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形势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治理

时间:2022-10-24 12:05:25

基于新形势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治理

【摘要】文章对新形势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治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企业信息化治理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管理;信息化治理

新形势下,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信息化逐渐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针对企业的显示需求,不断加强企业各环节的信息结社与发展,将信息化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从而构建企业的信息化治理。党的十报告曾经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能够走出一条创新的工业化发展的途径。企业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加强信息化改造,能够提升企业的发展效率,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概述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概念与内容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将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以及工作流相集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优化企业的管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层次主要包括广泛地运用电子信息技术、企业数据的自动化与信息化、企业辅助决策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决策提供信息化依据,具体而言,企业管理信息化包括企业商务流程信息化和企业运作管理信息化。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浪潮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是产品必须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发达国家逐渐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之一,对企业发展而言,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资源的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管理整体资源管理的目的。新形势下,企业的管理信息包括商务流程信息化和企业运作管理的信息化,通过将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完成财务、生产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结合,从而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当前的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管理模式越来越复杂,单纯依靠人力无法完成企业的管理。为了实现竞争化优势,需要企业实现信息之间的交流与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一体化。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信息化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需要采用信息化技术,结合企业的性质与发展现状,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现状与方向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现状

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当前的机械、冶金、制药、电子等一定数量的行业都已经完成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造,通过ERP等软件对企业的人事与资源进行管理。但是大规模的信息化改造相对有限,总体而言,我国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发展的阶段。一些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而且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范围逐步加宽,除了企业财务管理之外,企业的物流、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以及客户服务等也逐步开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已经感受到管理信息化的压力,企业逐步开展全面信息化建设。

(二)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紧迫性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挂件时期,新形势下,传统企业改造、行业结构调整等逐渐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需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对我国企业发展而言,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紧迫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增长方式转换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新形势下,为了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我国逐渐开始调整产业结构,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进行转变,为了满足我国企业调控发展的宏观方向,需要逐步开展信息化建设,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2)企业竞争力的要求,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基础原材料和消费品的生产处于世界前列,但是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的能力较弱,在国际化竞争中,我国的企业普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生产与服务进行信息化改造,加强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的开发与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当前企业面临着国内与国外企业的直接竞争,国外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相对全面,为了实现提升企业的发展,需要积极地引入企业管理水平,从而不断增进企业的信息化技术,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思想与管理手段,减少与国外先进管理水平的差距,从而与国际市场接轨。

(三)全面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可行性

新形势下,我国已经具有全面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外部条件。在信息工程技术方面,CIMS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构建自动化、虚拟化、集成化的现代制造流程,对企业信息管理的技术、人与组织、经营管理等进行集成管理,为企业管理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除了信息管理系统之外,我国的基础设施与网络技术已经初具规模,网络技术已经普遍开展,而且企业管理的软件开发不断发展,财务软件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向ERP进行转型,能够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除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之外,国家也逐渐开展信息化管理的支持,其中国家经贸委联合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共同成立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对我国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提供政策支持。

三、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信息需要以系统化的思想,从前期准备开始,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的项目管理与员工培训,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

(一)制定正确的企业信息化战略,细致前期准备工作

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分析竞争对手与企业的信息化的差别,分析影响企业信息管理的因素,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从而制定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从以下角度确定信息化策略:(1)财务策略,采用成本效益评估的方式,对企业管理信息化进行评估,确保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信息化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对信息化费用进行评估,分析信息化的效益,选择最优化的信息化管理策略;(2)前期管理,对企业管理信息化而言,前期任务是影响信息化成功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分析企业管理信息化需求,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采用合适的需求评估,全面分析企业的需求,以供应链管理为指导思想,分析新系统的信息技术,坚持审慎规划、小步快走的原则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确保管理信息化效益。

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企业的主体意识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了确保信息化管理,需要在企业高层持续性的参与和明确的支持下,对现有的运作模式进行分析,重组企业业务流程。根据企业的需求,精心地选择ERP系统,对企业运营的相关因素进行集成管理,对企业的管理模式、销售模式以及生产模式等进行管理,选择相对成熟的ERP软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管理人员能够了解系统的内部结构以及系统的稳定性,确保系统的可用性与适用性。

(二)执行严格的项目管理,实施精细化的过程管理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为了规范化过程管理,需要按照整体规划实行过程研究,对过程研究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每一阶段的责任人、测试、验收以及资金投入都要清晰准确,确保必要的信息沟通。在新形势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治理中,需要进行以下项目管理与过程管理:(1)制定项目计划,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项目进行分析,制定项目实施的时间、成本和预算计划等方面的内容;(2)明确项目实施目标,借助ERP系统,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资管理与销售管理结合起来,采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按照计划进行支付管理,推动业务流程的精细化、规范化,将项目职责规范到人,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3)严格时间管理和有效的计划控制,对时间与成本进行分析,严格控制项目流程,制定整体实施计划、上线切换时间计划,严格执行项目时间管理,定期汇报项目流程,严格评审、监控与阶段评价,采用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养,将监督贯穿于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信息化实施效益。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信息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管理信息化治理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采用ERP等系统对企业管理进行信息化进行管理,实现采购、库存、生产计划等进行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仲秋雁,闵庆飞,吴力文.中国企业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2).

[2]秦燕.基于e-HR的知识型人力资源开发[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11).

作者简介:张春花(1976-),女(朝鲜族),黑龙江牡丹江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上一篇:城市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分析 下一篇:基于绩效管理的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