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内部审计在企业实务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4 01:11:26

试论内部审计在企业实务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助手其作用越来越凸显,在很多企业都能帮助其挽回并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实务中的运用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薄弱环节。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在实务运用中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实务;独立性;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103-02

几十年来,内部审计在审核、评价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同时,着重向经营活动和管理方面发展,即审核和评价企业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以确定企业政策是否贯彻实施,内控标准是否健全有效,资源利用是否节约以及企业目标的实现情况等,并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议。但是,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实务中的运用仍是一个薄弱环节,面临问题较多。

一、企业内部审计在实务运用中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助手其作用日益凸显,在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实务中的运用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严重缺陷,问题较多。

(一)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审计目标定位过低

我国许多企业管理层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对内部审计的支持非常有限。造成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理解支持不够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内部审计并非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直接必经的环节,企业管理层了解、引进内部审计机制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另一方面现实中存在的内部审计不得力的情况,客观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果。这几种原因综合作用,导致某些企业管理层虽然开展了内部审计,但在人员培训、经费拨付及业务范围拓展等方面不予必要的支持,致使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受到严重制约,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由于对内部审计认识的不足,企业一般都将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为查错防弊,而不是对企业运营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内部审计的对象只是单纯的会计资料,对容易发生错误与舞弊的工程项目、重要合同和投资决策等反而较少关注。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审计独立性不高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是审计人员能够公正地进行调查与报告的最大保证,对于内部审计也同样如此。而这一点与机构独立性状况有很大关系。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大多设置于管理层之下,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从而使得内部审计机构无力监督、评价其他职能部门;另一种是不独立存在,内审机构与财务部门合为财审部或直接隶属于本单位财务部,或者虽形式上作为独立部门,实际上却是“两套班子,一套人马”,内部审计机构中的审计人员很大一部分由会计或管理人员兼任,这使得内审机构不得不审计自己的工作,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时往往受到各方面利益的牵制,难以展开独立的审计活动,严重违背了审计独立性的要求。

(三)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严重隐患

作为企业的一种自律行为和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有效管理手段,内部控制是为防范风险,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对内部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相互制约和内部审计等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由此可见,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工作内容之一,同时又受内部控制体系发展的制约。因此,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必然会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而由于没有统一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当前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内控监督不力,导致内部审计低效。

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对策研究

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更加需要加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如何摆脱目前的窘境,已是无可回避的话题。内部审计给各行各业带来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利用这个机遇打造出高绩效的内部审计队伍,是帮助企业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唯一选择。

(一)认清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正确定位审计目标

从整体上讲,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只有服务对象范围的不同,没有等级上的差别。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工具,是为企业服务的,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从企业自身利益出发对企业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评价其是否真实、合法、合理,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促进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另外由于各种综合原因导致的许多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理解和支持不够,需要通过立法的完善和社会舆论宣传的正面效应来增强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信心,取得他们在内部审计人员培训、经费拨付及业务范围的拓展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各种风险增多、公司治理加强及内部组织重整,企业应该突破原有的简单的“查错防弊”的内审观念,逐步扩展到“效益审计”。内部审计功能不能仅局限于监督,还应在企业内部提供咨询服务,应逐渐从以监督为主的“警察”角色向以监督、评价并重的“参谋”角色转变,挖掘内部审计的潜力,开展各种内部咨询活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二)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审计独立性

科学地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是发挥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的关键所在。独立性原则是指内部审计机构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股东、其他部门和个人的任何干预,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权威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的高低,地位和层次设置越高,权威性越大,就越能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置于何种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以解决当前内部审计独立性这一问题,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2007年7月25日美国Sarbanes―Oxley Act明确规定,审计师向审计委员会而不是公司管理层提交报告。这一规定构筑了一条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独立沟通的渠道,对提高内部审计绩效起到了明显效果。

为了保持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在上市公司中应建立健全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三位一体的内部审计体系。监事会是与董事会并列的监督机构,其监督对象不仅要包括公司的具体管理活动,还要尽可能地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进行监督;上市公司应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下应设立审计部,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这一内部审计体系既能保证内审机构处于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而非公司管理层领导下,大大提高了独立性,同时也加强了各部门间的相互监督,减少了舞弊的可能性。

(三)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环境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受托责任,提高企业经济和财务行为的透明度。为了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高经营效率,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内部控制框架。首先,在组织结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推行职务不相容制度,避免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从而杜绝关键人员大权独揽的现象。其次,上市公司还必须在国家制定的统一会计准则前提下,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出发,制定一套适合于企业自身的会计制度以及会计资料处理程序,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严密的会计系统,以便于内部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开展。内部审计机构在进行内部财务收支审计时,应对企业报表中建设投资、产品成本、费用开支、存货周转等财务指标会计信息建立全面的内部审计制度,同时对企业从购买原材料到提供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这一系列的业务活动进行审计,对销各环节加强其内部审计的制度化和力度,对每一笔收支都要经过内部审计人员的严格把关,及时发现问题。另外,公司应建立资产定期盘查制度,并保证盘点时资产的安全性,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对实物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够接触资产;对于企业各种文件资料应给予妥善保管,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的可能,对某些重要资料应留有后备记录,以便在遭受意外损毁后重新恢复,保证资产和资料的安全、完整,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实物和记录依据。

三、结 论

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需要。但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实务的运用中一直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如何改善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职能,已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提升企业价值的新的切入点。只有认真审视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对症下药,内外兼顾,才能抓住发展的契机,提高内部审计水平。

上一篇: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