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探讨

时间:2022-10-24 04:31:46

中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探讨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也给中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分析了现今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 指出了多媒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利弊,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学英语 多媒体 改进措施

一、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时代的到来, 多媒体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大力推广, 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因为它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社会需要了[1]。其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中学英语教学成为各学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到目前为止,中学英语这门学科已经受到了多媒体网络技术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新的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几年来,经查阅相关资料, 罗荣发现大多数学校目前只是停留在利用课件讲授的“大班授课”模式上,形式上利用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辅助手段,实际上并未达到学生学习自主化、个性化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目标[2]。只有少数学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北京林业中学, 力争学生在计算机上学习所获学分的比例占英语学学分的 30%~50%[3],这样就把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就目前而言,多数高校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英语教学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多媒体网络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利弊也成为了人们争论的一个焦点。

二、多媒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生动活泼的情境相比传统教学而言往往能使学生感到莫大的好奇, 产生强烈的学习渴望。教师也可鼓励学生改编对话, 增强表演时的真实感和趣味性。在教学中, 使用直观手段创设情境, 集图、文、声、像为一体,使抽象的事物、概念变得直观、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创设出真实生动的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可以克服中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的训练尤为重要。由于传统课堂上老师主要是讲授语言知识,从而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能很快提高,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学生缺少情景对话的练习, 语法方面的死记硬背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会话中难以发挥自如, 久而久之,产生了一批光练不说的“哑巴人才”, 而多媒体教学模式却可以摆脱此困境。

3. 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与传统课堂教学互补中学英语授课容量大,密度强。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多媒体的使用能大大缩短教师板书实践,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大量知识信息,让学生有更多语言实践机会,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材内容,补充呈现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应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目的。

4. 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互相之间的交流很有限, 教师都是使用自己的讲稿、教案等教学材料,很少和同事共享这些资料。实施多媒体教学后, 优秀的教学课件和来自网上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 教师也可把自己制作的课件相互比较, 取长补短, 这不仅提高了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而且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多媒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弊端

1. 不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 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

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 为了使课件看起来更加丰富多彩, 多媒体课件的眩目效果,令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 使得学生不关心教师的讲解和画面上的知识点,这就造成了知识的传递与能力的培养严重脱节, 影响了教学效果。很多教师为了顾及教学进度和内容的连贯性, 把本该教师讲述的内容变成了课件展示, 把师生间特定情景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 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了冰冷的人机对话, 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

2. 教学内容演示过快,学生来不及消化吸收

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多而快。面对大容量、高速度的教学内容演示,学生因为大量的信息无法得到消化吸收,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做笔记,时间一长有可能引发学生的焦虑感。周军平指出, 有 60.2%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演示过快,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节奏;35.6%的学生认为教学信息量过大, 造成认知和记忆负担。

3. 长期的多媒体授课降低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传统的授课方式虽然存在一定弊端, 但老师在备课、板书、讲课过程中与学生交流方面可谓个个都是能手。多媒体网络教学引入后, 很多教师变成了课堂上课件的“放映者”, 机械而生硬地依赖着多媒体教学, 离开了多媒体就上不好课或不会讲课。时也考虑到了远程英语教学的特殊规律, 也尊重了学生网络学习的个性特征, 不拘于一格, 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释放网络教学的活力。这一功能发挥的优点是: 在教学思想上, 突出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 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墨守成规。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 不刻意强调虚拟课堂与面授课堂的功能优劣和质量价值评判, 而是根据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决定采用何种方式。在教学资源媒体的选择上, 师生可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要, 秉着实用、实效、必须、适用经济的原则决定采用何种媒体, 并不苛求形式上的要求, 把现代教学技术仅作为教学的一种背景, 或者是一种教学的元素, 而不是由信息技术来主宰教学, 把网络教学真正还原成师生共同构建的教与学充满活力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丁振华, 裘伟廷, 钱荷娣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宁波电大开放教育试点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远程教育.2006(1): 46- 50.

[2]夏永富,李红园. 建立宁波电大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本土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1):5- 8.

[3]华建新. 远程教育自主学习的质量设定与控制[J]. 中国远程教育. 2005(12):33- 35.

上一篇: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之探讨 下一篇:灵活创设语境 引导学生学习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