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发声训练中哼鸣练习的方法

时间:2022-10-24 07:27:29

浅析发声训练中哼鸣练习的方法

摘要:发声训练中哼鸣练习的具体发声步骤和训练方法,通过哼鸣练习找到哼鸣点对音高、音色、音区产生的作用和重要性。

关键词:哼鸣点;音位;音色;音高;声区

近年来,随着声乐爱好者的增多,声乐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由于受到歌唱要素、音乐述语的理解表述、声乐技巧训练的先后顺序、个人经验传授等因素的影响,其训练学生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进行哼鸣练习是发声训练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环节。哼鸣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歌唱的水平。

一、哼鸣的发声原理及运用

哼鸣点是指发声时声音集中在某一点的位置,由于是哼唱出来并发“m”音,故称哼鸣点。音位是指嗓音从体内向外传送位置。通过哼鸣练习找到哼鸣点是确定音位的重要方法。科学发声要求嗓音顺着喉壁经过鼻咽送往软腭上方的鼻窦之中,形成以眉心为中的聚点。下端靠近软腭上部,后端靠近鼻咽的后壁。

1.口形训练。打开牙关。牙关开度适中,舌放平。保留牙关开度闭拢双唇。重点感受上唇与人中处紧绷的位置,这将是声音受气息冲击的位置,须牢记。

2.呼吸训练。保持口型不变的状态下进行吸气和呼气训练。呼气要记住吸气时的口腔状态,因为吸气时的各肌体处于放松状态。

3.发声训练。(1)发“m”音。要求声音集中;气息从上牙床根部流出,声音从绷紧的人中处通向鼻咽腔,使声音集中在眉心上;喉部放松。发声时脖子松软,没有硬块。否则,整个喉部会因紧张而僵硬,嗓音也很难达到所要的位置。(2)元音训练。我们都知道人类语言的语音中“a、e、i、o、u”是歌唱发声训练不可缺少的五个元音,歌唱主要是要唱好元音。把哼鸣点的位置带到元音发声中去,达到声音位置的统一状态。在我们的实践演唱中,无论演唱哪一种语言、使用哪一种方法,也无论是开口音或闭口音,声音都是通过“面罩”送至外界的。如:在练习“a”时前面加上“m”,就是“ma”,可通过“m”帮助“a”找到“m”相同的位置。其他的元音按同样方法练习,直到统一每个元音的位置。有了这样的基础并把它放到歌唱当中去,发声也就轻松多了。

笔者认为,对待哼鸣练习应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不能只是每天简单地重复几遍,敷衍了事,而是应该长时间地思考、实践、总结的反复过程。直到不假思索地张口就到位,丝毫不差地找到声音的位置。

二、哼鸣与音色

科学的发声方法,要求一发声就有迷人的音色。这种音色纯净、明亮,就象鼻子前面飘着一朵美丽的云彩。我也发现不少歌唱家连说话的声音都非常美妙,他们正是懂得了如何使用鼻腔共鸣,将声音集中在某一点上,就像用鼻子唱歌一样。很多学生怕有鼻音,其实有鼻音不一定是坏事,像帕瓦罗蒂、多明戈的声音都是从鼻子里冒出来的。

马柳金先生说过:鼻咽腔是过滤器。音浪不管在哪种程度上渗入鼻咽腔都会反应在音的色彩上。因此,学会控制缩小软腭和鼻咽的肌肉非常重要。不论何种情况下音浪都应该进入鼻咽腔。我们平时常说的把声音集中起来指得就是此意。鼻咽属于上共鸣腔,鼻咽的入口可因软腭和小舌肌肉的缩小而乏力变窄或变宽,假如能正确地运用它,就可以使声音明亮、有力、音色优美。

三、哼鸣与音高

找到哼鸣点有助于扩展高音。鼻咽腔和鼻腔是影响音响和有利于掌握高声区的共鸣体。发高音时,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附腔体、鼻腔和鼻咽部,然后扩大口腔,注意呼吸的支点,让气息把声音有准备地送到上共鸣腔。高声区是在中声区的基础上发展的。在练习中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急于求成,乱喊一通,盲目地追求高音,这样做只会造成声音过早地衰退、嘶哑,以致于失声。练习高音应该从有把握的中声区开始逐步向高声区练习。以下几条练声曲仅供参考:

1.“搭桥式”琶音练习。1=B135 || ――|| m(ma mo mumi me)这里的高音只有一个小字二组的f音,其他音都相对较低,这有利于高音的逐步发展。

2.八度练习。从低音到高音时要闭拢双唇,像是把音吞到肚子里一样,有利于找到一瞬间的高音位置。

3跳音练习。1=G5656 | 531 || m用短而少的时间去占领位置,不等各部分肌肉紧张,音已唱完,感觉也找到了。以后逐步延长,高音就成立了。

练习高音时,放松是前提,但决不是什么肌肉都不用力,经过训练,我们搞清楚何处用力、何处放松,在放松状态下找到哼鸣点,声音集中后,我们就能用美妙的音色去唱高音了。

四、哼鸣与声区

哼鸣点的位置不单单与高声区有关,而是和所有的声区有关。也就是说无论是低声区、中声区、还是高声区都应该具有同样的声音位置。在音高和声区发生变化时,声音位置点要保持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各声区的自然、和谐、统一。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要么高音唱不上去,要么低音唱不下来,各声区之间有明显裂痕,声区不统一,出现“岳尔得”现象,即重机理与轻机理的转换。当重机理或早杓肌占绝对优势时,发出的声音有力但沉重,高音困难;轻机理或环早肌占绝对优势时,低音虚弱困难,但高音容易。为了获得两种机理在能力上的相对平衡,应训练和发展那个不常用的声区或机理。在演唱中,无论是运用真声还是假声,也无论是唱高音还是低音,都应遵循在保持哼鸣点位置的基础上调节两种机理这一原则,使声区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哼鸣对美化音色、发展音高、统一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要唱好一首作品,光做到这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但要有深入的气息、浑厚的共鸣、清晰的吐字等技巧,还应深入了解每一首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郭淑珍老师说过:真正地声乐表演的美的标准在于把作品中内在含意表达出来。声乐艺术是一门科学的艺术,在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声方法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此时,我们不应逃避,更不必气馁,而是要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勇敢地面对。

上一篇:浅谈高校二外法语交际技能培养中的语音教学 下一篇:基于教育技术的有效教学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