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视中声音的艺术与技术

时间:2022-07-18 01:38:49

浅析影视中声音的艺术与技术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如今,人们对电影的评判已不再是只对画面有所要求了,对声音的听感也都很有讲究。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画面和声音在后期制作中都是要相当用心的。通过后期的技术对台词、环境、音乐、动作效果等一系列的加工,从而在语言、音乐、音响三方面体现电影中声音的魅力。

[关键词] 影视声音;艺术;技术

一、影视中声音的重要性

早期的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说白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拍摄和放映无声影片的运转速率为每秒16格画幅。无声电影时期,电影发展为纯视觉艺术,代表作有《战舰波将金号》《淘金记》等经典性影片。

无声电影时期,诞生了一大批电影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等,他们在电影创作实践中已经积累和完善了一套成熟的影像蒙太奇艺术。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有声电影技术的发明,《唐璜》(1926)、《爵士歌王》等影片开始在部分地采用有声技术,使当时的观众非常震撼,无声影片注定要被有声电影淘汰。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如今,人们对电影的评判已不再是只对画面有所要求了,对声音的听感也都很有讲究!因为我们看电影,一个是看,一个是听,二者缺一不可!

二、影视中声音后期制作的工艺流程

一部优秀的作品,画面和声音在后期制作中是要相当用心的!笔者在这里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下声音的后期制作工艺!

电影音频后期的制作顺序一般为:修台词,铺动效,铺环境,铺环绕,铺音乐,混录几大部分。

(一)修台词

修台词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看电影时听什么声音呢?当然是人物对话最多了,只有听清楚演员们说的是什么,才知道电影讲的是什么。一般一部电影修台词要用4~5天,必须要修得仔细,每一句、每个字都要修到。在后期制作中,如果同期声录下的台词不够好,就要先进行后期配音。演员看着画面中的自己,培养出现场的情绪,在录音棚里录下干净的台词(这里的干净是指:没有杂音),录音控制室里就可以录下来这些台词了,然后再与画面相对齐,即可完成配音环节!

那么,为什么要修台词呢?

一般台词的问题有:一是很多对话都在环境很噪的地方录音的;二是演员口齿不清;第三是台词与剧本不相符。之所以说演员口齿不清,是在演员说台词的时候,有齿音、哨音等。比如:“我是一名教师”,在说“是”字和“师”字的时候,录进话筒的声音都有哨音,就是在“是”字儿前有“嘶嘶”声;一部优秀的电影,要求很严格,像这样的声音,是不可以出现的。再有,在室内两个人对话中,时不时地出现了画外音,比如鸟叫、虫叫、车声,或者其他人的声音,这都是杂音,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把这些杂音切掉,这是在无环境音或者环境音很小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办法。如果在室外,此方法就不是最佳了,首先就要用后期配好的干净台词,然后我们应该用此场景的环境将有杂音的地方替掉,使环境连贯并替掉杂音。

(二)铺动效

字面意思就是铺上动作的效果。如脚步、喝水声、下雨、打雷等。

后期录动效,就是用拟音的办法进行补录。比如下雨,以前的办法就是用浇花用的水壶,向盆里浇水,声音和下雨声一样;打雷,就可以用晃动大铁片来拟音。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这种方法已经过时了,在素材库里什么都有。但脚步声,这是有画面的,素材库里的脚步不可能和画面里的完全吻合,所以,还需看着画面录脚步声,关键就是与画面同步,保持安静。总之,铺动效,就是画面里有什么动作,我们就必须加什么音响。

(三)铺环境

修台词,只是进行了语言的处理,让观众们听清楚说的是什么,但没有了环境,那就是在做戏。铺环境与修台词一样,都是从头到尾每一处都要铺到。

动效和环境是分不开的,相互相应。国外做的片子为什么比国内片子的声音要好得多呢?一是素材真实,在戏中,这个场景需要的素材,录音师们就会亲自去录,然后与工作站相连,可以说是真实的声音。而国内的声音大都是从素材库里找的,不真实且不说,而且雷同。什么是优秀的声音?我认为,是在观众看片子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听到了声音的丰富所在,让观众看完影片,是在声音的烘托下感染了自己,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音乐出现了,什么时候那么多的动效出现了,可以说,观众只是在看画面的同时,脑海中自然的与片中的音乐相结合。像《毕业生》《泰坦尼克号》等,片中的音乐会让我们不知不觉的融入他们的内心!

(四)铺环绕

环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我们在电影院里看电影,音箱是前后左右都有的,声音是把观众包围的,具有立体感,这就是环绕的魅力。电影院里放出的声音是5.1立体声的,或者是SRD的。那么这种立体感是怎么出现的呢?答案就在环绕上。Dolby5.1立体声道是左、中、右、左环绕、右环绕和次低音。台词是从中间声道出来,音乐是从左右声道出来,环境声一般都是在左右环绕出来的,左右声道其实也有,左右环绕就像一种有延时的感觉,也有混响的效果,使你从中间听后,又感觉有朦朦胧胧的感觉,声音还在回荡,就像身临其境一样!

