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煤炭机电事故的发生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10-24 05:36:51

论煤炭机电事故的发生因素及对策

【摘 要】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煤矿产业的开发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开发过程中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率也越来越高,造成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威胁,同时也为煤矿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大难题。所以必须要分析和研究煤炭机电事故发生的因素,并研究相关的解决措施,才能够提高煤矿开发的安全性。经过全面的分析,造成煤炭机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部分,设备问题和人为问题。因此,要解决煤炭机电事故,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预防工作,然后再采取高效解决措施,本文将会就煤炭机电事故的发生因素及其有效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煤炭机电事故;煤矿开采;事故原因;解决对策

1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水平不断提高,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的煤矿,其需求量更是随之而不断增加,所以我国煤炭生产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参与煤炭开发工作的人员大多农民工,或者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对于煤炭生产设备的操作或者与开发工作相关的知识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也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育和学习,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机电安全事故,而随着煤矿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机电事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这种煤炭生产状况令人感到十分担忧,不仅对煤炭生产工作人员造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所以,为了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性,煤炭企业必须不断改变自身的煤炭生产方式,对煤炭机电设备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更新,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机器,提高煤炭机电设备在开发过程中的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提高煤炭生产工作的安全性。就目前我国煤炭机电设备安全事故的深入分析,煤炭机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人员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等等,要提高我国煤炭机电设备安全性,必须要从发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煤炭机电事故的发生率。

2 我国煤炭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

煤矿机电生产设备在我国的起步时间比较晚,其运用水平和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也是比较落后的,机电运输设备的生产效率、安全性能都比较低下。我国大部分中小型煤炭企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用于购买煤炭机电设备的资金有限,大多都是采取传统的人工生产模式,不仅无法有充裕的资金提高煤炭机电设备的生产水平,更无法顾及发展先进的安全生产。另一方面,我国煤矿贮藏状况呈现北多南少,北方煤矿资源主要在处在中温带地区,气候较干燥,利于人工挖煤,所以北方的煤碳生产方式大多都采取原始的人工生产方式。尽管某些大型的煤炭企业的机电运输设备水平在我国属于较高水平,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其安全性能还是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足以可见,我国煤炭机电设备的创新和研发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3 煤炭机电事故的主要发生因素

煤炭机电事故具有极强的独立性,事故特征明显,数量也在每年增加。这主要是因为煤炭机电设备的种类比较多,应用范围比较广,所以机电事故的发生面也比较广泛,不同事故之间的直接关系并不大,所以在开展煤炭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时候难度比较大,而不少煤炭企业也因此而放弃,对其并不重视。我国常见的煤炭机电事故为煤炭机电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超负荷工作,以及人员伤亡施工等。而导致这些煤炭机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如下:

3.1 工作人员事故预防意识淡薄

大部分煤矿企业对于煤炭机电事故的预防工作并不重视,管理人员的事故预防意识也十分淡薄。工作人员在参与煤炭生产工作的时候,往往只顾着自身的安全,对于整个煤炭生产大集体并没有团队观念。煤炭机电事故预防意识薄弱,煤炭生产现场的安全教育氛围不浓厚,在机电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反“三大规程”的情况,甚至有某些工作人员违规操作煤炭机电设备,管理人员随意指挥,这些不良现象都会提高煤炭机电事故的发生几率。

3.2 机电运输设备设计、选型不合理

机电设备是煤炭生产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将会直接影响着煤炭企业的生产营运效率。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生产环境,需要选择不同的机电运输设备,如果机电运输设备自身的设备,或者管理人员的选择不恰当,将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增加煤炭机电事故发生的几率。尽管我国煤炭开发程度比较高,但是就煤炭机电设备的研况而言,煤炭机电设备的设计、实际应用、未来发展前景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技术行漏洞比较大。其次,如果对于特殊的生产环境并没有配备相对应型号的机电运输设备,将导致煤矿生产量不足,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情况的出现,令煤炭机电事故率大大提高。

