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设计影像表达模式中的视听元素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24 08:49:36

概念设计影像表达模式中的视听元素应用研究

摘要:概念设计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概念的产生阶段;第二阶段:概念的选择阶段;第三阶段:概念的表达阶段。在第三阶段,有多种方式可进行概念的表达,现今用得最广泛的是影像表达模式。而在影像表达模式中,视觉听觉的各个元素的合理应用,是决定设计信息是否能够得到准确而有效地传播。

关键词:概念设计;视听元素;表达模式;影像

1 概念设计

(1)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最早源于工业设计。所谓“概念设计”,指的是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不断进化的过程。简单来说,概念设计就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一个完整的概念设计分成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概念的产生阶段;第二阶段,概念的选择阶段;第三阶段,概念的表达阶段。设计师在第一阶段,分析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得出设计方向,这时设计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自由度较大。随着设计的深入,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不确定因素经过利弊权衡、可实现性等因素被逐个确定下来。第三个阶段,设计师把确定的概念设计方案用最合适的方式向受众进行表达和传递。如今,概念设计经过多年的发展,涉及与涵盖的内容不断扩展,目前主要包括如下领域:电子产品领域、建筑领域、书籍设计领域、汽车领域、生活用品领域等。

(2)概念设计的表达阶段。在概念设计的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把概念进行细化,对概念设计进行表达。成功的概念表达需要清晰的概念阐述、独特的表达视角、遵从被表达对象的需求、视听元素的刺激等。概念设计表达的模式有很多,在概念设计早期,设计师们通用的方式是用概念图、思维导图、模型等方式来进行传递。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数字化技术彻底进入我们的生活,概念产品设计传达方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图解说”方式变为以视听元素为主的数字化影像模式。

2 影像表达模式中的视听元素

(1)影像表达模式中的视听元素。概念设计表达中的视听元素包括文字、图像、色彩、音乐、音响、语言等,概念设计通过它们表达出来。视觉和听觉是人体最重要的感官系统,人五官接受外界信息的比例中,仅视觉就占80%。在概念设计的影像表达模式中,大量视听元素的运用营造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官效果,在传达效果上比原始传递方式要优越许多。

(2)影像表达模式中视听元素应用的基本要求。在概念设计影像表达模式中应恰当地使用视听元素,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在应用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明确性。视听元素立意都应明确、简炼,注意防止信息误导。要力求删繁就简、以少胜多,一切分散受众注意的图形、线条,可有可无的装饰等都应该被摒弃,使参与构成的诸元素均与设计信息的主要内容有关。2)认视性。视认性是指视听元素要能引起受众视觉和听觉的注意。现代社会环境,变化万千,信息流动性强,使人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曾经有美国调查表明,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接收的信息达上千条,如果没有引起受众足够注意的因素,设计信息的表达就很难进行。在设计时应采用生动鲜明的视听语言,通过对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的创意变化,吸引受众视线和注意力。3)简明性。The more,the less.在现在的数字时代,受众已经逐渐习惯“速食信息”,这就要求必须用最简洁明快的视听元素把设计信息传达出去,因此,简明性就成了概念设计表达中视听元素的基本要求。4)生动性。生动优美的语言比一般的语言更能打动人心,同样,运用生动的视听语言对概念设计表达来说更是能够起到突出设计主题、传达设计信息的作用。尤其是对概念设计而言,要将抽象的概念进行表达,必须通过生动的视听元素将其具象化,才能达到清晰表达信息的最终目的。

3 影像表达模式中视听元素的具体应用

(1)图像。图像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在的第一阶段,概念的产生只存在于抽象的文字,有时候因为专业术语的繁杂,让内容晦涩难懂,难以在受众群体中普及,这恰好与概念设计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而图像的直观性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图像作为一种视觉元素,还可体现设计的内涵以及情感,图像的主要目的是:“发挥视觉形象的与众不同的表现优势和表达能力,有意识地建构表达信息内容的视觉语句并有效地进行信息传播并以及审美价值。”

(2)色彩。在色彩心理学里,我们得知各种色彩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表情。色彩的表情是与概念设计表达的特点融汇相通的,其最终给人的视知觉印象是借助人们的经验、记忆或知识,通过心理联想而取得的。色彩在概念设计表达中是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视觉语言,借助它可以创造出视觉真实或者独特的视觉效果,且能进行符号性的寓意传递。表达过程中设计师可根据概念对图形进行主观色彩设置,让其能最大限度表达概念。

(3)文字。信息传播是文字的重要功能,文字元素应用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信息传达效果。不论是出于内容表达的需要还是出于视觉设计的需求,概念设计表达都离不开文字的设计。文字在应用时应该注意阅读性、提示性、整齐性、舒适性。对于文字的字体、大小、形状、色彩的选择,要考虑传播受众群体的阅读特征。如受众群体为老年或儿童需要用较大号的字体,受众群体为青年人,则可以使用较活泼较复杂的字体等。除此之外还应注重文字与画面之间的交互。文字可以减少可能的解释方式的数量,文字也帮助我们了解画面的意义。文本片段同画面与实物之间的互动对意义产生各种作用,包括简化、复杂、详述、强化、确认、反驳、否认、重述或者帮助界定意义。

(4)音乐。概念设计表达中的声音元素,目前运用最多的是音乐。概念设计表达的目的是使受众理解且接受该概念。音乐可以带给人非常直观的听觉联想,使人从听觉思维转换为深层次的幻想。除此以外,音乐还在描绘景物,刻画形象和性格,营造环境氛围等方面都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例如小米手机MIUI系统的概念宣传片里,画面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切换,到那贯穿至终的触屏手势,再加上那引起共鸣的美妙音乐旋律,画面、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观众犹如置身于宣传片中的生活场景里,消除了观众的心理距离,潜移默化地将产品刻入记忆之中。

(5)语言。语言对画面起着衍生的补充作用,能帮助概念进行准确而有效的表达。在传统的概念设计表达中没有语言元素,概念只能达到最基本的信息传递。现在,加入语言元素后,能大大增强概念阐释的直观性和现实感,让受众即刻进入预设情境。在概念设计表达的声音元素中,语言不仅最能清晰明了的进行概念表达的元素,也是最具有魅力和亲和力的元素。

(6)音响。音响效果点缀了概念设计表达过程,能为抽象的表达过程增强真实感。在概念设计表达过程中音响元素运用较为普遍,音响元素的装饰使概念设计的表达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味,视听的节奏能更鲜明的表现出来,可谓是点睛之笔。

4 结语

概念设计的影像表达模式已逐渐被社会所熟识,且在近两年来迎来应用爆发期。如今我们可以网络上可以随意搜索到关于数码产品、汽车等的产品的概念表达影像视频展示。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产品的概念传递的最终效果参差不齐。效果的参差很大部分原因都来自于视听元素的应用。综上可知,视听元素的使用是否确切、是否得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信息是否能够得到准确而有效地传播。

上一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计算机效果图表现课程的教... 下一篇:浅析冰雪雕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