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人性化”管理

时间:2022-10-23 08:31:21

浅谈企业“人性化”管理

摘要:随着管理学界对管理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管理模式已从物本管理阶段过渡至人本管理阶段,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管理过程中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

一、以人为本的提出。

在早期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中,特别是物本管理阶段,基于“经济人”假设,“人”是作为物质与机器来对待的,人变成了资本的工具,获取利润的工具。 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理论又认为只要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人就会被激励从而积极地工作。

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源于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一种能够推动物质资源能动性资源。 同时,随着马斯洛等管理学家的学术研究,发现人不是等同于物的工具,人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它肯定了人的多方面需求,开始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及个体的发展。 以人为本要求承认人是社会人,人对工作的热情不但是基于物质刺激而且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产生的, 要求企业管理者注重人物质与精神和各层次需要的满足。基于这些管理学家的学术研究和在当时各大企业中的实验,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肯定和推广,因此管理模式也从以物为本的管理逐渐过渡到以人为本的管理。

二、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人材物等等因素,“人”是第一位的,那么,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有以下几点:

第一, 提高素质是人性化管理的关键。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性化管理工作的好坏,这就需要管理者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但品德素质始终是首位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品德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高尚品德是无声的命令,有时比有声的行政命令要起更大的作用。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格魅力,它在员工中就会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管理者的思想作风对企业向心力的影响极大,因为人性化管理并非一种策略,而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态度,是一种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它需要每个管理者身体力行去实践才起作用。在企业,只有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作用,企业才有向心力。

第二,提高好情感赢得凝聚力。 企业情感氛围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内部是否能够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人都是需要被尊重的、员工被企业尊重是其释放积极性和向心力的感情起点。 “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事情不在大小,在于是否真心诚意,是否细致到位。因为真诚到位的细节营造的就是人性化管理的精髓,人性化管理的的魅力就是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感觉到来自企业的人文关怀无处不在。这就是人性化管理的情感效应。

第三,好环境增强吸引力。

企业应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所谓精神环境是要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这项软任务与生产经营硬指标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引导和辐射作用,以获取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效果。另一方面要做好后进员工的思想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员工思想统一到爱厂爱岗上来。如对“三违”员工,按规定扣奖外,还应采取个别谈话谈心的方法,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使员工真正认识到劳动纪律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每个员工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从而确保员工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第四,以人为本,培育独特的共享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成员所共同信仰的管理哲学、行为规范与价值体系的总和。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企业员工获得朝气与活力的源泉。因此,要以人为本构筑独特的企业文化。首先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应该在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建设自己独特的共享的企业文化,把它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文化推动力。也只有在这种独特的共享的企业文化氛围下,员工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个性、特长和才能。 其次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在内部积极营造人人都有能力在企业中展示身手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员工共享企业文化以实现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价值观,激励员工不断奋发进取,不断创新,通过充分发挥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一、 实施人性化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首先在物质激励方面,可采用薪酬激励方式,通过对员工绩效的考核和评估,给予员工奖金、红利、实物等物质奖励,将企业的经营成果与员工的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员工自觉关心企业的经营决策,想方设法为企业获取最佳效益贡献力量。第二要注重精神激励。企业管理者必须尊重人的本性,形成理解员工、关心员工、培养员工的良好氛围,为员工提供升迁的机会,不断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

2.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在建立人才竞争激励机制时要引进人本管理思想和能本管理思想 ,把真正有能力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带头人岗位、技术能手岗位。 同时实行人员动态管理,通过建立内部竞争市场 ,运用内部公开竞聘 、岗位调动、待岗等灵活的竞争与淘汰机制,推动员工能上能下,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加大专家型优秀人才的引进,运用“鲇鱼效应”,激发在职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各类人员围绕“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3.尊重员工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不论管理如何变化,但尊重人、信任人的基本原理是不应改变的。因此,管理者要学会尊重,因为尊重意味着信任、理解、关爱和平等,一个人,哪怕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对员工的尊重、关怀、理解和信任,才能充分挖掘员工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管理由被动变主动。

4.人性化管理不是人情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的基础是制度建设的完善,是严格管理前提下的人性化,是管理理念的升华。绝不能脱离管理的严谨性而独立存在。因为人性化管理不是放任管理,一味的迁就员工,更不是仁慈化管理,对于违反厂规厂纪的员工,同样按章办事毫不留情。管理既是制定制度,更是执行制度,两者缺一不可,关键在执行制度时要一碗水端平。

总之,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感性管理模式,只要我们每个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实践,才能真正领会人性化管理之道,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宏亮,人力资源管理的误区[J].管理纵横,2003,(4)。

[2] 李为民 , 解读菲亚特人力资源开发 [J]. 经营与管理 ,2003,(4)[3]赵玉艳, 浅论企业激励机制[J].经济论坛,2005,(18)。

[4]刘春阳 ,强化职工技能培训之我见 [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5,(9)。

上一篇:农村金融理论发展阶段评述 下一篇:浅析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以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