艺调演,《傻子相亲》被黑龙江电视台1989年春节晚会选中,形成了一种“黑土计生文化特色”的宣传形式。我们在开展人口计生宣传中,针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特点,创建人口文化大院活动。

各地都因地制宜自创载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城镇社区创建了生育文化墙、生育文化楼道、生育文化大院、生育文化社区,设立大型的露天生殖健康展板,使社区居民在茶余饭后的散步中接受宣传,受到教育;在农村还利用农闲季节和节假日开展知识竞赛、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等宣传活动,群众踊跃参加,形成互动,乐此不疲,在自娱自乐中受到教育。

       三是用典型引路,让群众有认同感。在宣传教育中,特别是真对方针政策的宣传,要找到群众的接受点,在提高群众的接受率上下功夫。改变照本宣科的方法,把在执行落实政策中得到政策惠泽的典型人物、事例进行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让群众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感受到政策的实惠和好处,从而激发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主观能动性。如在宣传奖扶政策的过程中,我们把享受到这一政策实惠的群众身边的典型人物事例制作成挂图宣传品,向群众进行宣传,使群众在与身边人的对比中感受到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护,在群众中产生强烈反响,群众产生了很强的认同感,收到了好的宣传效果。

        四是开展互动宣传,让群众有主人感。在常规的人口计生宣传中,要找到与群众的互动点,改变以往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说与听的关系,变被动宣传为互动宣传,由注重对宣传对象管理变为对宣传者的管理,让宣传者首先接受教育,转变观念,以人为本,以育龄群众为本,把群众放在主人的地位开展互动宣传,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把各项宣传活动变为群众自己的活动,让群众参与进来主动接受教育。如哈尔滨市的“爱家工程”、齐齐哈尔市的“基础知识再教育”、牡丹江市的“kic计划”和“小康家庭促进计划”、佳木斯市的宣传品功能化和“一市十品”工程、大庆市的立体人口学校、鸡西市的生命之光五团(五员)和小康家庭健康计划、鹤岗市的“绿色银行”、双鸭山市的湿地生育文化建设、七台河市的“联、学、举、比、需”模式、伊春市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基地、黑河市的“四小”模式和小康家庭行动、绥化市的文化特色大院、大兴安岭地区的生育文化边疆行和农垦系统的“小制作、大国策”等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各地结合育龄群众实际,充分发挥自己地方的特色,让育龄群众参与其中,与宣传人员形成互动,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实惠,受到群众欢迎和好评。特别是在开展婚育新风活动中,让群众自己进行对比找差距,与上代人对比、与同龄人对比,找观念上的差距和生活上的差距,从中找出自己的差距,教育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这种宣传方式群众也比较认可。形成了我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特色。

上一篇:街道工作要点范文 下一篇:机关建设工作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