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欣赏

时间:2022-10-24 03:20:59

浅谈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欣赏

【摘 要】山水画同人物画不一样。人物画讲究用笔精确,细腻传神,他的束缚很大,而山水画特别是写意山水画追求的是笔墨自由,奔放,无拘无束和激情宣泄。讲究用笔用墨,讲究皴法。讲究急缓顿错,讲究一波三折,讲究韵味,就像音乐的旋律,舞蹈的节奏。其实艺术的高境界是相同的。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意境

从文学史上看,意境一词,最早见于诗论,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中已见端倪。初唐末到中唐初的王昌龄,在他所写的《诗格》中写道:“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意境,物境,情境三境说,最早提出了意境的概念,他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之外,乃得真味。”到清末民初,王国维进一步总结了我国古典诗论成就并结合西欧美学成果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意境说。

从我国绘画史上看,唐以前的主要成就在于人物画,因而绘画理论中的“形”,“神”等问题占主导地位。对意境理论进行比较专门的研究,至明代笪有光,才在其所撰的《画笙》中,第一次使用了意境一词。他不仅发展了荆浩的“真境”说而提出“实境”,“真境”,“神境”论;而且还对郭熙所触及到的“意”与“境”的概念及其互相关系,有了进一步发挥,已经论述到山水画意境范畴的一些基本问题。可以说,山水画意境说,是从笪有光才开始正式提出。

山水画意境具有这样三个特征:一是意境是主体和客体,意和象,情和景的统一,它熔铸在理想化和感情化的艺术表现中,意是主体的属性,包括画家的思想感情,其中感情是主要元素。境中包含象和景,而景是主要的。景是象的组合,景能引起画外之画的联想,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核心要素,两者互相融合,契合无间才能造成完美的意境,意境中的景是情化了的景,意境中的情是物化了的情。二是,具体而意象化了的空间境象,这种空间境象使观者为之感染并引起自身生活感受共鸣和联想,从构成意境的客体来说,不是所有客体都能构成意境,惟有景物中最美,最感动人的情化了的精髓部分,才能够引起人的联想。三是,意境能够表达出画家丰富深邃的思想感情,从构成意境的主题方面说,意境表现是思想感情要素更好深邃和含蓄,意境不但要表现画家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要达到诗的境界,必须能使观众有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的余地。

李泽厚曾用“无我之境”概括北宋山水画意境,用“有我之境”概括元代山水画意境。所谓“无我之境”是指情感比较内蕴的意境画面,以超然物外的心绪,表达一种超凡脱俗的感受,能唤起人们一种肃穆、景仰、敬畏等感觉;所谓“有我之境”,就是感彩外露的,主观情感强烈的画面风格。杜甫《春望》的前四就属于这种意境画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在许多绘画作品中都把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和被描绘的客观对象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情与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表现出鲜明的、给人以想象的自然景物,体现出自然中的形象;又将自然中的情趣美,耐人寻味的意蕴美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去,使作品显示出更深的内涵和更幽远的意境美。中国山水画意境的显现,不是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而以“心匠自得为高”。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也是意和境的有机结合。在我们看似非常普通的生活之事,在名家的笔墨之下却是另一番景象,其意新然,耐人寻味。其内涵深远。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就是不但要把事物的形神传达给观众,更重要的是画家把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也传染给观众,因此中国绘画艺术在观察事物时总是“感情用事”。用强烈的感情去感受生活,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就是说观察生活时首先需要画家自己具有真挚的感情、饱满的热情,以及浓郁的兴趣,而不是作冷冰冰的无动于衷的旁观。而西画观察事物只限于对象的形、色、明、暗,它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中国山水画却相反,我们的先辈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观察方法:如冷暖观、动静观、面面观、前后观、上下观、表里观,以大观小、以小观大、无所不观等方法。这些观察方法都是呈散点状、移动状,没有固定的视点和视线。对对象进行多方位的观察,然后综合所看到的事物在脑海里的印象,寓情于景,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境界,这也是中国绘画所要追求的最高目的。

怎样才能获得优美的画面意境呢?李可染先生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绘画史关于意境的理论,并对如何创造和表现意境作了具体的拓展。

李可染说“意境产生于全面深入地认识对象和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意境的产生有赖于画家的思想感情,一个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的感情,但思想感情的产生有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所以,李可染强调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要身临其景,长期观察。深刻认识对象的精神实质,即认识和把握了“神”,这样就能达到以形写神,以神传意的目的。这种感受既包含客观事物的精神实质,又包含画家主观的思想感情,这样就产生了情景交融的意境感受。

