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过剩还是“战略性短缺”?

时间:2022-09-09 12:24:12

是过剩还是“战略性短缺”?

[摘 要]中国文化产业早已告别“短缺时代”进入过剩阶段,过剩已经成为文化生产的常态,过去基于“短缺理论”基础上的普惠式产业政策已经难以适应文化产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文化产业政策必须面对产业过剩的新环境,以应对过剩阶段的突出矛盾为政策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过剩经济;文化产业政策;调整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11-0011-05

早在2004年,国内有学者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处在巨大的“战略性短缺”的概念,随后国内理论界大多一直沿用了这一提法。对文化产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的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系到产业政策决策的科学性。短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政策与过剩经济条件下的产业政策显然存在着差异,用“短缺经济”思维规划产业政策在“过剩时代”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加剧矛盾的激化。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不当之处请专家指正。

一、“战略性短缺”概念的模糊性

国内一些专家之所以得出我国文化产业长期存在“战略性短缺”的结论,是从我国文化产品的供需关系的分析得出来的。

首先从需求角度算,根据国际经验,一定的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以及一定的文化消费需求比例有相关性。根据这一理论数值计算,2004年中国人均GDP1 000美元,恩格尔系数应该是44%,(城乡居民平均)文化需求应该在个人消费中占到18%,总量应该是10 900亿元;2010年达到人均GDP1 6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应为33%,文化需求在个人消费中应占20%,实际需求总量应为20 100亿元;2020年达到人均GDP3 0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30%,文化需求在个人消费中占23%,实际需求总量为42 400亿元。

其次,从供给角度算。根据实际消费量统计,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是5 300亿元,距离以上的理论需求(10 900亿元)有5 600亿元缺口。如果继续以目前10%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仅能达到29 460亿元,距离以上计算的理论需求(42 400亿元)的缺口将达到12 940亿元。总之,“可以十分肯定地说,我国文化市场存在‘战略性短缺’是一个极为严峻的客观现实。[1]”

笔者认为,所谓的“战略性短缺”是一个模糊的、不确切的概念。什么是短缺的“战略性”?这种“战略性短缺”是理论供给相对于理论需求、还是实际供给与实际需求相比较?还是实际供给与理论需求相比较?如果从实际供给能力与理论需求相比较,这种所谓的“战略性短缺”概念就没有多大价值。因为就理论需求而言,我国所有的产业都存在巨大的“战略性短缺”,或者说,世界上所有产业都存在着巨大的短缺。毕竟,在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面前,所有的供给都是沧海一粟。所以,与其关注这种不着边际的概念,我们更应该研究的是现实的需求,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从上述专家对我国文化市场的判断来看,主要是从理论需求和实际供给能力来分析的。而是经济生活中,理论需求与实际上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差距较大,很难用来用来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科学的做法是用实际供给能力与实际需求(即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国民经济或某一产业的实际存在的供求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政策决策。

另外,按照上述专家的推论,我国文化市场的缺口是不断扩大的,即使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也难以从根本上弥补这种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观点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短缺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市场经济必然导致过剩。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绝大多数产业最后都会走向过剩。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资本的无孔不入,有需求就有供给,市场经济是不允许“短缺”的长时间存在的。这一点,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做了充分的论述,同时已经被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所证明。

二、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过剩阶段

所谓过剩经济,是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有效总供给的相对过剩的经济现象[2]。之所以判断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告别短缺经济进入过剩阶段,是因为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具备过剩经济的主要特征:

1. 绝大多数产品的过剩而非个别产品的过剩

判断一国经济或某一产业有没有进入过剩阶段,关键是看是否存在绝大多数产品的过剩现象。文化产品从大的种类上说主要有图书、报纸、期刊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电影、电视节目、文艺表]、娱乐、艺术品、广告、网络新媒体等。改革开放伊始,我国文化生产领域是一种典型的短缺经济,表现在供给严重不足,需求旺盛,文化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经过三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生产的供给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成倍增长,而具有支付能力的文化需求虽然也在快速增长,但增幅明显小于供给增速,其结果必然导致文化产品从过去的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文化生产已经告别了过去短缺经济而进入过剩时代。这种过剩不是个别产品的过剩,也不是某一行业的过剩,几乎所有的行业、所有的文化产品都呈现过剩的特点,以几种主要文化产品为例。

