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员应摒弃播讲中的自我陶醉

时间:2022-10-23 07:20:46

播音员应摒弃播讲中的自我陶醉

摘要:播音者在初期播讲中,容易出现自我陶醉的现象。然而广播电视媒体承载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沟通政府和群众的重任,自我陶醉的播讲方式是应该摒弃的。播音者应通过1.把握展现真我魅力的分寸;2.体会受众心理;3.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4.注入真情实感;5.进行表演训练等方式,强化自己,锻炼自身,摒弃自我陶醉,提高播讲水平,让新闻播音员的形象日臻完美。

关键词:播音;播讲;自我陶醉;摒弃

一、前言

新闻播音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手段在微妙处讲究分寸的把握。练习和实际播报过程中,都要注意避免自我满意向自我陶醉发展。自我表达既不能不够, 也不能“过火”。“分寸恰当、基调贴切” 是具有审美意味的新闻播音境界。

二、摈弃自我陶醉的原因

新闻播音员是运用有声音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信息传播的创造性活动的人。虽然每一次传播活动, 每一次创作过程都是以个体行为出现, 却代表着一个特定群体的观念进行大众传播。新闻播音员只要在节目中就必须完成角色的转换,个人的想法必须服从于节目主旨的需要, 更好地服务于受众, 服务于社会。

播音员应该意识到,广播电视媒体承载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沟通政府和群众的重任, 新闻播音员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体现者而非主宰者。新闻播音员播讲的内容是传播目的和传播主旨, 而播音员自身的音质、相貌、服饰、表情、体态语等只是为传播主旨服务的手段,播音员的形象气质、个性风格作为一种传播方式, 不能干扰受众接受信息, 而应从传播内容和传播目的出发, 以传播效果为宗旨,形成与节目内容相得益彰、协调统一的播音风格,切忌自我陶醉的播音方式。

三、如何摒弃自我陶醉

(一)把握展现真我魅力的分寸

信息时代, 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迅速获取最新信息, 独家新闻越来越少。这种情形下, 为了更好地争夺受众,个性化的播报方式成了播音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但个性化的播报风格并非等于自我表现和自我膨胀, 别具一格不等于出格, 无论沉稳大度、亲切质朴, 还是幽默风趣、轻松活泼, 都不能哗众取宠、自我陶醉;风格的个性化不是将播音员自己的声音形象, 风格气质作为一种目的盲目放大, 必须建立在对自己的个性气质和节目定位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新闻播音员要想方设法往稿件内容里钻, 强化和美化节目需要的那部分自我, 弱化和淡化节目不需要的那部分自我,只有达到传播目的之后, 才能在观众接受信息的同时展现真我魅力。

(二)体会受众心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 受众的素养、文化水平和鉴赏能力在不断提高, 他们正用新的眼光、新的思想、新的情感去看待大众传媒。

受众是新闻播音员进行播音艺术创作的服务对象, 是播报质量和水平的裁判。只有以受众对播音员的角色期待为出发点, 深刻理解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角色, 才能当好媒体的代言人, 更好地服务受众, 赢得受众喜爱。播音员如果以“自我陶醉”的状态传播信息, 就是对受众的不尊重, 其媒体行为应受到自身的理性监督。播音员要有清醒的角色认知, 根据受众的角色期待, 从文化背景、收视心理、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 把握好播报的分寸感。有的播音员在节目中语调夸张,动作怪异, 毫无规律地随意断句, 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化, 言谈举止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 这样做只会引起受众的反感。而有的播音员在节目中总是展示所谓“完美” 一面, 精心包装, 端着架子, 高高在上, 不以“普通人” 的面貌出现, 这样做往往因自我陶醉而疏远了受众。

新闻播音员应通过语言表达与受众像朋友一样平等交流。既不能和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得太远, 居高临下地说教, 也不能和受众的心理距离太近, 否则无法起到引导者的作用。

(三)播音员具备丰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

播音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渊博的知识来自于工作中的积累, 也来自于平时勤奋的学习, 要博览群书, 不断充实自己, 不仅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 还应注意搜集和研究国内外各个地方的文史资料, 随时随地搜集知识性的资料, 增强文化素养。丰富的知识积累, 能使播音员博采众长, 善于纵观古今中外, 把稿件放在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广阔时空中去感受, 去透视, 体现出播报的大度, 从而更好地把握分寸感。

新闻播音员的播报分寸往往能反映出其审美价值取向。新闻播音是一种艺术创造与艺术实践, 要遵循审美的规则, 要善于构筑播报中认同与和谐的氛围,新闻播音是蕴含审美价值的活动, 能满足受众审美的需求。分寸是一种尺度, 也是美学概念,是指对艺术审美感受的准确把握, 它要求艺术形式能准确而巧妙地表现内容,从而避免盲目的自我陶醉。

(四)注入真情实感

现在有不少播音员、主持人,嗓音很好,也自以为嗓音有魅力、有磁性。确实,猛一听你会感觉他“嗓子真好”,但很快就会发现他播的内容好像跟他无关。其实,在一些成熟的创作中,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林如在电视剧《阿信》中配的旁白。在配音时,林如完全不去考虑自己的声音“美不美”、“亮不亮”,而是结合故事中的阿信苦难连着苦难、坎坷连着坎坷的坚强女性的特点,用略带苍老、沙哑的声音去塑造阿信的坎坷命运和坚韧性格,达到与剧情整体风格和谐统一。播音实在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创造是要“过脑”和“过心”的,没有真情实感绝不会成为艺术。

(五)进行表演训练

国外播音员接受的都是演员训练,而演员表演无疑要有极强的对象感。可惜播音员尤其是广播播音员常常是一个人关进播音室,对着冷冰冰的话筒说话,容易在自说自话的过程中产生自我陶醉。播音前辈虹云也是职业播音员出身,由于广播的发展,她较早地转为广播主持人,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仍津津乐道于她主持的《午间半小时》。据笔者所认识的一位原中央广播事业局话剧团的老演员讲述,年轻时虹云经常主动跑到话剧团的排练场看演员们排练,学习演员在表演时的台词表达技巧和演员表演的对象感。听虹石主持的节目,感觉她就在你的身边与你娓娓而谈。

四、总结

作为一名新闻播音员, 更要不断学习, 博览群书, 提高自身素养,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不断深入实际, 深入生活, 摆正自己的位置, 尊重群众,满足受众的需求, 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把握好分寸,摒弃自我陶醉。把握了分寸, 就把握了自己的公众形象和行为规范, 也就把握住了对稿件的准确理解和感受, 才能准确、鲜明、传神地表达传播意图,让新闻播音员的形象日臻完美。

上一篇:基于midas civil与按规范铰接板梁法对预应力砼...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