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方法

时间:2022-10-24 05:17:40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方法

摘 要:中国古典舞基于中国传统民间舞蹈,经历代舞者的整理、提炼、丰富与发展,同时经过历史发展大潮流的甄别,进而具有了中国特色传统古典风格的舞蹈形式之一。现在所说的中国古典舞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主要是舞蹈工作者在充分研究中国史籍资料之中关于古典舞的描述、整理、归纳总结并给予创新。本文就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方法进行讨论,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教学;身韵

一、古典舞教学之身韵的重要性

身韵应在学生时代尽早的、尽细的进行训练,只有在长期系统、细腻的磨炼下,才能达到“行云流水、游刃有余”的最高境界,因此,身韵它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纽带。如果说基本训练课是“鱼”,那身韵训练就是“水”,鱼离开了水就会失去生命体,便不存在任何意义,所以,身韵内容的训练与加强是中国古典舞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做到在基训课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包括动作之间的链接、技巧与技巧之间的过渡等等,都要有身韵的“形、神、劲、律”来贯穿整堂课的教学,老师应努力做到将身韵训练渗透到基础训练的全过程,并在课堂教学中就应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和独有的神韵。身韵训练要从单一元素出发,从韵律入手,并且是一个细腻而长期的“磨炼”过程,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因为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语言的交流、一种心与心的沟通、是高度艺术美的体现、更是中国古典舞的魅力所在。

舞蹈是无言的艺术,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来向人们“诉说”内心的思想情感。我们不仅仅培养的是具备形体之美的舞蹈演员,更重要的是培养能传承我们传统文化的舞蹈艺术家,使中国古典舞更具有气质和精神之美。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身韵训练比技术技巧更重要,因为没有身韵律就不能称之为舞蹈。

二、古典舞教学之风格韵律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中的风格韵律是这门课的灵魂,必须贯穿训练的全过程。著名教育家钱宝森先生有一句精辟的概括,叫做“形三、劲六、心意八,无形者十”。当形、劲、心意融会贯通于一体之后,就进入到一个更深的艺术境界,即“无形者”,这正是舞蹈训练和艺术表现的真正目的所在。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形、神、劲、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贯穿在基训课的组合中来体现古典舞的民族风格和艺术表现力。

(1)“形”指注意在训练中以“拧、倾、圆、曲”的体态美为重点,以腰部的动律元素为基础,以立圆、平圆、八字圆的运动路线为主体,以传统中优秀的、典型的动作为依据,由浅入深逐步地培养学生懂得并掌握形态美。如课堂中腰部的综合性训练组合,教师可以用风格性、训练性很强的动作DD风火轮来进行编排训练,此动作不光练习了各种造型姿态,还强化了腰和拧、倾、仰、旁提拧、翻拧等诸多元素,从路线上通过头、胸、腰随着手臂及重心的移动走立圆。

(2)“神”也称神韵。由意念而产生的眼神、呼吸、动势及形象感,共同构成了古典舞身法所特有的神韵。首先,心里要有表达的形象画面,只有内心的形象充实了,外部的舞姿才能生动;其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传神的工具,一个舞者要学会用眼睛传达内心情感,眼随手到,以身带手。

(3)“劲”的训练不能独立进行,必须与形的训练相结合,在做动作的过程中,力度的运用不是平均的,而是有着轻重、大小、强弱、长短、延停等的对比和区别,这样才能体现刚中有柔、韧中有脆。可以在不同的亮相动作中加以练习。

(4)“律”指节律,包含了泛指的节奏和运动中的规律。这种节奏不仅指时间的长短、动作速度的快慢安排,还包括动作的幅度大小。运动中的规律有“顺”的“正律”和“反律”。一般动作接动作能够一气呵成的,称为“正律”;古典舞还有“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就是大家常常说的逢前必后、逢左必右、欲冲必靠、欲开必合的运动规律,如弹跳的训练,要先蹲才能有跳,而正是这种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特殊的审美性。

三、古典舞教学之柔韧性的重要性

柔韧性训练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学员只有具备运用自如的身体柔韧性,才能充分展示作品中舞姿的美感,线条的流畅、情绪的延绵。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员的年龄特征,严格遵循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动作速度由慢到快、训练次数从少到多渐次递增的循序渐进教学授课原则。通常,腿部的柔韧性训练一般采取“压”、“耗”、“撕”、“搬”、“踢”等五种训练方法。“压”、“耗”、“搬”、“踢”四种不借外力,而“撕”则需要他人帮助才能进行。在柔韧性训练中分别选择了以地面、扶把等方式,进行前、旁、后腿的练习。其中高“耗”前腿、后腿“悬”压等动作练习能较理想地解决前、旁、后腿的柔韧性。在学习中,有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进行针对性、目的性强的舞蹈训练,因为柔韧性在实际运用中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身体各部位紧密配合。这种借助外力加强身体柔韧性的方法虽然能加速腿部柔韧,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慎用。每个学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自然条件和努力程度不同,在进行柔韧性训练时要掌握分寸,过量、过猛、不得法都会造成伤病,甚至给学生留下终生遗憾,或者产生恐惧心理和厌学情绪。掌握好训练的尺度至关重要,有效避免伤病。柔韧性训练更强调学员的自觉意识。因此,柔韧性训练注重因材施教原则不容置疑。

四、古典舞教学之示范的重要性

舞蹈教师的示范性对于学习者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具体的中国古典舞蹈教学过程之中,示范性应当贯穿于整个中国古典舞蹈教学的始终。

教学正式开始之前,舞蹈教师应当对于古典舞的舞步基本动作以及完整的舞蹈进行完整示范。虽然,教学还未正式开始,但是,由于榜样作用以及学生的好奇心的影响,使得教师的示范动作的影响力更加重要。这就要求舞蹈教师要在多方面加强对于古典舞示范整体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于着装、仪表、动作规范性等),尤其是动作的规范性与艺术性。作为古典舞教师应当努力学习与把握这一点,充分的构建一个较新较完整的动作框架,进而催生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在教学过程之中的示范主要是古典舞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对于舞蹈教学之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深入的示范。要加强对古典舞专业领域与常识领域的了解,同时深谙教学方法。例如,在具体教学示范过程之中,为了突出重点与难点,教师可以讲述一些与古典舞相关的小故事,同时穿插相关动作示范(有时可以适当的夸张与明显),这样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加强对于动作的记忆,进而增强示范的实效性。但是,在此阶段对于学生的要求不要苛求,以加强学生学习古典舞的兴趣为主。

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古典舞蹈相关知识与技能后,此时就要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之中的动作规范性、优美性以及对于节拍的准确性加以纠正。要求学生重点看动作的姿态,幅度的变化和动作间的衔接,以及与音乐节奏的吻合等。同时,教师要对于古典舞与其他舞蹈的不同加以区别,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对于自己动作进行查缺补漏。在此阶段的示范则应当加强对于整套动作连续性的呈现。进而促成学生对于古典舞蹈内涵的领悟与境界的提升。

中国古典舞不是古代舞蹈典范式的历史再现,而是当代人创造一种真正具有民族特点,舞蹈的特性和时代特征的舞蹈范式的作为,换言之,中国古典舞是构建这种舞蹈式的先行者打出的一面旗帜。对我们的舞蹈教学而言,实现自我超越是个有挑战性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宁丹.论古典舞教学的优化策略[J]科教新报2011,(27)

[2]赵容芳.高校艺术专业中国古典舞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J]大众文艺2009,(17)

上一篇:对于中职学校文秘专业教学探究 下一篇:利用语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