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时间:2022-10-24 02:54:05

基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合作学习成为改革提倡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利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改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模式。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实现合作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合作学习;模式

一、合作学习模式

(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实现同一个学习目标,一起相互合作进行学习活动;是两个以上的学习者相互合作、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同一个目标,这是一种水平较高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还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学习的效果,与同伴分享学习的果实,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向他人学习、团结合作的真正含义。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出现了很多种教学模式,但是通过实践教学发现,在实践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想很好地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就必须要在课堂在有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要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民主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让高中物理教学氛围变得轻松而浓厚。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组成小组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在合作学习中一定要有纪律有组织,小组成员之间要有共同的目标,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进行物理教学的活动,要适当的控制好合作学习的进程。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作小组的构建。合作学习的基础在与构建合作小组,合理、科学的分组是有效实现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

第一,在构建合作小组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小组的规模,一般一个小组的人数应该控制在3人到7人之间,这样可以让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任务中,避免人数太多造成部分学生责任扩散。

第二,在构建合作小组的时候应该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让一个小组内的所有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长处,因此,在分配小组成员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让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保持均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最大的发展与进步。

第三,小组在分好之后并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合作学习的不断进行,每个学生的适应能力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在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等实际情况,重新划分小组,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还是培养学生与不同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

(二)学生合作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合作意识是产生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技能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同时还是教学的目标,还是合作学习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但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指导和培训中习得的,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与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三)教师角色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大,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同时也是教学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效果直接受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直接影响,教师对于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着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中的规范和行为。教师在合作学生中是一名参与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同时教师还是一名研究者。

三、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牛顿第三定律

教师为了能够很好地给学生导入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目标,在导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的第一定律,然后让小组内讨论牛顿第一定律都有哪些知识,为学习牛顿第三定律做好铺垫。小组成员之间分别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要积极的对组员的回顾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巩固了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知识点,同时还能为学习牛顿第三定律奠定一定的基础。

当小组成员回顾完第一定律之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观看关于“作用力”的视频资料,由于力的作用比较抽象,但是通过视频资料的观看,可以让抽象的力的相互作用变得形象化,在观看视频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果把鸡蛋拿去碰石头,那么哪个会先破?这与本堂课学的“力的作用”有什么关联?”。等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积极列举在生活中,哪些现象涉及到力的作用,然后结合本堂课学习的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解释这些现象。

接下来,教师可以给学生做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否是相等的,教师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静止物体间的作用力,看看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否相等;而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模拟运动物体在碰撞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否相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实验的整个过程,当教师做完实验之后,让小组成员积极进行刚才看见的实验,然后小组成员之间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分析这些实验的原理。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处处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解决困难,但是教师也要把握好度,不能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解决困难,让学生能不断开动脑筋,发散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技能和合作意识,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认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形成和提高自我意识,提高学生的非认知品质。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不断地针对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真正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高中物理课堂变得更加有趣,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高效、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的合作探究 下一篇:国企出海做“国际买手”:买了什么?怎么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