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间作套种朝天椒光照与病毒率调查

时间:2022-10-24 03:26:14

小麦间作套种朝天椒光照与病毒率调查

[摘要]通过定点、定时观测,对朝天椒、小麦共生期间朝天椒果枝所接受的直射光时间、直射光和散射光强度进行了观测,同时对间作和单作下朝天椒病毒病感病株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东西走向带型朝天椒所接受的直射光时间几乎为南北走向带型朝天椒接受直射光时间的1.5倍;在内黄地区,共生期间的朝天椒光合作用后可以明显降低朝天椒病毒病感病率。

[关键词]朝天椒;间作;光照强度;病毒病

朝天椒小麦间作套种是安阳内黄县地区朝天椒生产的一大特色,在河南省朝天椒主产区之一的内黄县地区,朝天椒与小麦间套占到该地区朝天椒种植面积的95%左右。实践证明,朝天椒、小麦间作套种不仅解决了朝天椒生产与小麦争地的矛盾,同时达到了既收获小麦,又使朝天椒增产的双赢目标。长期以来,内黄县农业局、六村乡农业服务中心、六村乡杨桑村、中国农业科技110服务站等农业科技专家对该种植模式从不同侧面开展了研究,使该种植模式和技术不断趋于完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小麦与朝天椒品种选择、两种作物的比例配量、共生期的人为控制、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技术等。但关于朝天椒、小麦间作套种条件下朝天椒接受直射光的时间、接受散射光的强度、间作套种带型走向对朝天椒受光的影响等未见具体报道。尽管朝天椒、小麦间作套种对病毒病发生的影响已经有所报道,但随着病毒源的分化和品种的更新这一领域需继续跟踪研究。

在朝天椒与冬小麦间作条件下,试验观测了朝天椒接受直射光的时间、散射光的强度以及间套带型走向对朝天椒接受直射光时间的影响。同时,在朝天椒生长后期对间套条件下朝天椒病毒病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朝天椒、小麦间作套种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借鉴,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观测光照所用朝天椒材料为当地著名品种“矮杆千斤子弹头”。2000年3月7日苗床播种,5月5日定植于内黄县六村乡朝天椒生产基地大田;小麦品种为“矮抗58”,于上年10月28日播种,小麦种植带宽90厘米,预留行宽35厘米,设东西、南北两种带型走向,间作朝天椒定植在预留的空带中,每空带以25厘米的穴距定植2行,行距28厘米,每穴2株,行长30米,东西、南北两种走向各3个小区。管理条件的水肥等管理措施同大田生产,小麦于6月5日收割,小麦与朝天椒的共生期为30 天。

2.辣椒果枝层接受直射光时间观测

6月3日从上午7点开始设点观测,设定光时辣椒植株上第1片叶子接受到直射光时开始计时,到最后1片叶子无法接受直射光(即被小麦遮阴)时结束,每种观测类型(即南北走向的东西行、东西走向的南北行)随机选取3个观测点,对观测值进行平均。

3.辣椒果枝层接受直射光和散射光强度观测于6月3日从上午8点开始测定,每小时测定1次,最后,一次于17点测定,当天最高气温33℃,最低气温19℃(根据当日天气预报),8点-13点为晴天,13点-14点天空有云。

4.朝天椒病毒发病株调查

日期为8月10日,鉴于感染朝天椒的病毒种类较多、症状比较复杂,田间仅调查发病株率而未调查病情指数,病毒病的判定依据病毒病的主要症状(如花叶、畸形、叶面不平、斑驳、坏死、脉间黄化等)进行确定,设定每株上有1个叶片或果实等具有病毒病症状的即确定为病株。

二、结果与分析

1.间套条件下朝天椒果枝层接受直射光的时间

在与小麦间套期间,辣椒果枝层接受直射光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辣椒的生长和发育,朝天椒、小麦间套条件下辣椒果枝层接受直射光的时间测结果表明(表1);东西走向的带型,朝天椒接受直射光的时间明显长于南北走向的带型,东西走向下南北2行接受直射光的时间之和为768分钟;而南北走向下东西2行接受直射光的时间之和为443分钟,前者约为后者的2倍。由此可以看出,朝天椒与小麦间作套种时,如果地势、灌溉条件等自然因素允许,建议以东西走向较好,这样辣椒可以接受更多的直射光。晴天散射光仍可基本满足朝天椒对光照的需求,但在某些共生期间阴雨天气较多的地区,朝天椒行采用东西走向可以使辣椒接受更多的直射光并有利于辣椒的生长发育。

2.间套条件下辣椒果枝层光照强度的日变化

朝天椒、小麦间作套种条件下辣椒果枝层光照强度的日变化观测显示(表2)。从8点-17点,尽管各观测点存在差异,但是同一观测时段直射光的光强明显高于散射光,从直射光与散射光强度差异来看,上午8点观测的直射光与散射光强度差异最大,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差异逐步减小,到下午17点时,两者数值比较接近。从光照强度的日变化看,无论是直射光还是散射光,其变化均呈中间高、两头低的正态曲线;最高值均出现在12点,直射光最小值出现在17点,而散射光最小值出现在8点;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早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有文献报道,辣椒的光饱和点为30000lx,光补偿点为1500lx。从本研究的观测结果看,在河南省内黄县地区6月上旬的朝天椒、小麦共生期间,即使在13点-14点期间,天空有云情况下,下午4点以前的散射光强度仍在30000lx以上,因此不会因为小麦的遮阴降低光强度而影响朝天椒的光合作用。

3.间作套种对朝天椒感染病毒病的影响

不同处理朝天椒的病毒病发病株率观测结果表明(表3),与小麦间套可以降低朝天椒病毒病的感病株率,其降低程度达到了极显著水平;4个参试品系之间的病毒病发病株率也存在一定差异,除C2与其他3个品系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3个品系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根据田间调查分析,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有2个方面,在河南省内黄县地区蚜虫高发季节为每年5月15日,小麦为间套作的朝天椒提供了庇护,蚜虫虫口数降低,而蚜虫是朝天椒生产区病毒病传播的主要媒介;朝天椒在缓苗期由于生长停滞或较弱而易感染病毒病,与小麦套作的朝天椒缓苗期相对较短,生长比较健壮,对病害的抵抗力较强。

三、讨论

1.间作套种对朝天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间套条件下朝天椒病毒病发病株率明显下降,这一结果与已有报道基本一致。对于病毒病减轻的机理问题,观察发现,小麦在防蚜虫方面对朝天椒有庇护作用,小麦遮阴明显缩短,朝天椒缓苗期应该是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但是,河南内黄朝天椒病毒病及其外观症状的判断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涉及病毒种类较多,而且类似的症状可能还涉及类菌体、植原体、缺素或化感等其他因素,所以有关这方面的具体机理尚需要深入的探讨。

上一篇:城中村改造集体土地置换问题研究 下一篇:怎样合理选购和使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