(1)最早陷入过剩危机的是音像制品。据记载,1978年我国出版唱片398个品种,发行量为3 030万张,产值不足3 000万元。到2006年,我国出版音像制品37万种,发行量为4.61亿张(盘),产值为35.17亿元。这是我国音像制品行业发展的顶峰,随后开始了音像市场快速下跌的趋势。随着盗版日益猖獗和压缩光盘的替代,音像制品行业更是遭致了灭顶之灾,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整个行业名存实亡。

(2)图书出版。1978年我国共出版图书1.45万种,2011年我国共出版图书37.0万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人均购书册数并没有同步增长。建国以后我国书业长期处于缺书时代,征订包销的计划体制使出版社几乎没有库存。然而近几年来全国图书库存码洋呈逐年上涨。统计资料表明,1999年末库存码洋为241.63亿元,2005年图书库存达到了482.92亿元,2011年全国图书库存更是高达900亿元[3],目前我国图书有70%的库存率,显然已经超出了合理的限度,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3)报纸。1978年我国共出版186种报纸,2011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 928种,供给增加了十倍多,而由于其他媒体的替代、更由于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对报纸的需求并没有成比例增长。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报纸只有靠硬性摊派才能维持发行,如果没有硬性摊派,估计将有相当一部分报纸倒闭。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少人光顾,更不要说有许多报纸还没有到读者手中就被当做废纸卖掉,可见在这些巨大发行量数字的光环下有多少水分!

(4)电影。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生产故事片的电影厂有“长影”、“上影”、“北影”、“八一”等16家,年生产故事片1977年52部,1978年是68部。而如今我国注册的电影制片企业有2 000多家,正常经营的有1 000多家,年拍摄电影达到600部。据了解,近几年每年真正能进入电影院放映的只有100多部;这就意味着每年拍摄的电影中有一大半不能进入电影院与观众见面,剩下的一部分在电视台的电影频道播放,有的只能制成光碟廉价贩卖,供过于求超过2倍。

(5)电视剧。从1958年到1976年18年间,我国共拍摄电视剧180多部。而2011年我国共拍摄电视剧年我国共生产了469部电视剧,共有14 942集。电视剧严重供大于求。据广电总局官员透露,2012年全国各家影视公司向国家广电总局申请立项拍摄的电视剧数量更是达到破纪录的1 040部,总共33 877集。由于播出机构有限,我国每年电视台的播出集数基本都维持在8 000集左右,更多的剧集根本难以消化,这意味着供过于求的比例高达3/4。

(6)文艺]出。文艺]出是品种繁多、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服务行业。我国]出业同样发展迅速,]出节目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以近几年流行的实景]出为例,2004年,作为全国第一个大型山水实景]出《印象·刘三姐》一炮而红。其后在丰厚的投资回报预期下,全国各地大小景区实景]出遍地开花,目前全国正在上]的实景]出已经超过400台,有的一个省的实景]出就超过20台[4],一个市就有实景]出多台,已经出现过剩端倪。

(7)动漫产业。据2011年上半年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称,从2004年的29部、21 819分钟到2010年的385部、220 529分钟,中国动画年产量已达22万分钟,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产量大国。但同样动漫产业发展的泡沫也越来越严重。有动漫人士将国内动漫发展总结为“五多四少”:五多——投入多,产品多,节展多,公司多,院系多;四少——佳作少,观众少,收益少,骨干人才少[5]。

