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3 10:35:38

论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

由于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足够的实训练习,会计专业学生就很难完全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技能。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就能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目的,组织、引导学生对真实的生活情景或事件为题材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会计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通常包括下列环节:(1)教师呈现案例;(2)在教师启发下学生思考和分析;(3)不限形式的群体讨论;(4)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归纳总结;(5)知识的延伸性学习;(6)教学效果的评价或考核。

传统的会计课堂教学主要以课堂的讲解为主,教师多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案例教学法是由具体的实例出发,将案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既便于学生感受认知,又有助于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师生的双向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中职学生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学生大都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上教学方法落后,学生较难接受会计专业课程的内容。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帮助他们系统化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所学的不应只限于会计的一般理论知识。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难度不仅在于要求学习者有较高的文化基础,还在于有很强的操作性。用人单位在招聘会计时,更注重应聘人员是否具备实际工作经验。虽然我们学校会计教学也在努力适应时代需求,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但许多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对这项技能还有待提高。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首先,在教师指导下,以案例为基础,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或做出判断,从而锻炼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一:预借差旅费

在采购员向出纳预借差旅费3000元的业务中,作为采购员的学生A先说明借款程序,并填制一张3000元的借款单据;然后交给扮演领导的学生B审核、批准、签字;批准后,把借款单交给扮演出纳的学生C;出纳员审核无误后,方可将款项借给采购员,出纳员将款项交给采购员时,要在借款单上加盖“现金付讫”的戳记,并将此借据作为记帐凭证,借:其他应收款――××3000,贷:库存现金 3000。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不同的角色,发现预借差旅费的结算关系是企业与职工的往来结算,它的实质是企业的一笔将要发生、但尚未发生的费用。所以,在费用尚未发生之前,不能直接将其记入“管理费用”账户,而库存现金已经减少,因此,必须将其作为一笔企业的应收债权来核算,记入“其他应收款”账户,待采购员出差回来报销时,再转入“管理费用”账户。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不同的角色,从中发现、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往来结算关系,就很容易把握这类经济业务的核算了。另外,教师可通过不同的角度或方向,使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分析解答问题。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可归纳解题技巧,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在不同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到经济业务的各个方面所反映的不同问题,并且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案例二:白条抵库

假如你是出纳,好朋友王××向你借了一笔现金5000元(用于购房),没有领导批准。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认真剖析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形成了良好的自由讨论氛围。通过此案例的讨论,学生认为:白条抵库是财务用语,指的是以个人或单位名义开具的不符合财务制度和会计凭证手续的字条与单据,抵冲库存现金或实物的行为。一般包括不遵守有关现金及物资管理制度要求,用白条或其他凭证,据以借出、挪用或暂付现金、原材料、商品、产品出库等。用白条抵库,会使实际库存现金减少,日常开支所需现金不足,还会使账面现金余额超过库存现金限额,难以进行财务管理。严重的,还容易产生挥霍浪费、挪用公款等问题。这种行为,如果规模较小,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则属于犯罪行为。因此,出纳员应追回5000元的白条或补办正规的借款手续,及时入账,并追查当事人的责任。由此可见,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可将抽象的、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更能体现师生的教学互动。

其次,案例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1.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理论讲述为主,再结合相关理论讲案例。虽然案例教学法具有注重实践性教育的优势,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授。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合理分配时间,要在保证学生完整学习基础理论的前提下适当地安排案例教学。2.选择案例的标准为:(1)案例应具有关联性。案例的选择,应围绕教育目标的实施而进行,与所教的课程相吻合。(2)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学习典型案例有助于学生掌握会计学知识的核心精髓。(3)案例的内容应贴近现实。只有与现实紧密相相扣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真切感,同时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4)案例难度应适中。案例的难易程度应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当。3.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教师应了解教材内容的编排,熟悉教学重点、难点,这样才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其次,要广泛查阅资料,收集代表性、有启发意义的案例。最后,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大信息量,使教学更直观,充分发挥案例的功能。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要强调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要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通过参与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因此,案例教学法能使学生通过观察,主动地接受知识,并充分利用已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准会计工作人员,为今后上岗打下扎实的基础,值得提倡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庄西真.谈谈案例教学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应用.职教论坛.2008.6.

[2]郭启庶.会计基本技能.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7.

[3]于富生,王俊生,黎文珠.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4]陈玉荣.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会计之友.2005.3.

上一篇:谈内审跟踪基本建设项目审计 下一篇: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热点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