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泰安市岱岳区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与管理

时间:2022-10-24 01:53:25

浅谈泰安市岱岳区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与管理

摘要:山洪灾害是一种大的自然灾害,直接影响泰安市岱岳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介绍泰安市岱岳区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情况,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山洪灾害 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泰安市岱岳区位于鲁中山区中部,介于北纬35°55'36〃~36°28'36〃、东经116°50'30〃~117°28'28〃之间。东部与莱芜市接壤,东南以徂徕山为界与新泰市为邻,南隔汶河与宁阳县相望,西部与肥城市相连,北面与长清县、章丘市搭界。南北长68公里,东西宽56公里,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07万人口。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岱岳区属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加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现有的防御手段欠缺,预警预报设施不全,工程措施标准低,在岱岳区的山区发生了多起山洪灾害,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

1、基本情况

岱岳区的山洪灾害主要是山区河流引发的洪灾,山洪冲毁河堤,淹没农田和村庄,以及山区塘坝、小型水库漫堤,溃坝。防治区划定为一级危险区、二级危险区和安全区。一级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黄前镇、下港乡以及化马湾乡、徂徕镇、房村镇等徂徕山山前和山后部分区域,等地,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区内地形陡峭,岩石风化破碎强烈,坡面岩土体结构松散,汇水面积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崩塌、泥石流的条件校充分遇强降雨过程,易发生崩塌、泥石地质灾害,中低山丘陵区,为泥石流易发区。该区域内涉及5个乡镇,69个行政村(自然村)。1963年7月13日,徂徕山主峰太平顶一带2小时降雨200毫米,6公里长的山沟平均刷深5米多,深处大8米。冲垮谷坊250座,塘坝1座,蓄水25万立方的小水库1座。南坡沟谷黄石崖花园发生较大规模的泥石流,造成一家8口人丧生,沟下游茅茨村冲倒房屋820余间。2000年8月发生的大规模泥石流,导致下港乡和黄前镇10个村庄受灾,死亡19人,失踪2人,重伤2人,轻伤97人,冲毁道路196.1千米、桥梁254座、耕地7945亩,房屋倒塌1800多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7亿元。二级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道朗镇、夏张镇、范镇、角峪镇以及房村镇北部、良庄镇北部等地,该区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地形坡度较大,岩石风化较强烈,陡崖、陡坎等微地貌发育。在强降雨或地震过程中,易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该区域内涉及6个乡镇,90个行政村(自然村)。1994年6月29日,流域内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185毫米,道朗镇点雨量为300毫米,造成山洪暴发,水库、塘坝、河道、公路、通讯、照明严重损坏,冲垮河堤132公里,大口井107眼,桥涵117座,自来水工程9处,57座水库、塘坝不同程度的出现险情,沿河6600亩土地被冲毁,冲毁道路113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000万元。2004年7月29日,流域内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185毫米,点雨量为小安门水库200毫米,造成山洪暴发,水库、塘坝、河道、公路、通讯、照明严重损坏,冲垮河堤15公里,桥涵8座,50座塘坝,沿河45亩土地被冲毁,冲毁道路3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安全区主要分布在山前冲洪积平原,涉及山口镇等12个乡镇,面积约662平方公里。该区地形平坦,第四系分布广泛,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不充分,属地质灾害不易发区。2009年,经国务院同意,水利部、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决定在岱岳区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

2、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内容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工程总投资491.11万元。建设16个自动监测站、60个简易监测站,共享水文、水利等部门30个已建自动监测站,新建2个6要素自动气象站,组成雨水情监测站网。建立5个中型水库的视频监控体系,架构集网络、数据库、地理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由5个无线预警发送站、42个无线预警接收站、37个人工预警站组成的群测群防预警机制与组织体系。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可汇集省、市、县、镇(街道办)、村等各方面的山洪灾害防治相关信息,并根据山洪灾害监测信息、预测情况进行分析决策,生成预警信息,并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山洪危险地区。围绕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各环节,分别建立相应的子体系,主要包括:山洪水雨情监测系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下面对各子系统建设进行详细阐述。

2.1水雨情监测

通过建设实用、可靠的水雨情监测系统,扩大山洪灾害易发区水雨情收集的信息量,提高水雨情信息的收集时效,为山洪灾害的预报预警、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准确的基本信息。水雨情监测系统以雨量监测为主,水位监测为辅,设计内容主要包含水雨情监测站网布设、信息采集、信息传输通信组网、设备设施配置等。

2.2监测预警平台

在岱岳区水利局利用通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建立区级防汛指挥部门山洪灾害防治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收集山洪灾害防治区水雨情数据信息以及其它部门的相关信息,提供信息查询、山洪预报决策和预警、数据备份和视频会议等服务。

2.3预警系统

岱岳区山洪预警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将监测预警平台生成或收到的山洪预警信息及时到受威胁的区域。(必要时也可用于强风、寒流、霜冻、海潮等突发性灾害的预警)由基于平台的自动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预警系统组成。岱岳区预警预警信息分为从区级监测预警平台获取信息和群测群防获取信息两种途径。预警信息的主要由各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门或者群测群防监测点上的监测人员通过预警信息传输网络和其它方式完成。

3、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山洪灾害防御主要包括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近几年来,岱岳区水利、国土等部门在抓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落实,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和组织人员安置转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3.1防灾资金缺乏。

全区现有896座塘坝,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建,由于运行多年,现老化失修严重,工程面广量大,财政投入困难,防洪能力未得全面改善。

3.2防灾避灾难度大。

山洪灾害往往发生在偏远山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通讯设施落后,很难及时将群众转移到安全处。

4、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建议

当前,国家正在全面推进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建设,这是造福人民的好事,结合岱岳区试点经验,就预警系统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4.1出台防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标准

国家应尽快出台防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标准,主要是涉及硬件设备的兼容标准、水、雨情监测站点的设置范围标准、信息处理速度标准、软件操作系统标准、硬件设备误差率标准、预警临界雨量标准、数据库结构标准、系统更新标准等,这样才能使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步入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科学发展之路。

4.2加大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建设的投入

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建设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同时又需要水利专业知识,应该说需要是复合型人才,但是,区以下这样的人才几乎没有,国家应该加大这样的人才培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尽快建立山洪灾害防治工作需要的人才队伍。建议以省水利厅为单位,与高校联合对各山洪灾害防治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水利信息化工作,最大限度发挥系统优势。同时,国家要增加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经费投入,各级财政要建立该项工作财政预算机制,确保该项工作正常开展。岱岳区属于全国试点县,首次仅对部分流域进行试点,没有进行全面覆盖,依然存在监测预警盲区,达不到山洪灾害防治效果。

4.3推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协调发展

山洪灾害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国家要从民生水利的高度加大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力度,不仅抓预警系统建设,也要抓好山洪沟整治工作,要结合当前水利普查,编制山洪沟整治规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年整治山洪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上一篇:浅论如何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力 下一篇:浅析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