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新平台

时间:2022-10-24 12:08:11

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新平台

“模联”,即模拟联合国活动。这一活动历史悠久,风靡全球,极受国内外学生欢迎。在我国,不仅在大学中广泛展开,而且扩展到中学、小学。我校多年前即已开设模拟联合国社团,目前模联社团是我校最大的、发展最为成熟的社团之一。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使得这项活动有着极其深厚的学生基础。

我校思想政治教研组有多位教师担任过模联社团的指导教师并试图将模联活动与政治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探讨,近几年我校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现代国际社会”模块的教学中不再采用一框一课时的传统模式,而是立足单元整体,在编制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将“模拟联合国”这一优质资源引入政治课堂。现结合我校思想政治教研组的实践经验,谈谈将模联活动融入思想政治课堂的一些做法与意义。

一、如何将模联活动融入政治课堂

针对学生普遍对政治学科兴趣不浓,政治课学习的灌输意味浓厚、理论与现实脱节、学习方式单一枯燥等教与学的困境,广大一线政治教师一直在探索适合于思想政治学科特色的课程方式来增强学科的活力。将模联活动融入思想政治课堂作为呈现知识的新载体是吸引学生的良好的契机,可以成为思想政治课学习的一个新的平台。

模联活动走入思想政治课堂可以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立足《政治生活》第四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围绕第四单元“当今国际社会”中联合国的相关知识设计模联活动,并以此为基点,将整个第四单元甚至《政治生活》整本书的知识串联起来。联合国的多边外交十分复杂,其所关注的问题非常广泛,包括和平与安全、恐怖主义、人权、贫穷与发展等几乎涉及当前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国际社会上的矛盾与冲突也是《政治生活》第四单元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第二种方式是立足思想政治学科整体进行活动设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宽泛,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虽然角度不一,却是政治思维能力养成不可缺一的四个有机要素。任何一个社会问题不管其呈现的背景是经济材料还是政治生活的材料,其背后蕴含的道理都是多角度的,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必须具备系统性的思维。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将模联活动放在高二下学期必修内容全部学习结束后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活动来开展更具有意义。因为确切地领会模联的精神实质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哲学思维的整体认识。例如,模拟联合国会议的过程中,各种利益经常碰撞,模联会议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沟通与合作。扮演各国外交官的学生需要深刻理解“对立统一”“求同存异”的哲学智慧,需要从哲学和文化的角度去感受文化的多元与冲突,从而形成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尊重文化的差异等。如此,也有助于学生摆脱思维局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从多角度锻炼思想政治学科的思维能力。

当然,是否将模联活动引入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采用哪种方式引入,不能凭教师的主观意愿,必须要考虑本校学情。从我校来看,其一,我校模联社团开展的比较成熟,基本上每个班级都至少有两个学生是校模联社团的社员,熟悉模联的程序。这些学生能够成为教师组织活动的得力助手。其二,模联社团的参与面具有局限性,虽然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模拟联合国活动,但除了模联社员之外,其他学生对模联的认识较为模糊,但对有机会在课堂上参与这样的活动感兴趣,积极性高。其三,高中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能力,开始有意识地关心、关注和思考国际时政、社会问题等。

基于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我校政治教研组联合校模联社团进行了活动课程开发设计。具体的活动过程为:

第一,组织学生观摩校模联社团的运作过程,并与模联成员们进行良好的互动。帮助学生熟悉模联会议的流程,了解会前立场文件的准备与写作,初步感受模联的议事规则和谈判技巧。有学生在观摩小结中提到:“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各国代表各展风采,积极参与讨论与磋商,整个会场气氛紧张,然而却十分具有条理,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经过这次模拟联合国活动,我大致对国际事务的处理方式有了一个了解,对于国家之间的国际关系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第二,结合政治课程学习进行模拟创新。活动方案完全由学生策划实施,学生每2~3人作为一小组,抽签决定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各组(国)推荐一名学生作为发言人,投票选出担任“大会主席”的学生,确定2名大会志愿者。教师在正式会议召开前检查学生的准备工作,指导学生如何查询资料,诸如基于国家立场应该了解与思考的问题。活动可安排4个课时:1课时为教师和模联学生代表介绍会议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布置任务;2课时连堂,正式开展活动;最后1课时为评价总结。

课堂实践反响效果很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经过悉心的准备,提交了高质量的立场文件,有的班级甚至编制了“政治课程融合模联活动”的班级报刊。

二、将模联活动融入政治课堂的意义是什么

1.思想政治课程赋予了模联活动“灵魂”,而政治理论的“果”也需要模联这朵“花”以新颖的形式来展现

模联的运作宗旨与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理念本质上是相通的、一致的。当前模联活动在中学虽有广泛的学生基础,但主要是以社团的形式展开,以社团形式为载体能精选参与人员,保证活动的持续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在阐述本国立场、提案时,内容空泛,不能触及实质性问题,提出的建议不具有可行性。有的模联活动就是一场热热闹闹的辩论赛,学生热衷的是演说、辩论、写作、击败对手,却忽略了参与这项活动所应关注的最核心的意义:认识与反思。如何认识国际社会?决定国家之间交往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当今世界的矛盾及发展趋势如何?在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方面,联合国、各国以及自身可以发挥的作用?这也是国际历史上模联活动发起的初衷。模联活动首要的、根本的特性应是政治性,这是模联活动的“魂”。模联活动的顺利展开与效果的有效达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学的思维能力。而模联活动所拓展的学生的语言表达、团队合作、文件写作、外交技巧等多项才能,又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要素,将思想政治课程的抽象理论与模联的活动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又赋予模联活动以实质性意义。

2.实现政治课程学习的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使政治课堂的学习更具自主性、生成性

模联活动中,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过程的开展、工作文件的写作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要开展模联活动需要自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需要了解国际局势,需要对问题、对所代表国家的状况做深入研究,需要掌握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等等,而且还要学以致用,把所有的这些理论和知识尽可能多的和恰到好处的运用到模拟活动中去。这就使得学习政治学理论成为一种需要。在这一动力的驱使下,学生有了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成为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再是以往的“一言堂”,而是在现实情境中,将抽象的政治学理论以一种感性具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进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体验场中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大大促进了政治课堂的教学实效,引领学生认识和感受到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3.促进政治教师的知识更新、教学理念的转变,提高“启发式”教学水平

将思想政治课程融合模联形式展开,需要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正确定位。模联活动中,思想政治政治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解惑者、引导者,既有对学生的过程性指导,更要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从教学方法看,教师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开始有了积极思考却又苦于无法表达的条件下,教师要及时加以点拨,予以推动,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教师的启发,不仅仅限于纠错。当然,前提是教师要具备有效启发的水平,做到“名”与“实”相符。这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较传统教学模式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对此,教师要树立研究意识,加强政治学理论的学习,关注时事、关注学科前沿发展,也要不断学习与扩充相关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让教师自身的教学境界得到质的提升。

模联活动是政治课程学习的一个优势资源,一个新的载体。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有实质性的因素,它制约着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制约着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2010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倡导开发探究式、参与式、启发式的实践课程。应该说,将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性活动引入课堂体系,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当然,并非任何有意义的实践性课程都能够有机的融入政治课堂,二者必须具备关联性。

上一篇:Words Into action 下一篇: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学方法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