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时间:2022-10-24 10:42:05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摘要:将两部门模型拓展应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溢出效应的研究中,构建了计量经济模型并从“整体”、“区域”和“行业”三维度建立了多视角分析框架,以31个省(市、区)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强度大小。实证结果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具有显著溢出效应,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同时,不同地区和不同新兴产业的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溢出效应;两部门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2.9;F2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0-0001-05

1问题提出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创造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我国的传统产业量大面广,通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 如Nelson(1982)研究发现新兴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外溢性[1]。Delong和Summers(1995)指出在新兴技术产业发展中,投资主体不仅能够获得新技术投资的收益,甚至还会出现边际投资的社会收益[2]。Henderson等发现高技术行业在产业内外存在着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3]。熊勇清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传统产业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和人力资本溢出效应[4]。邓和研究了高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中的相关政策体系[5]。

现有研究主要是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溢出效应并且是从单一的维度开展研究。与已有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采用我国31个省(市、区)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同时从“全国范围”、“省域范围”和“新兴产业具体领域”三个维度开展实证研究,并尝试将“两部门模型”拓展应用到溢出效应的研究中,以验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强度大小,以期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理论分析与模型建立

2.1溢出效应主要模型比较与选择

目前主要有两种溢出效应模型:①扩展单部门模型。将一个部门作为另一个部门的生产要素来建立生产函数,以分析一个部门对另一个部门的影响[6]。该模型主要应用于FDI溢出效应的研究中,如Findlay 建立了一个分析 FDI 对技术传递影响的单部门模型[7]。Borensztein构建了单一回归方程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外溢效果进行了研究[8]。潘文卿等采用单部门生产函数研究了工业部门间的技术溢出效应[9]。②两部门模型。把整个经济体系划分为两个部门,将一个部门的产出作为另一个部门的投入,以此分析一个部门对另一个部门的贡献。如Feder 将整个经济部门分为出口与非出口两部门并构造了两部门模型,发现出口通过外部经济效应和要素生产率差别效应来影响经济增长[10]。Ram进一步扩展了Feder的两部门模型,并应用88个国家的数据检验了出口鼓励政策的经济效应[11]。董雪兵等构建了“知识―生产”两部门模型,研究了知识生产部门对非知识生产部门的溢出效应[12]。

两类模型的基本功能和适用范围存在差异,如表1。表1两类模型的主要功能及适用范围

模型

项目扩展单部门模型两部门模型基础模型Solow-Swan单部门增长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内生增长两部门模型;Feder两部门模型主要功能两部门之间是从属关系,单一元素对行业或企业的影响两部门之间是独立关系,一部门对另一部门的影响适用范围长期或短期的数据分析;FDI溢出效应短期的数据分析;两部门间的溢出效应我国正式提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至今不到4年时间,两部门模型比较适合短期的数据分析,因此本研究选择该模型开展研究。

2.2新兴产业“两部门模型”的构建

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视为两类“部门”,以此构建 “两部门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简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溢出效应”)。以下分析模型构建步骤及机理。

2.2.1变量定义及表达式

2.2.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2.2.3模型的主要机理

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两种途径来影响经济的增长: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溢出效应。根据假设条件,战略性新兴产业边际产出与传统产业边际产出的差异为θ,回归分析可以得到θ值,从而可以比较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边际产出的差异。

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与传统产业的弹性关系dE/dtdT/dtTE来影响传统产业增长,同时传统产业又通过dT/dtTTY来影响整个产业增长,可以通过对变量dE/dtETY回归系数的估计来测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同样,可以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出占工业总产出的比重的乘积EYdE/dtE来测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整个产业增长率的直接贡献。

3实证检验与结果

3.1检验维度与数据来源

3.1.1检验维度

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领域的资本、劳动和中间投入存在差异,为全面刻画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需要从整体(全国范围)、区域(省域范围)和行业(新兴产业具体领域)三个维度开展检验分析,如表2。表2检验分析维度、目的和方法

检验维度检验目的主要方法维度Ⅰ:整体(全国范围)研究溢出效应总体情况以31个省(市、区)为样本建立回归计量模型维度Ⅱ:区域(省域范围)研究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将31个省(市、区)划分为若干区域并建立回归计量模型维度Ⅲ:行业(具体产业领域)研究溢出效应的行业差异根据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口径建立回归计量模型3.1.2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各省(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采用国有企业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2007~2011 年面板数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数据是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7~2012年),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具体领域整理得到。

3.2溢出效应的检验与分析

3.2.1“整体”(全国)维度的检验及结果

(2)检验结论。资本、劳动和中间投入对我国产业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从回归结果看,变量tz、tl和tj的回归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同时,中间投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增长对于产业增长率的贡献分别达到了68.6%、 3.1%、6.6%,表明资本、劳动和中间投入对产业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但资本的投资效率有待提高。表3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