3.3 煤炭机电设备没有得到全面的检查维修护理

矿井内部的生产环境比较恶劣,有很多灰尘颗粒悬浮在空气中,煤炭机电运输设备在矿井中长时间运行工作,机电设备的积尘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随着我国电子集成化研发程度不断深入,煤炭机电运输设备自动化程度提高,和传统的机械化施工相比,机械设备的清尘、除锈工作难度更是提高了不少。所以,必须要对长时间运行工作的煤炭机电运输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才能够延长煤炭机电运输设备的工作寿命,提高机电运输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机电运输设备的故障率,避免在生产过程中机电运输设备出现故障,延长工作时间。

3.4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重视

作为企业,其营运的主要目标是以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为主的,所以有些煤炭企业的领导层只重视煤炭企业的经济收益,在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事故并没有过多的注意力,所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并不重视,生产现场的安全教育氛围不浓厚,对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到位,这不仅严重影响煤炭机电运输设备的生产运作,还会造成工作人员经济、伤亡的损失,对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纠纷的发生。

3.5 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下

煤炭生产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将会直接影响煤炭生产质量的好坏。当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为低下时,在操作煤炭机电设备时,对其安全生产操作条例不熟悉,操作方式不熟悉,极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等情况,忽视机电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机电运输设备事故的缝线。举个例子,我国某煤矿在进行运输工作的时候,由于死者的专业素质低下,不重视安全生产规范,违规操作,在副斜井下料提升运输过程中,违章跟随正在运行的车辆在变坡点处摘掉连接第三、四辆车之间的钢丝绳套时,由于惯性作用被夹伤头部致死。

3.6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准则。我国不少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着不少漏洞,责任制度不明确,一旦出现机电事故的时候,生产人员之间相互推脱。其次,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严格,将会导致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当煤炭机电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令煤炭机电事故严重程度进一步加深。

4 煤炭机电事故有效的预防及解决措施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关于煤矿质量标准化的相关行业规定,但是仍有少量的煤炭企业负责人并没有严格遵守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对煤炭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不重视,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过于薄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形式过于形式主义。所以要提高我国煤炭机电运输设备在运行工作中的安全性,必须要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够避免煤炭机电事故的发生:

4.1 加大资金的投入

我国计算机行业和电子集成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煤炭行的发展对机电运输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煤炭企业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对已有的煤炭机电运输设备进行更新和维修,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定期引进适合企业发展情况的国内外新技术、新设备,不仅提高煤炭企业的机电运输设备水平,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机械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煤炭企业还需要对煤炭生产人员进行定期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机电运输设备的技能,消除煤炭机电事故出现的人为因素。

4.2 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通过增强煤炭生产现场的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还可以培训工作人员的危险自救技能,让工作人员遇到煤炭机电事故的时候,能够及时自救,避免自身生命财产的损失。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能够建立并完善完善煤炭生产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管理人员合理地制定煤炭生产工作中各岗位的岗位标准,做好各岗位之间的配合,并建立完善的煤炭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令煤炭机电运输设备处于良好的运作状态。

4.3 加强机电运输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

由于机电运输设备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所以机电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十分重要。矿井应该根据国家出台的煤矿机电管理质量标准,严格制定,责任落实到个人,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工作,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彻底的清尘、除锈、注油、干燥、防锈等保养工作,对于设备的关键部位、隐蔽部件,以及细小零件等,都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和维护,千万不可采取“什么时候出现故障,就什么时候修;哪里出现故障,就维修哪里”的错误维修方式。其次,还可以建立并完善机电运输设备维修台帐,每台设备都有了“户口”,往来使用的设备都登记在册,掌握设备的使用周期,更有利于往后检查维修工作的开展。

