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时间:2022-10-24 10:31:18

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快乐学习”“轻松学习”是笔者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培养小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是我教学的主要目的,如何把这些体现出来,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容易感情用事,对自己喜欢的教师所教的课程,会全身心的投入。教师若想有一个很好的课堂气氛,那么得到学生的喜欢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要以表扬他们为主,时刻关心他们,给他们一定的“好印象”,这样一来,学生才会喜欢上课。

二、好的课堂导入设计可以让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就能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开始时,如果学生积极发言,那被调动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自己。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三、利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因此,教师要善于将学与游戏结合。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游戏能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在课堂中创设游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可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

①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啊找朋友,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

②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的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③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四、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人脑的结构看,大脑皮层中支配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大片区域得到训练。动手做的过程,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使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能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思维,能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能增强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课。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能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对具有好奇心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的办法,并不仅限于用多媒体,还有许多成功方法。

如在《芦花荡》一文教学中:

教师播放《小兵张嘎》片尾曲。

旁白: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插曲是出自哪部电视剧?(学生回答。)

故事中小主人公主要活动的地点在哪里?(学生回答。)

配以旁白:白洋淀里淀水浩渺,苇田无边,水道纵横,足有两三千条,极为壮观,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的一大景点。可就在60年前,这里曾是抗战大舞台,演绎过无数个英雄传奇,今天我们就顺着孙犁的《芦花荡》去结识一位老当益壮、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

呈现课题:《芦花荡》。

播放配乐配画面范读课文等,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

六、及时表扬学生

小学生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美,所以当他们回答了问题,教师就要适当地给予肯定和赞美。当他们体会到喜悦的时候,就会积极思考,课堂气氛也就更加活跃。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从而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对策 下一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