3.2.2“区域”(省域)维度的检验及结果

Ⅰ类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带动作用和高溢出效应。Ⅰ类地区主要由我国发达地区所组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结果显示,Ⅰ类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贡献和溢出效应处于1%以下的显著水平,直接贡献率高达50.7%,溢出效应为4.8%。根据C4=θ/(1+θ)=0.507,得到θ=1.028,由此可知战略性新兴产业比传统产业的边际生产率高出102.8%。

Ⅱ类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贡献较强,但是溢出效应不明显。Ⅱ类地区主要由较发达地区组成,该类地区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较快。结果显示,Ⅱ类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贡献处于1%以下的显著水平,直接贡献率高达153%;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溢出效应在7%的水平下显著,溢出效应为5.4%。

Ⅲ类地区资本投资的效率亟待提高。结果显示,Ⅲ类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直接贡献和溢出效应均不显著。此外,Ⅲ类地区tl的回归系数为0.192,且较为显著,表明劳动对于第三类地区的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3“行业”(具体产业领域)维度的检验及结果

(1)检验过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类具体产业。为检验不同的行业(七类具体产业领域)的直接贡献和溢出效应,设tjgxi和tycxi分别为每个具体产业领域的直接贡献和溢出效应,其中i=1,…,7,分别代表着七类具体产业领域。运用相同数据处理方法,根据式(8),以tycxi滞后2期的值分别对行业溢出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2)检验结论。从七类具体领域回归方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同时,七类具体领域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和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直接贡献和溢出效应都很显著。表5(Ⅱ)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直接贡献和溢出效应的回归系数都在5%的水平下显著,直接贡献高达22.9%,且溢出效应高达4.8%。表5(Ⅵ)显示,新材料产业的直接贡献和溢出效应的回归系数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且直接贡献达到了70.6%。但溢出效应在近年来却表现得差强人意。表5(Ⅶ)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直接贡献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且达到了24.9%,溢出效应的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下显著,且为2.8%。

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产业溢出效应显著,但直接贡献不显著。表5(Ⅰ)显示,节能环保产业的直接贡献不显著。溢出效应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但仅为0.1%。其占工业总产出的平均比重仅为0.15%,且产出增长率波动较大,个别年份甚至为负增长,因而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不显著;但是其产出增长率的平均水平较高,导致了溢出效应较为显著。表5(Ⅲ)显示,生物医药产业直接贡献的作用不显著。但生物医药产业溢出效应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且为6.1%,高于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究其原因,是因为其产出占工业总产出的比重较低,导致了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较低,但是近年来其产出增长率较高,因此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较高,回归分析结果较为显著。表5(Ⅴ)显示,新能源产业溢出效应的回归系数在10%的水平下显著,溢出效应为1.3%,溢出效应偏低,同时直接贡献的回归系数不显著。是因为其占工业总产出的比重较低,导致了直接贡献偏小。但近年来其发展速度较快,产出增长率较高,因此溢出效应较为显著。表5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溢出效应的回归分析结果(“行业”维度)

4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边际产出高出传统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对传统产业具有显著的正溢出效应,因此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作用的时滞性,在制定地方政府相关业绩考评体系时,不仅应注重当前经济指标的考核,更应注重长期经济发展指标的考核,以激发地方政府立足长远发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

(2)战略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和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存在地区差异,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在新兴产业布局方面存在雷同显然是不合适的,应该根据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3)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和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存在行业差异,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直接贡献和溢出效应最为显著;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产业溢出效应显著,但是直接贡献一般;高端装备制造业直接贡献显著,但是溢出效应一般。为此应该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发挥其对经济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推动作用,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产业占经济总产出的比重,以提高其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率。

参考文献:

[1]Segerstrom P S.Innovation,Imit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1991(99):807-827.

[2]Thorsten Beek, Ross Levine. Stock Markets, Banks, and Growth: Panel Evidence[J]. Journal of Bank & Finance, 2004(28): 423-442.

[3]Vernon Henderson, Ari Kuncoro,Matt Turner .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ities [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5(103):1067-1090.

[4]熊勇清,曾铁铮,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成长环境:评价模型及应用[J].软科学,2012(8):55-64.

[5]邓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考[J].软科学,2011(5):65-68.

[6]孙晓华,田晓芳.装备制造业发展对工业的带动作用及溢出效应――基于两部门模型的实证检验[J].科研管理,2011,32(8):98-103.

[7]R Findlay. Relative Backwardness,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 A Simple Dynamic Model[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8, 92: 1- 16.

[8]Borensztein E, Gregorio J D,Lee J-W. 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45:115-135.

[9]潘文卿,李子奈,刘强.中国产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35个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 [J].经济研究 ,2011(7):18-29.

[10]G Feder. On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3,12( 1),59-73.

[11]R Ram.Exports and Economics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vidence from Time-series and Cross-section Data[J].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87,36( 1):51-72.

[12]董雪兵,朱慧,康继军,等.转型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增长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2( 8):4-17.

上一篇:简析电厂疏水系统管道优化方案 下一篇:“探究―研讨”法在幼儿数学活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