4.4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操作过程中,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是提高设备操作安全性的关键。煤炭企业要对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并采取严格的考核制度,决定操作人员的去留,依照煤炭企业机电运输设备及当前的先进生产技术、操作技术,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全面提高。其次,还需要要对操作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避免煤炭机电事故发的生。要确保操作人员充分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对设备知识及时进行更新,确保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与时俱进。其次,管理人员还需要深入分析各种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吸取教训,针对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强化薄弱环节,加强煤炭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定切实可以的预防措施,避免出现同样的事故,重蹈覆辙。

4.5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管理

由于煤矿生产的专业性、技术性较强,所以对于特殊工种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煤炭企业应该尽量不用,或者少用临时工,聘请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工人。除矿井出现特殊情况之外,一般特殊工种人员是不能随意调换的,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安全性能达到要求和规定。此外,煤炭企业还应该定期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要严格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才能够发证,做到人人持证上岗。管理人员还需要特别注意深入了解掌握不同岗位职工的思想动态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发事故。

4.6 合理、科学选择煤炭机电运输设备型号

由于煤炭机电运输设备的种类较多,所以在选择煤炭机电运输设备型号和种类的时候,必须要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进行选择。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生产环境,需要选择不同的机电运输设备,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提高煤矿生产量,令煤炭机电事故率有效降低。

4.7 建立并完善煤炭机电运输设备管理制度

如果煤炭企业想要有效提升机电设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创造一个安全生产的氛围,不断增强矿井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把“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的生产理念灌输到每个工作人员心中。所以煤炭企业领导层首先要做的是制定一系列生产管理制度,有效执行精细化管理,即在机电设备生产过程中实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生产方式。通过对各岗位制定生产标准,真正实现责任到身,将各生产工序、岗位之间做好调解,降低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另外,还需要制定设备养护维修等相关制度,将机电设备承包到人,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其进行全方位检修维护,保证设备的运行状态。

5 煤炭机电事故纠纷协商

当煤炭机电事故发生后,如果煤炭企业处理不恰当,伤者、死者的家属难免会与煤炭企业发生纠纷。这时候,双方的纠纷和解必须采用法定的形式。由于煤炭机电事故纠纷涉及的问题特别复杂,事故中不同岗位的责任难以落实,时间跨度较长,而且患者容易出现反复,所以纠纷双方在协商解决纠纷达成一致意见时,并制作详细、合法的协议书。协议本质上是属于契约,效力比较弱,事后容易反悔。在通过和解解决医疗纠纷时,最好通过公证或担保等形式来加强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同时在协议书中写明违约的责任,以此来制约反悔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双方的纠纷和解行为不能够规避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由于一半的协议和解无需甚至无法严格坚持法律规则,和解把纠纷主体的意志置于判断纠纷主体行为合法性以及处置纠纷权益的关系的法律规则之上。和解尽管可以解除纠纷,但也常常排斥了应当介入的权力机关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法律规定对承担民事责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对公民、法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事人间的私了可能就排斥了卫生行政部门和检察机关对相关主体的责任追究,从而使责任人逃避法律制裁。通过实践经验可得,解决医疗纠纷应划定适用的法律范围,规定属于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职权范围的事项绝对不能适用于和解。

6 结言

在进行煤炭生产工作的时候,如果煤炭企业对机电事故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足,机电运输设备的日常护理工作不重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强,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不严格执行,将会提高煤炭机电事故的发生率,影响煤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对煤炭生产工作人员造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同时也为我国及该煤炭企业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所以,必须要提高煤炭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性能,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煤炭机电事故,其次,煤矿企业还需要做好预防工作,针对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再采取高效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杨金豹.试论煤矿机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5 (04).

[2]张磊磊.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信息,2010(04).

[3]姚立亚.舒林.耿娜.探析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信息,2010(35).

[4]张宇.煤矿机电事故致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民营科技,2013(11).

[5]刘慧宏.浅析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

上一篇:燃油添加剂的应用实践 下一篇: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