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生专业素质现状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23 07:56:07

幼师生专业素质现状调查研究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教师是执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对于幼师生来说,应具备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毕业后顺利走上幼教岗位,更好地肩负教育的使命。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方法,深入了解和分析幼师生的专业素质现状,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理念和素养,同时为我校幼师生的管理和培养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 幼师生 专业素质现状 幼儿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培养与培训,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师范院校肩负着教育和培养幼儿教师的重大责任。

(一)幼师生专业标准的研究背景

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从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了阐述。新时期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参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造就一支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理念等武装起来的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幼儿园教师队伍。因此幼师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应该遵循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理念和师德的标准。

(二)幼师生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绝大多数幼师生将来必将走上幼教岗位,肩负着教育幼儿的重大使命。在未来幼儿园教育工作岗位中,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和希望。近几年不断有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曝光,因此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幼师生专业素质培养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提高。造成这些恶意虐童行为的原因是个别幼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不达标,在幼教工作中对幼儿没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很多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出现小学化和成人化现象,如教师注重拼音和成语故事的教学,幼儿不能很好地接受和快乐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用语过于书面化,教态过于生硬,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不能及时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可见部分幼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无法达到标准。因此,本文对我校幼师生的专业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根据发展情况对学生专业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为学校培养提出参考意见。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对照《标准》的内容及要求,参考其他文献资料的理论,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涵盖客观题和主观题。共有23道选择题,其中包含3道多选题,2道开放性问答题。题目内容涵盖了《标准》的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二)选取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

为了解当下师范院校在校幼师生的专业素质情况,选取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幼师生作为研究对象。徐州幼专是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一所公立高等专科学校,是江苏省唯一一所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徐州幼专有五年制初招生、三年制高招生、免费师范男生及学生。学生类型多样,层次不同,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培养体制的幼师生的专业素质现状。

调查初期,调查问卷300份,分别发放给三年制高招生、五年制初招生、免费师范男生及生。同种培养体制的幼师生中又细分为优、良、差三个层次水平,最大限度地做到样本范围广、种类多、代表性强。

除此以外,甄选部分调查对象开展相应的访谈记录,以确保此次调查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专业理念和师德现状分析

针对专业认同感的数据分析。我校五年制(高招班)幼师生和三年制(中招班)幼师生的现状无明显差异。大多数幼师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是就业前景好,主要因为近几年幼儿教师需求量大,供小于求。免费师范男生及三年制高招男生大多是被家长逼迫的。生中,20%的人因为家长逼迫,在所有样本中比例最高。五年制初招生中,有28%的人热爱幼教事业。职业规划上,当问及会不会将幼儿教师作为终生职业时,80%的人选择不确定。他们认为幼儿教师工作量大,幼儿园和家长附加的压力较大,并且工资待遇很差。由此,可见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时,主观乐意的较少。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学生对专业的基本认同感,最终才谈得上喜欢学前教育专业。

针对专业理念相关问题和话题的调查结论,幼师生表示要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始终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同时有同学提出在见习过程中,有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过于小学化和成人化,如教师一味让幼儿背诵古诗和成语,幼儿并不能理解它们的意思,只能机械记忆。这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没有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剥夺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在幼儿园保教实习过程中,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保教实践活动相结合,处处留心观察幼儿,不断提高自身保教实践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在师德方面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幼师生喜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在走进幼儿园实践的活动中,他们对幼儿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鉴于近几年社会上不断曝光的幼师虐童事件的不利影响,作为幼师生,他们总是时刻反思自我教育教学态度和行为,避免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伤害,以好朋友的身份与小朋友们相处和做游戏。幼师是阳光下的职业,因此幼师生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精神教育和呵护每一个孩子。同时我们的言行举止将影响孩子,所以要注意为人师表和自尊自律。

其中三年制高招班的幼师生还具备初步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他们认为要不断学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在校期间,他们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活动,如国培活动和学前教育年会,以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优化自己已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二)专业知识现状分析

专业知识是幼师生从事幼教事业的基础。在校期间,学校的课程设置旨在帮助学生建构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的认知,从而全面和综合地促进幼儿发展,使幼儿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具有多面性。