2. 全产业链过剩而非个别环节的过剩

过剩经济的表象是产品的过剩,但产品的过剩的根源是产能的过剩、生产要素的过剩。我国文化产业进入过剩阶段,不仅仅是产品的过剩,而是包括市场过剩、产能过剩、要素过剩的全产业链的过剩。以电影产业为例。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过剩,不独是拍摄的影片的过剩,也包括上游的电影拍摄基地的过剩和下游的电影院的过剩。我国已经建成的影视城已有千座。专家们认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一大隐忧是影视基地太多、太滥、太热。影视基地一哄而上,形成重复建设、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亏损经营等问题。大多数影视基地一年也难拍几部剧,有的可以说门可罗雀,土地闲置。“目前国内的影视基地已严重超载,80%都是多余的。”[6]就产业下游电影院来说,目前中国的影院已达到2 800多家,银幕突破10 000块,近几年大量社会资本投资电影院,导致“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过于严重。”盲目投资、扎堆建影院的直接后果就是银幕数增长,在观众数量没有得到相应幅度增长的情况下,资源被严重浪费。[7]像这种产业链上游或下游过剩的除了影视基地,还有画廊等行业。当前我国绘画产业产业链中,“画店”、“画摊”、商业(营利性)画廊严重过剩,画廊业陷入一种无序竞争的局面。

3. 经常性过剩而非暂时的过剩

经常性的产品过剩,是过剩经济的基本特征。在由于某些临时性因素而引起的某一短暂时间的过剩不能说是过剩经济,只有过剩成为经济生活的常态才是过剩经济。对于我国文化产业什么时间进入过剩阶段需要研究,可以肯定的是,文化产业中某些传统行业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进入了过剩阶段,其他行业在随后也陆续进入过剩阶段。所以,从经济学意义上说,我国文化产业所谓的“战略性缺口”早就不复存在,总体判断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文化生产就进入了过剩阶段。这种过剩和其他行业的过剩没有什么区别,本质上都是文化产品常态化的供大于求。这种过剩是不可逆转的,其后在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乃至科技创新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供求关系会有所反复,但总体上说,其程度只会逐渐加深,而不可能回到过去的短缺时代。

三、过剩阶段文化产业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及思路

1. 我国文化产业过剩的成因

我国文化产业进入过剩阶段,一方面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生产力极大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的极大提高,是一种积极的现象。但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过剩本质上是低水平的过剩,这种过剩除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外,还由于一些非正常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文化生产存在着大量无效供给。我国文化产业的几乎所有行业都存在着大量无效供给。以图书出版为例,出版社图书库存的居高不下、退货率逐年攀升、折扣战此起彼伏、新书平均印数下降等,重要原因之一是图书的无效供给太多。一些同类书动辄数十种甚至数百种已不鲜见。造成图书市场无效供给大量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在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有些出版者或市场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弱;或投机取巧、盲目跟风;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由此形成了大量无效供给。电影、电视剧、报刊、动漫、主题公园、影视城建设、娱乐场所发展等都存在着由于同质性、低水平、缺乏创意、盲目跟风、决策冲动而带来的无效投资和无效供给。

其次是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我国文化产业的过剩的产生与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严重不足有关。由于可支配收入低,居民用于购买图书、杂志、报纸、影视作品、观看]出、参观艺术展等方面的支出相当少,离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甚远。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几亿农民刚刚脱离温饱,恩格尔系数高,文化消费水平非常低。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人均每5年进电影院看一次电影,而美国人均每年进电影院看5次电影。我国每人每年平均购书册数,美国20册,日本为23册,德国为16册,英国18册,中国为6册。当然不是中国人品位低,不喜欢文学艺术等文化消费,而是受收入水平的制约。所以,当前我国文化产品的过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剩,与发达国家的过剩有着本质的区别,呈明显的低层次型。在此情况下,我国文化生产告别短缺并不意味着真正的过剩,更不意味着真正的富裕,主要是需求约束主导型的过剩。这种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而非绝对过剩。

再次是政府失灵的结果。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正常过剩背后或多或少都有政府的影子,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地方政府推波助澜的结果。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赶超情结,用一种的思路发展文化产业。在现行文化管理体制存在着缺陷,官员升迁考核的主要内容还是增加值、税收、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而在现实情况下,地方政府总是处在着投资冲动,乱上项目,重复建设,这也激励政府官员想方设法通过动用公共资源加速产业发展,缺乏科学论证上马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从而导致过剩。反正钱是政府的,政绩是自己的。因此我国文化生产的过剩,既有其内生性,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同时也与地方政府的过多干预,产业政策的不足有关,也是政府失灵的表现。

