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师发展的路径探析

时间:2022-10-24 12:08:22

特色教师发展的路径探析

特色教师,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独特的、稳定的教学心理与教学行为倾向性的教师。一位教师如果没有特色,就没有强劲的生命力,也就没有优势。其实,没有最好的教师,只有最有特色的教师。一名优秀教师必然有其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和风格所在。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努力地发掘自己的特色且将其发展成为特色教育。[1]本文就特色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路径进行探析。

一、始于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学生发展的需求和特长是多元化的。所以,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挖掘学生内在的特质与需求;教师要善于了解、把握和引导,从而挖掘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师生间的成长是互动的,是相互促进与鼓励的,可以转变师生关系。因此,特色教师在培养特色学生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发展。如华师大二附中的施洪亮老师说,学生的推动是促进他特色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施老师大学毕业后就开始担任理科实验班的数学任课教师。之后,他又担任科技创新班的数学老师,辅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理科实验班和科技创新班的学生都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在冲刺各类数学竞赛,而非局限于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课本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如果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势必会阻碍学生发展。同时,班上一些资优学生对高深知识的渴求,无形之中给予了他不小压力。这种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转化为他的动力。为此,施老师在课前课后花费了大量时间去进修专业知识,查阅最新的学科文献,并向大学教授、学科专家请教……学生们对现有课程教材内容的不满足,迫使他不断学习、思考与进取,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他自身的特色专业素养。

二、基于教师的兴趣、能力与态度

(一)兴趣是特色教师发展的重要动力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能激发人的进取心、求知欲,并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使人们热爱学习、渴望求知,并且通过兴趣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能。教师对专业特色发展有深厚的兴趣是个人专业特色发展的基础和不懈动力。教师对特色专业发展有了兴趣,他们会任劳任怨地做专业特色发展的事情。长此以往,他们的专业特色得以形成,水平得以提高,这使他们更热爱生活,喜欢忙碌而讨厌闲散,并在活动中强化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特色教师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有极大的兴趣与爱好。例如,华师大二附中祖权老师学的是工程专业,所任教的学科是劳技,对技术设计和制作工作有着极大兴趣。施洪亮是数学老师,他表示一味做习题,追求题海战术不是他的爱好,而研究数字建模和运用IT计算机技术是他自身的喜好。娄维义是在北师大完成动物学硕士学位、在华东师大完成动物学博士学位的,因此对科研有着极强的兴趣,并具备了高水平的科学素养,所以能促进他的特色成长。

(二)能力是特色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特色教师具有能力是他们专业特色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相应的能力,他们的专业特色很难形成。需要指出的是,中小学美术教师并不等同于画家,体育教练并不等同于运动员,科技教师并不等同于科研工作者,他们的共同特点或共同需具备的能力主要是“特色指导能力”,这种“特色指导能力”有别于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如上海市张江中学的两位体育老师在训练中学生运动员过程中,摸索了一套多维有效的方法,能利用零打碎敲的时间指导学生田径基本技能,并能在新生入学后的体育课中发现在身材、力量、反应方式上有特长的学生。这种基于实践形成的指导能力、鉴别能力,也都有别于他们的学科教学能力,都是他们成为特色教师的重要基础。

(三)态度是特色教师发展的重要保证

人生态度是人生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的基本态度。[1]敬业态度是特色教师发展的不懈动力。在教学中,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态度是否敬业,将对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从情感因素上看,敬业态度就是教师对工作对象的好恶。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占有持久而重要的地位。当教师产生了对特色项目喜爱或厌恶的情感后,不论外在如何加强对认知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仍然坚持着原来的好恶态度。从行为因素的角度看,敬业态度就是教师对特色项目好恶的外显行为。拥有积极敬业态度的特色教师,会积极参与竞争,直面风险与挫折,拥有极强的信心和意志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特色教师敬业的态度促使他们会把很多的精力投入到特色专业训练、发展中来,从而使他们的专业特色得以形成。特色教师承担的是非常规性的教学活动,他们在指导过程中肯定会承受一定的压力(如在专业成绩之前或所教学生对活动表现出退缩、畏难时),需要敬业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例如,科技指导教师会面临如何指导选题、指导研究、指导论文等一系列的挑战,需要他们用敬业的态度来面对这些困难。

三、成于领导的正确决策、大力支持、精心培养、科学管理和合理评价

(一) 领导的正确决策

1. 果断作出战略决策

领导在看准某一特色项目后,要果断地作出决策,发动教师开展这一特色项目。机遇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一定的时代造就一定的机遇。特色学校的建设及特色教师的发展亦是如此,特色教师的发展与形成也是一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当机遇来临时,领导要果断、科学地作出决策,抓住机遇,选定自己学校的特色项目。例如,2000年7月,中国科协在合肥举行全国性高水平科技创新比赛,华师大二附中的领导班子意识到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要从科技活动创新入手,当时由陈胜庆副校长带队组成8位教师去合肥观摩这次演示,结果大大开阔了这些教师的眼界,了解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做法以及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则。他们回校后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学校也由此确立了科技特色的办学方向。

2. 切实选准特色教师

一旦一所学校的特色项目已确定,需要领导慧眼识珠,选准特色教师。这里的“选准”意味着对所选的特色教师要准确,而不是选择一些不具备特色或特色潜质的教师进行培养。如果选择的不是具有特色或特色潜质的教师进行培养,即使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效果可能也是很一般。选准特色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所选教师确实具有所要进行指导项目方面的特长,这样才能使他们快速成长起来;第二,所选教师也乐意、有兴趣从事指导特长学生这方面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怕各种挫折,勇于面对去解决。

上一篇: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2 Unit5 Music Reading... 下一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