以理观景是中国山水画另一观察事物的法则,理就是画家在深入观察生活中,分析总结出来的现实生活的基本规律特征,也是事物的本质特征。要求画家在观察对象时不被一些偶然的、暂时的、个别的、局部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抓住事物基本的、普遍的、共同的、稳定的、本质的东西。中国绘画特点是画常理之常形(本质)兼及变则。物体是常理之常形,而物体的色彩、明暗是常变之变则,是虚象;是由于光线的照射所引起。一个物体因光线环境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明暗。物体表面是由面构成的,本来没有线,线是我们先辈观察分析和概括提炼而成的。它不受时间、环境影响和限制,用线表现物体外轮廓之常形,因此中国山水画的线是理性的,用线的眼光观察事物就是以理观景。它最能抓住事物形色的常理和本质特征,带有明显的主观能动性。只要你抓住事物的不变的本质和常理,了解事物的偶然性变化,那大千世界无论如何千姿百态都能归纳出它的本质和常理,就能正确表现事物特征的本质。因此中国山水画能“不似之似为真似”,虽变形而真实,能以墨代色,能计白当黑,计黑当白,能以少胜多,以小观大,以大观小。所以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时,不但要用眼看,更要心想。而西画所追求的是一种向科学看齐的纯客观的方式,是表现瞬息万变的表象和偶然性存在的特点,是事物在特定的环境下的个别形态。例如在一天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所画三张同一角度的写生画,其色彩、形象都不同,甚至有时画笔跟不上对象的变化。而中国山水画画家只要精通事物之规律,意识事物之常理,了解事物之常形,便可左右逢源,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来“搜尽奇峰打草稿”。

中国山水画是以心观景。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无须一一观察,与我们有关的就看,无关的就不看,注意力所到之处便看,注意力未到之处便不看,这也是人们的观察习惯。中国山水画画家就是以“见心之所见”来观察事物的,加上有意识的艺术追求和取舍,物象主体力求清楚明确突出,而其他东西及背景可以尽量减少、舍弃,甚至空白。这样得到的印象才能深刻、清晰、突出,否则,就会模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对客观事物观察熟悉后,再经过画家主观的概括、分析、提炼形成意象,然后加工成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也是以心观景,以心思物,应物象形的主客观交互作用的过程。所以中国山水画画家认为机械地抄袭自然最没有出息。“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只要两三枝其他可以视而不见,这种对事物进行提炼概括的典型方法,传统画论谓之“以一当十”,“遗貌取神”。而西画观察事物是见之所见,完全像照相机镜头一样追求客观的反映,是限制在一定的视点、视域之内;而中国山水画以心观景便可获得充分自由。

有了对意境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还必须通过意匠加工来表达。只有,有了高度的意匠加工,作品才能充分地感染别人。所以,画家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意匠也就是绘画的表现方法和表现手段,它包括选材,裁剪,夸张,构图和笔墨等手段。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源于生活,是作者对生活的有机提炼,是作者生活后的主观意象通过笔墨的形式加以再现,故笔墨是一种人品,一种修养,亦是一种境界。黄宾虹讲:“笔墨历古今而不变。”就因为这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即中国山水画称之为“得意”的笔墨境界。我们在观赏古今名家名作时可以看到,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也是意和境的有机结合。在我们看似非常普通的生活之事,在名家的笔墨之下却是另一番景象,其意新然,耐人寻味。中国山水画讲究写意,讲究气韵生动,讲究意境,讲究气势,讲究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大山圣水赋予人灵气,智慧和博大的胸怀,作为人,要真心的虔诚的爱护她们,保护她们。欣赏山水画,只注意她的笔法,墨法,章法及色彩,还远远不够。当然这是基础,必须从这里入手。山水画描绘的是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云树石木,他的形式美,色彩美,甚至充满着节奏美,旋律美。其结构是开放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这正是她博大,充满生机活力的原因。

画家可穷自然之奥秘,得山水之精微,而后匠心独具,置陈布势,把生活所得,汇聚到一个画面。于是奇峰突兀,连绵叠岭,溪谷幽深,烟波浩渺,各种事物衔接自然;大小、远近、高低、起伏,和谐统一,使有限的画面表现出无穷的景象。如付抱石、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生动地综合运用各种创造意境最直接最有效手段,将这幅画表现的气势磅礴,浩渺无限,江山万里,分外妖娆;近处是山岩突兀,草木葱茏;远处是雪岭连绵,千重万叠;中间是丘岭起伏,长城逶迤,平原莽莽,河水滔滔;西面是瑞雪昆仑,东面浩渺的东海,视野纵横,江山无限,意境深远。中国画家之所以能在一个画面上包罗万象,就在于很好地运用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贤们创造的各种表现意境的有效手段,这是其他民族无法比拟的,这一传统使中国画家在创作上获取了极大的自由,提高了表现能力,无疑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宝贵传统。

参考文献:

[1]王琳.《中国山水画欣赏》,中国南方出版社,1976

[2]中国画研究院编。《中国画研究》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1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4]杨文峰.《山水画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出版社,1988

[5]陈志华.《意境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体现》,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

[6]顾祖钊.《艺术至境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会社,1999

作者简介:

章长青,安康学院艺术系。

上一篇: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分析 下一篇:专业人才培养与大学生优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