学习能力上,70%的幼师生学习习惯较好,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记课堂笔记。

院校软件配备上,85%的幼师生认为学校大部分课程安排合理,大部分教师能帮助学生实现专业课程的目标,并且认为老师的讲课方式能吸引自己的学习兴趣。

在专业理论课的设置中,活动设计课最受幼师生喜爱,教科研最次。对于五大领域的教学与设计,大多数幼师生认为科学领域最难实施。

针对以上现状,在问卷和访谈中,针对学校课程设置,五年制中招班的幼师生提出希望学校将《活动设计》课程按领域设置,以更有利于掌握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而三年制高招班的幼师生希望学校能够加强选修课程管理,如亲子教育、蒙氏教育等,这类课程能使自己掌握更多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幼儿教育基本规律和实践方法。

(三)专业技能现状分析

提到专业技能,大多数幼师生只会想到钢琴、舞蹈、美术等艺术技能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数据分析结果如下:技能课中,多数人喜爱钢琴课,但只有27%的幼师生能做到课后花时间练习专业技能,学习较被动。其余人都是为了考核过关才练习。在艺术类考级和资格证书上,62%的人都有资格证书,生相对较少。在模拟试教中,大部分人只会使用PowerPoint和Flash两款软件。问及职业发展,70%的人都认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缺一不可。市场需求和舆论压力对幼师的专业标准越来越高,在校幼师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72%的幼师生都认为应该在见、实习等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

五年制中招班的幼师生活泼好动,富有朝气,艺术技能开发得早,因此他们在舞蹈钢琴和美术等技能方面优于三年制高招班。同时专业技能还包括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能力、观察了解幼儿、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树立良好的活动氛围和为幼儿树立榜样的能力。在多媒体运用方面,三年制的幼师生在平时试教课和见习活动过程中使用得比较频繁。两种学制的幼师生都善于观察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他们喜欢倾听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并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和想象,喜欢与幼儿交谈,了解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主动参与幼儿的活动,感受幼儿的快乐世界。在幼儿园活动中,以关怀、宽容和尊重的态度与幼儿相处,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并进行适当的师幼互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要遵循幼儿为本的原则。在设计和组织一日活动时,注意为幼儿提供良好环境,营造安全、愉快的活动氛围。此外,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幼儿,因此幼师生要有自制力,时刻注意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为幼儿树立榜样。

(四)专业综合素质分析

从2道主观题的调查数据来看,三年制高招生认为自身理论知识基础比较扎实,而专业技能还有许多欠缺和不足,意见中多以增加艺术课课时和多提供实践机会为主。而五年制初招生却截然相反,他们认为自身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意见中多以增设理论课课时,注重日常实际教学为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他们的学制和过往教育经历有关。三年制高招生已有三年高中学习经历,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都相对较好,因此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快、比较好。而专业技能方面,由于大学只学习了两年半,时间短、课时少,导致技能比较薄弱。五年制初招生在校学时间间为四年,从而专业技能占优势。通过访谈了解到生对于自身已经具备的专业素质中,多谈到热爱学前教育,有爱心,知道如何和幼儿交流,熟悉幼儿的卫生和保健。欠缺中以普通话不标准,沟通不便为主。对于学校的意见,生认为应该多举办交流学习活动和讲座。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我校幼师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结果如下:

幼师生的专业素质现状因不同学制而存在部分差异性,但大多数幼师生的专业素质现状能够达到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标准。

在专业理念和师德方面,大部分幼师生拥有良好的学前教育理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并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在专业知识方面,幼师生都已掌握基本知识,如幼心、幼教、幼卫五大领域课程的活动设计等,但他们希望可以在其他兴趣领域学习更多知识,如蒙氏教育、亲子教育等。

在专业技能方面,不同学制的幼师生因为学习艺术起点的不同,因此艺术技能存在差异。但是其他技能在一次次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幼师生希望学校可以开设实践课,并配有专职老师指导和评价学习,同时希望学校和社会能够为幼师生提供更多走进幼儿园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孙凌毅.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高丽芳.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张振平.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指南[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

[4]步社民.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J].学前教育研究,2005(5).

[5]步社民.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3).

[6]黄绍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J].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2006(6).

[7]秦旭芳庞丽娟.略论21世纪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及原则[J].学前教育研究,2001(2).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下幼师生专业素质调查研究――以徐州幼专为例》的阶段成果。

上一篇:创设有效数学课堂情境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如何提高电子专业高职学生的C语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