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化学教学的认识

时间:2022-10-24 05:47:58

浅谈对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化学教学的认识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已成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更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化学教学;多媒体技术;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教师、学生和教材是传统的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粉笔+黑板”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过于依赖教师在黑板上板演,而对于板演的文字和图像,学生的能力有限,图像很难在其大脑中产生动态,抽象的问题很难被形象化,这样的课堂教学比较单调乏味,教学效果一般。

二、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的优越性

1.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向导。多媒体技术通过悦耳的声音,多样的图片,形象的画面抛开一些表面的因素,将本质的东西呈现出来,如,抽象的概念、瞬间完成的实验、不易实现的实验等,通过处理和图像输出,在屏幕上实施宏观缩小、微观放大、动静结合、重复播放,使学生获得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为进一步上升为理性知识打下了坚实基础。

2.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如,教学《金属钠的性质》一课时,可以采用动画和视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启发思维,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钠的性质,再分小组交流,可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交流并反馈学习成果,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实现实验化静为动

有些实验现象,虽然可用演示实验演示出来,但不利于观察过程或不利于进行分析实验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动画模拟不仅可以补充演示实验的不足,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控制:由快变慢,由静到动,由小放大,重复播放等,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体现出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4.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减少板书,增大课堂容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板书占用了较长时间,课堂的容量也随之缩小。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化学教学,可把较长的板书或例题和习题制成课件,极大地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同时,也为增大课堂的容量提供了可能。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验教学的作用不可替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获得都是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人们提出的各种假设也要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这就决定了高中化学教学应该以实验为基础,不能是简单纯粹的理论教学,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真实的现象进而总结出正确的规律。为此,课本上安排的演示实验应尽量做,还要对一些演示实验进行改进,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除非教学过程中实际条件不允许,否则演示实验绝不能被动画模拟或者视频播放所代替。

2.课件要注重实效性

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参与学习过程,获得新的知识或者技能。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要寻找到最佳切入点,什么时候播放视频,什么时候插入图片,恰当地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保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课件的制作要避免“花哨”,不能被多媒体所左右,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板书缺失

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化学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彻底告别“粉笔时代”,有些学生底子薄,悟性差,面对这样的现状,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就不能缺失板书。通过速度较慢、能体现知识之间相互联系与推理过程的板书来突出重点,引领学生的思维,更符合学困生的认知特点。

多媒体技术作为先进的教学媒体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增大了学科的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只有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