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徽当涂民歌的历史沿革

时间:2022-10-23 11:10:04

浅谈安徽当涂民歌的历史沿革

当涂民歌是流行于皖东长江两岸的各类民歌的统称,素有“民歌之海”的美誉。当涂民歌、曲调优美,节奏轻快、富有江南水乡民歌的独特风格。民歌在该县流行极广,且种类繁多。

一、历史溯源

当涂民歌是流行于皖东长江两岸的各类民歌的统称。早在六朝时期(220-589)就有当涂民歌的记载,刘宋皇帝刘裕主持的著名的“白歌舞”即是当涂民歌演唱之一脉。长期生活在当涂的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吟唱都属于民歌范畴。清代当涂人黄钺以当地风俗民情为主要内容的五十多首《于湖竹枝词》代表了当时当涂民歌的最高艺术水平。1949年以后,当涂人民创作民歌、传唱民歌形成了热潮,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至鼎盛阶段。

二、文化特征和艺术特色

当涂民歌是一种口碑艺术。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曲目,都经过了千人唱、万人传,并在即兴的不自觉的磨研、锤炼中,日益精炼、成熟。但即使如此,它仍然要继续经受歌者们口传的反复推敲,这是一个永远不结束的创作过程。在这样一个永不结束的过程中,歌者们所遵从的最重要的美学原则就是简洁、精炼。即无论词曲,都应以最简单、明畅、质朴的语汇、技法表达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长期以来,当涂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口头文学作品,饮誉海内外的当涂民歌即是其中之奇葩。其曲调优美、节奏轻快,富有江南水乡民歌的独特风格。民歌在县内流行极广,且种类繁多。当涂民歌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内容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平原、圩区、丘陵山区的民歌异彩纷呈,形成多种体裁。

流行于当涂大公圩一带的是号子、牛歌、舞调;流行于博望、湖阳、新市一带的是船歌、渔歌、灯歌;流行于沿江采石、霍里、新桥一带的是秧歌、对歌、门歌等。当涂民歌语言丰富,结构完整,曲调多样,唱法独特,显示出鲜明的地方性民间音乐和语言艺术的魅力,代表曲目有《打麦歌》、《放牛歌》和《姐在田里薅豆棵》等。当涂民歌的歌词内容绝大部分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热情和爱情生活。历史悠久、蕴藏丰厚。没有任何人能够怀疑当涂民歌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所积累的传统底蕴。

三、发展现状

当涂民歌通过三次大规模的搜集整理,不仅演唱形式从村野走上了舞台,记载方式由口头记忆进为书面记载,而且大批精品从当涂走向了全省、全国和海外。

1954年冬,《打麦歌》被选为全国首批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优秀节目,灌制成唱片,风靡全国。1956年11月,当涂民歌以数量多、质量高,连续参加芜湖地区和安徽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轰动全地区、全省。《熟透的庄稼一片黄》、《小妹子送饭下田冲》、《放牛歌》等5首获省级节目优秀奖,《玉莲子》获省级演出奖。1957年1月,上述获奖节目连同当涂县优秀民歌手赵秀英、汪宗领入选安徽省代表团,参加全国第二届音乐舞蹈会演,获得高度评价。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等观赏了当涂民歌的演唱。部级刊物《民间文学》刊载了《姐在田里薅豆棵》的歌词。

优秀的当涂民歌还引起了众多专业文艺团体、著名作曲家、歌唱家和音乐出版部门的极大兴趣。中央歌舞团、前线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安徽省艺术学校,安徽省群众艺术馆、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和著名作曲家时乐蒙、瞿希贤、巩志伟以及著名歌唱家陆青霜、姜志均先后来当涂采风,学习当涂民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于1980年2月录制《芝麻开花节节高》等13首当涂民歌,经常在省内外播放。1982年,中国唱片社将《打麦歌》、《熟透的庄稼一片黄》、《小妹子送饭下田冲》、《唱得绿海泛金波》、《丰收歌》、《回娘家》、《划龙船》、《快乐的鸭老哥》、《一把小伞亮铮铮》等9首当涂民歌灌制成立体声唱片,向全国及东南亚地区发行,当涂民歌开始走向国外。安徽省、北京市、上海等多家音乐出版社多次选载出版当涂民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选载40余首当涂民歌,使当涂成为安徽省入选民歌最多的县,从而获得了“民歌之海”的美誉。

