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业上市“春潮涌动”

时间:2022-10-23 07:25:09

传媒业上市“春潮涌动”

传媒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为不匹配,良好的经济形势在催促着更多的传媒公司踏入资本市场。

相对上市公司的诸多业务板块而言,传媒业似乎一直是一块“冻土”,显得有点冷冷清清。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内地传媒概念股中,新闻出版概念只有赛迪传媒、新华传媒、北青传媒和新华文轩几家,它们采用的上市模式均是将经营业务从采编部门剥离,单独上市。

到了2007年,传媒业上市却呈现出一片春潮涌动的生气。先有“粤传媒”以IPO的方式登录中小企业版;随后传出“辽宁出版传媒”弃“H”改“A”,并将报业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合并打包上市的消息(已获证监会批准);再有停牌已近3个月之久的“国药科技”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资产重组意向书》尘埃落定。两者分别创造了两个第一,即第一家真正通过IPO上市的平面媒体和第一家将内容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打包上市的传媒公司。

另外,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也正在展开上市规划。公开资料显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拥有6报7刊2网8公司,总资产近20亿元,2006年集团销售收入达10.35亿元。除传媒业务外,该集团还涉足房地产开发和参股长江证券,堪称中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传媒集团之一。除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外,还有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和知音传媒集团也先后传出过上市意向。

为何传媒业上市会由冷转热呢?最直接的原因在于2007年十七大期间相关政策的松动。在十七大的报告中,对文化产业发展首次提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而在十七大召开期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通过逐步扩大股份、收购等办法扩大报业上市的整体性,允许任何一家新闻出版传媒整体上市,而不是局限于过去将采编业务与广告等经营性业务分离开的做法。这昭示着,对文化传播类上市公司只有经营性资产可以产业化运作、资本化运作的政策开始有所松动,并将给文化传播行业再次带来变革,资本市场上将会有更多优质、优势的传媒企业的精彩表演。

据统计,当前国内传媒类上市公司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仅为0.4%,而2006年我国传媒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4236亿元,占到我国GDP的2.1%。传媒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为不匹配。良好的经济形势在促进更多的传媒公司踏入资本市场。

为了鼓励传媒业上市,政府在相关政策上也进行了倾斜,比如豁免了3年赢利的规定,另外出版企业成立股份公司以后最短一年就可上市。

但与外界鼓噪整体上市相比较而言,一些准备上市的传媒公司却表现出了相对的冷静。有知情人士透露,在与解放日报集团、广州报业集团的高层接触时得知,他们不会把编辑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因为“现在并没有这方面的先例和真正的政策支持”。这位人士指出,目前所言的“整体上市”实质上是指传媒集团辖内多个经营单位同时注入上市公司壳内,而不是指将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合而为一实现整体上市。现阶段,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整体上市尚缺乏政策支持。因此不应该炒作“传媒整体上市”的概念,投资者更应认清“此整体非彼整体”。

有专家对这种谨慎的作法表示出了理解:“报纸的整体上市会是一个缓慢试点的过程,成熟一家做一家,而且肯定是先从纯IT的报纸进行,这些报纸的编辑业务与广告结合得也较为紧密。”

其实,对于是否鼓励编辑业务注入上市公司,业界一直存在着争议。有很多人认为,报业只允许经营性资产上市不是个好办法,因为这样就人为地割裂了报业生产的产品链,也不符合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业务流程比较完整”的基本要求;但也有一部分人则坚持编辑业务应该具有其独立性。即使是国外传媒巨头,其辖下也有采用“编辑业务独立化”的例子,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都奉行“编辑业务独立”原则,甚至为了保证编辑业务不受经营、广告等影响而有失公正性,设置了编辑人员与经营人员分开使用电梯的制度。

从春潮涌动,到春意盎然,中国的传媒业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一折机票艰难入市的“弥天大谎” 下一篇:铁矿石两巨头酝酿“合纵连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