2. 文化产业低水平过剩的危害

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致均衡。经验表明,一定程度上的产品供过于求是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一般认为当产品的总供给超过总需求5%为最佳状态。但如果产品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尤其是出现不应该出现的低水平的过剩,对产业发展就是十分有害的,这种危害性表现为:

(1)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发展文化产业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当这些投入不能形成有效供给时,就会变得毫无价值,所有的投入也就成了永远收不回来的“沉没”资本。成片的文化产业园长期撂荒,大量人造景观成为无人光顾的“烂尾楼”,一摞摞的卖不出去的图书、报纸重新化为纸浆,一处处珍贵的历史遗迹被修理的惨不忍睹。这些都是对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有些损失是不可弥补的。

(2)行业大面积亏损的产生。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数据令人鼓舞,而效益数据却让人揪心。中国电影虽然票房年年创新高,而亏损率也逐年推高。据业内人士介绍,2012年上映的国产片,有90%都处于亏损状态;图书出版行业由于“无效库存”的大幅上升,导致行业利润逐年下降。2011年全国图书出版定价总金额比上一年增长13.57%,而出版发行利润较上一年则下降20.5%;电视剧年拍摄15 000集,能够实现收益的也只有3 000集左右,80%以上的电视剧投资打水漂;我国目前有上万家文化产业园,却有90%的亏损率;千座影视城中有80%出现了亏损,有15%只够温饱,只有5%可以盈利;画廊业2012年能盈利的寥寥无几;全国有2 500多个主题公园,套牢1 500亿元巨资,其中70%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仅有10%盈利。动漫业、]出业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少数企业亏损是正常的,但行业大面积亏损确实非常有害的。

(3)产业风险聚增。一边是亏损面积的不断扩大,一边是新的资金的源源不断的涌入,个别行业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所积累起来的行业风险也与日俱增,貌似繁荣,实则危机四伏。由于政府涉足太深,大量项目来自于政府投资、政府担保与变相担保和政府贴息,那么当这些产能不能形成有效供给时,就会产生大量呆账、坏账乃至死账,进而转化为金融风险,而所有金融风险最终都会转化为政府财政风险。同样,社会资本具有趋利性,当文化产业景气旺盛,社会资本就会竞相涌进;景气逆转就会毫不留情地撤资。一旦泡沫破裂,就会导致整个行业的硬着陆,对产业发展造成伤害非短时间可以恢复。

(4)阻碍文化生产方式转变。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一直是粗放式的增长,即主要依赖增加投资、消耗资源、以数量取胜的外延方式实现产业增长。要实现文化增长方式转变,就必须淘汰大量过剩的、落后的产能。在现行体制下,完全通过市场方式淘汰这些产能还不现实,而通过政府行政方式又会触动多方面的利益,实施起来步履维艰。低水平的过剩,使得文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忙于低价倾销,无暇顾及开发精品,没有时间重视创新,所能做的就是低水平的重复,在模仿、跟风、翻拍中恶性循环。

(5)劣币驱赶良币现象普遍。按理说过剩条件下首先淘汰的是劣质企业、劣质产品。但实际上往往并非如此。时下那些重视创新、原创、重视社会效益的文化生产者生存十分艰难。一部优秀文化作品,从创意制作到市场消费,要付出无数时间和心血,承受巨大风险和压力。而对于跟风、模仿、剽窃者来说,可以省掉许多时间、成本,既稳妥、又利润丰厚,何乐而不为。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作品产量上呈现出一派繁荣的局面,整个产业的危机更加严重。

3. 过剩阶段文化产业政策调整的思路

梳理过去的文化产业政策不难发现,我国过去二十多年来文化产业政策从总体上说是一种以普惠为特点的倾斜性的产业政策,在政策措施上表现在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文化企业发展,刺激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减轻企业运营成本。这种产业政策有两类,其一是面向文化产业所有领域的普惠政策。如国家文化经济政策、文化体制改革政策;其二是对于个别行业的普惠政策,这类政策对某一特定行业的所有企业都适用。这些产业政策是基于“短缺理论”基础上的,政策决策的信息前提是,我国文化生产领域存在着巨大短缺,由于这种短缺的存在,我国居民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满足,因此,必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填补巨大的需求缺口。