四、传承意义

马鞍山地区的民歌小调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建国以后,民歌搜集和整理工作得到多方的高度重视。在文艺工作者的精心培育下,《打麦歌》风靡全国,时乐蒙、瞿希贤、巩志伟等作曲家先后到当涂采风,对当涂民歌给予高度评价。

当涂民歌是当涂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演唱、口耳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典型代表,经过历代文化人的艺术加工后,更具有了高度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音乐和语言艺术珍品。

当涂民歌起源和流传很早,据记载,明末清初就有民歌的演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口头创作了大量的民歌,干什么农活就唱什么歌。这些民歌曲词优美,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方整,节奏轻盈明快,以其清越、悠扬、婉转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解放后,当涂民歌逐渐兴旺和繁荣,上世纪五、六十年展到鼎盛时期。当涂民歌不仅数量多,而且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当涂民歌分布较广,由于地域差异较大,因平原、圩区、丘陵山区的不同,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由于民歌演唱的场合地点、条件不同,导致了体裁的多样性。当涂民歌不仅是反映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折射审美观念的裁体,对当地文化也产生过许多影响。歌曲内容体现了大量的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显示出独特的地方民间音乐和语言艺术的魅力,以及特有的叙事抒情风格。

当涂民歌,口头创作,口头演唱,口耳相传,具有较高的欣赏性和艺术性,是不可多得的音乐和语言艺术珍品。

五、存在的问题

当涂虽然一直坚持开展民歌活动,但“时代在进步,民歌在退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民歌在发展中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其一是当涂民歌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反映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歌失去了传唱的基础、日益衰落。其二是建国初期活跃的记谱人,现年事已高,口传心授力不从心,一些掌握传统民歌唱法的歌手也因年龄偏大,纷纷退出舞台,一批潜心研究当涂民歌,并在搜集、整理、改编、创作等方面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老专家,大多年逾古稀,热心当涂民歌的传承人寥寥无几。其三是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外出务工,民歌传唱失去了最具活力的参与者与接受者。其四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日益提高,对传统民歌的兴趣日渐淡漠,会唱传统民歌的人屈指可数。其五是新歌手羽翼未丰,对民歌的演唱存在着肚里东西少、艺术修养差、市场化程度太差三个问题。从歌上看,新的民歌创作太少,质量也比较低。

六、当涂民歌的出山和未来展望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当涂县文化馆责无旁贷地承担了当涂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涂县文化馆派出音乐工作者黄熙云深入全县农村搜集民歌资料。黄熙云走遍了全县的村庄,搜集了140余首当涂民歌的资料,并整理成40余首。六十年代,当涂县文化馆对当涂民歌开始了第二次较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工作,整理出70余首,还分别于1956年11月、1959年12月和1964年10月举行了“当涂县民歌音乐选拔赛”、“当涂县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和“当涂县新生民歌会演大会”,并积极编排当涂民歌参加全国、全省和全地区的会演、比赛。当涂民歌的演唱形式从田头、山坡、村野、湖中搬上了舞台,艺术上得到了升华。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县文化馆积极响应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研会的号召,对当涂民歌开展了更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工作,整理出当涂民歌200余首,为《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安徽卷马鞍山民歌分卷》的编辑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5年5月份,该县通过挖掘整理,制作出版了《水乡情韵——当涂民歌集萃》光盘,收录了当涂最为优秀,最能代表民歌特色的十二首歌。

结语

当涂民歌路在何方?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主要还是要看领导有没有科学发展眼光,是否把它当作代表当涂的形象、名片、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来加以开发利用;是否把它当作一项文化产业来认真地去做。值得欣慰的是当涂民歌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2006年5月20日,当涂民歌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地鼓舞了为当涂民歌付出心血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作为音乐界的文艺工作者,中国文化的传统赋予我们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叫民族精神,文化精神。我相信只要各方努力,当涂民歌一定会发扬光大,唱响全国,传遍世界。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青少年宫)

责编:周蕾

上一篇:新闻图片与女性形象呈现研究 下一篇:浅析新社会阶层的信义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