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24 03:17:50

传染病护理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由于病原体异变,使其还具有突发性等特点,其护理和控制难度高,对社会的危害性大。本文分析了目前传染病护理与管理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传染病 护理与管理 问题 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5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46-01

传染病是指已感染者也就是传染源携带的病原体通过某些传播途径进入其他易感染人群使其形成感染,而新的感染者又成为新的传染源造成后续的感染,传染病就是在这样不断的被感染、而后感染他人的过程中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且传染范围广,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因此,对传染病的护理和管理工作不容忽视,目前,传染病的护理和管理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对其相应的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是极为必要的。

1 传染病护理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1 对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和危机意识较为缺乏。对传染病这种公共卫生事件,最好的控制方式是在事发前就给予预防和控制,这样不仅仅能够降低对人员的伤害,同时也能大量的降低经济上的损失。然而,很多时候这些工作往往都被忽略了,究其原因,就是在于人们对于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危机意识严重缺乏,相关管理部门又没有适时的进行教育宣传和风险预告。大量的调查表明,我国的社会人员对于传染病的危机意识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的知晓率水平较低,相关部门对传染病的相关宣传教育亦是没有足够的重视。

1.2 对新发传染病的掌握不及时。传染病病毒的进化、突变是造成传染病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传染病病毒的进化、突变使得其传播规律难以把握,传播势头难以控制,导致其传播速度更为迅捷,传播范围更为广泛。不断变异和进化的传染病病毒对医护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医护人员必须对新发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及时的进行更新,以便适时的应对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然而,目前医护人员对新发传染病知识的更新和应对的能力均不容乐观。大量资料表明,许多医护人员对于一些较为不常见的突发传染病的基本防范措施都不清楚,相关知识的陈旧现象可见一斑。

1.3 对医护道德的掌握不足。医护道德是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是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处理医患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由于传染病患者较一般患者情况特殊,其自身所受的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更甚于一般患者,同时,传染病患者所携带的病毒很容易迅速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威胁,其防治措施不同于普通患者。医护人员要如何协调好强制隔离和尊重患者个人权利之间的冲突、如何正确处理个人隐私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冲突,对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目前,医护人员在传染病护理中对医护道德的把握普遍不足,违反隔离操作、侵犯患者权利、泄漏患者个人隐私等不合于医护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

1.4 医护人员缺乏必要的自身防护能力。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和传染病病人直接接触,如果不做好防护工作,很容易被感染。部分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缺乏警惕性、无菌操作观念淡薄、疏于自身防护。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足对传染病的医护工作危害巨大,不仅仅会对自身的健康带来威胁,还会影响到同时的工作心情和工作效率,造成恶性循环。

2 对策

2.1 做好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是传染病管理和控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来提高人民群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自我防护的能力是防治传染病最为经济而又方便快捷的方法。其具体实施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传染病的媒体教育、举办相关专题讲座,或是发放传染病宣传手册等途径,使得人民群众能够了解常见的传染病预防措施,知晓传染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具备相应的危机意识,正确、科学的做好防范工作。

2.2 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众所周知,传染病病毒是一直都会进化和变异的,同时,病毒的防治方法也是一直都在改进的,医护人员应该与时俱进,定期的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防止知识老化、陈旧的现象出现。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可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采取进修学习、病例讨论、远程教育、现场教学或是办培训班等方式,定期组织医院护士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统一学习,同时,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强化医护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拔一些平时表现优秀、考核成绩优异的医护人员参加一些更高级别医院组织的新发传染病的教育培训,学习好后对本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2.3 加强医护道德的学习和运用。尽管《护理伦理学》是几乎所以医学院校必开的一门课程,但部分在职医护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伦理学方面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对于这一部分医护人员,医院应该统一开展相关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系统的掌握伦理学的相关知识,明白自身在医护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此外,医院和相关管理部门还应该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相关行为决策的探讨,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妥善处理好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类伦理道德冲突。

2.4 加强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能力。对于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理论培训、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提升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能力。此外,相关管理部门还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包括各区域相应的着装、消毒、无菌操作要求等。医护人员所处环境特殊,所处地位特殊,承担工作特殊,必须切实加强其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震巍,陈飞虎.浅议增强传染病防治意识与知识的必要性[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9):569-570

[2] 孙晓东,王海银.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9):461-465

[3] 刘爱桢,于爱娥,刘怡.危机管理在传染病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5,5(11):844-845

[4] 朱科伦,朱郇悯,曾文铤等.病毒变异与传染病[J].广州医药,2008,39(6):1-5

[5] 鲁礼琼.传染病护理中的常见伦理冲突与控制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1):61-62

[6] 周惠平.医院感染的概况、预防及控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72-73

上一篇:更年期妇女的健康问题及保健措施 下一篇:联合用药治疗54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