毋庸置疑,这种普惠式产业政策对中国文化产业长达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种普惠式产业政策是柄双刃剑,其负面效应也不可小觑,如投资过热、低水平重复、粗放式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甚至扭曲、企业热衷于寻租等“乱象”、“虚火”。这些现象的出现虽然不是产业政策的直接结果,但与这种产业政策也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低水平过剩的形成。因此,现阶段必须根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对我国文化产业政策进行适度调整,以应对过剩为政策重点:

第一,优化供给结构,减少无效供给。从供求关系上看,过剩经济的过剩是由于存在大量的无效供给。走出这种过剩的根本对策是千方百计调整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而要实现这一政策目标,就必须做到有扶有控、有保有压。该扶的扶,该控的控。只扶不控,“扶”的边际效益必然很快下降,结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政策措施必须更加精细化,更具有针对性、指向性、差别性,而非一刀切的“普惠”。要突出政策的“奖优罚劣”导向,现阶段那些优秀的、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艺术精品仍然是实实在在的短缺,所以从供给政策来说,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精品原创的扶持力度,以提高这类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第二,制定更加积极的文化消费政策,提振有效需求。改变文化产业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局面。实现政策发力点从供给端、从企业惠及到需求端、消费端。文化产品大部分非生活必需品,其需求收入弹性高,因此提高有效需求,首先是从国家层面上增加居民收入;其次要千方百计解决电影、旅游、]出、图书等文化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使得大多数人能够消费得起;要采取积极措施创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包括健全文化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降低文化消费的交易成本,积极提升文化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促进政府购买文化公共产品以基本公共服务的形式向居民免费提供等。保持需求与供给的同步增长,才能给产业发展提供长远的内生动力。

第三,加大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扶持力度,扩大外需。扩大外需是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净出口在总需求中的比重,让更多的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更多的中国文化产业参与文化全球化进程,在全球产业链中得到提升。中国的文化产品出口存在巨大空间和机会。要制定国家文化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编制文化走出去的长远规划。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文化产品出口,缩小文化贸易逆差,逐步实现文化贸易盈余。

第四,转换政策机制,以完善市场机制为着力点。产业政策运用不当,就会对产能过剩推波助澜。明智的做法是实行功能性产业政策[8],政策措施包括:加快逐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并建立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与市场规律的文化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促进中介机构健康发展,提高市场主体自主协调能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市场环境,打击盗版侵权行为,保护公平竞争;为产业发展建立金融促进和支持体系,解决产业融资和保险等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外部服务,搭建文化创新平台,增加文化科技投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等。

[参考文献]

[1]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4: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刘大赵.关于我国目前过剩经济的若干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0(4).

[3] 陆彩荣.出版业该挤挤“水分”了[N].人民日报,2013-01-14.

[4] 占林涛.湖北实景]出两年后将超20台 会不会出现过剩[N].湖北日报,2011-12-14.

[5] 沈雪音,荣智慧,星河.中国动漫缘何“繁而不荣”[N].文艺报,2012-07-26.

[6] 俞亮鑫.千城崛起八成亏 还有一批接着干[N].新民晚报,2012-05-26.

[7] 喻德术.“号脉”中国电影 诊出三大顽疾,影院建设虚火旺[N].法制晚报,2012-05-17.

[8] 杨吉华.从赶超型产业政策到功能性产业政策[J].中国文化产业,2011(2).

Overproduction or "Strategic Shortage"?

——Discussion with Professor Zhang Xiaoming、Profesor Hu Huilin

and Professor Zhang Jiangang

Yang Jihua

(School of Culture Management,Quancheng College,Jinan University,Penglai 265600,China)

Abstract: China's culture industry has already stepped out the "shortage era"and "surplus"has become a general feature of the culture production in China,which means that more supply than real demands has already become a normalcy of culture production. Therefore,current culture industry policies which were issued on the basis of "shortage theory"and granted a feature as generally favorable treatment would not be 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surplus"phase anymor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policies on culture industry need to be upgrad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is new phenomenon and focused on predominant contradictions of this phase.

Key words: surplus economy;culture industry policies;adjustment

上一篇:变压器运行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置措施分析 下一篇:社会流动视角下的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