(五)铺音乐

一部好的电影,音乐都是作曲家的原创,作曲家得到剧本后,就要开始分析故事情节,然后就要开始创作音乐了。

在什么都铺好后,作曲把音乐带到工作站,按照作曲的意图,一条一条地贴音乐,时间都是正正好好的,音乐的类型、风格也是根据剧情的需要,一一创作的。相对来讲,这一步并不算难,只要对整齐即可。关键就是看这音乐创作得怎样。好的音乐可以感染观众,一般的音乐也就是烘托一下气氛而已。在《泰坦尼克号》中,无数次地回荡起那首主题曲,不禁使人黯然泪下,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六)混录

混录是音频制作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般一部电影声音后期制作的轨数有30~50轨,甚至更多!混录就是将这些在工作站上编辑好的声音,最终混音成一条母带,可见工作量也是很大的,而且必须要通过正规测试的混录棚中进行混音,得到Dolby的认证,才可以到各大影院进行播放。

总之,在混录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全神贯注,心中有数!将各个声音的比例调整好!

三、声音的艺术创作

(一)语言

我们知道,电影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语言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语言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甚至破坏影片的整体艺术构思。笔者以《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举例说明!

在影片《一个都不能少》中,由于采用的全是非职业演员,他们没有受过专门的语言表演训练,又是第一次走上银幕,所以他们基本上是在导演具体的艺术要求下边演戏边摸索的。这就需要导演在挑选非职业演员时就要和录音师一起关注语言表演方面存在的问题,如语言的口音、节奏、语速、音色、音量大小、台词量的多寡等,尽可能避免在拍摄现场出现此类问题。

在这里,就拿女主人公魏敏芝为例。她性格直率执拗,说话节奏快,干脆利落,要么不说话,要说就是简单的几个字重复再现,显示出它的语言风格特点。在我们习惯了导演赋予她的语言个性后,以至于在全片的后半段――魏敏芝在电视台演播室中面对广大的电视观众时,我们还以为她会连珠炮似的讲出她进城找学生的经历。然而,导演在这里,却有意让魏敏芝在主持人提问两次沉默两次后,才如同火山爆发似的用快节奏的语调祈求观众帮她找回她流失的学生――张慧科。影片演到这里,这一张一弛让我们理解到“沉默是金”的寓意,诙谐和调侃变成了凝重和庄严,主题被升华了,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张艺谋驾驭语言节奏的能力,于是善良的观众们被感动了,流泪了。

(二)音乐

电影音乐,这一“接他山之石”的艺术形式,往往被大众忽略,在人们观赏电影的时候更多的是体味电影的剧情却很少把影视音乐单独地加以分析,而离开了音乐的电影,生命力将会大大下降。

主题音乐是运用旋律即没有歌词的音乐对影视的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的一种音乐形式,它的表现功能大体与主题歌相似,可以把人们带到特定的历史情景、文化气氛,或某种情感范畴之中。它没有歌词的限制因此有更大的包容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场景音乐是指在某一个单一场景中使用的音乐,主要是对某个具体场景中演绎的故事情节,人物在具体场景中的情感发展变化进行必要的铺垫、烘托、渲染。它只对具体场景发挥作用,在营造戏剧和推动情节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往往我们的情绪会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听到欢快的音乐我们会笑;听到阴森的音乐我们会紧张;听到悲伤的音乐我们也会哭泣。可见,音乐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一部优秀的影片一定会突出主题音乐,而且由很多场景音乐等来烘托。开头的音乐一定会勾起观众观看的欲望;片尾曲也一定会让观众感到回味无穷!在《泰坦尼克号》中,无数次响起那首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使影片中两位主人公的情感与观众们相融合!也让众多的观众流泪!可见,当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影片的同时,到影片关键之处,由弱到强响起音乐,就会让观众的内心世界与影片中的主人公相吻合!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不仅达到了声音的艺术创作,同时也表现了影片的艺术思想!

(三)音响

影片《一个都不能少》音响设计依据画面内容可分成两部分:即全片的前半段――农村环境音响及全片的后半段――城市环境音响。

这两个环境的音响各具特色。

偏僻乡村的环境,夜晚可听见虫叫,白天则可听到鸡鸣狗吠,使观众充分地感受到农村虽然贫寒,但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包含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境。影片在前20余分钟的场面中虽然没有出现音乐段落,但靠乡村特有的音响来渲染偏僻山村的生活气息是非常成功的,与观众预期的欣赏心理完全吻合。

相对于乡村的环境,城市的环境音响仿佛是一头怪兽。吞噬着每个进出城市的生灵的听觉神经,使人心的麻木、冷漠,城市的车水马龙,从画面上看上去并不太明显,但在听觉神经显得特别烦躁,包括火车站和街头场景等,甚至在夜晚都是喧闹骚动不已,反衬出现代文明社会不文明的一面,与乡村温情朴实的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这种环境音响效果的对比和渲染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城乡的巨大差异。

比如,魏敏芝在电视台门口等待台长等了漫长的一天后,又累又饿,晚上就靠在马路边睡着了。一大清早,环卫工人的扫地声、行人匆匆的走路声和街上来往的车辆声,组成了城市特有的“交响音乐”,但如此喧闹的声音也未使魏敏芝这个刚从乡村里走来的代课老师惊醒。从这些声画交融的场景中,观众和魏敏芝一样,感受到了现代文明城市的冷漠、无情和巨大压力,使这个仅13岁的小姑娘身心疲惫,在这一天中过得是多么的累。这时我们才理解了导演内心深处的哲学理念。因此这段场面的内容给以后“电视台采访魏敏芝”和“整个社会关注学校教育建设”的画面内容埋下了凝重的伏笔。

[参考文献]

[1] 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于凡超(1988― ),男,吉林长春人,就读于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2007级录音艺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录音艺术。

上一篇:从接受美学看家庭伦理剧中的“通俗性”与“民... 下一篇:从《岁月神偷》看小叙事中的宏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