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双排键电子琴上改编钢琴协奏曲的技巧

时间:2022-10-23 06:36:57

浅谈在双排键电子琴上改编钢琴协奏曲的技巧

摘要:本文介绍了双排键电子琴在钢琴协奏曲中乐队部分的改编方法,总谱的改编、音色的编配、选择及在与钢琴演奏者共同演绎钢琴协奏曲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双排键电子琴 改编 钢琴协奏曲

第一架成功的电子风琴于1928年由E・库普勒和A・吉弗莱在法国完成。1931年另一种著名的早期电子风琴由美国人R・兰杰上尉发明,被称为“兰杰通”。还有一种哈蒙德风琴是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电子风琴之一,1934年由L・哈蒙德获得专利权,1935年正式投放市场。双排键电子琴具有相当丰富节奏类型,多变的音色,其模拟音色以及逼真的音响效果能使它演奏出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比如交响乐、复调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等等,被誉为“一个人的乐队”,双排键在钢琴协奏曲中能很好地充当乐队部分的演奏。

协奏曲产生于17世纪末,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音乐形式。是以一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组成的套曲体裁。古典时期的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这种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可在钢琴、弦乐、管乐等乐器上采用。

钢琴协奏曲是钢琴和乐队之间的协作贯穿整首作品,钢琴与乐队的关系在旋律的发展过程中互相作用所产生的丰富效果。在当今,不是每个演奏者都能得到和乐队合作演奏钢琴协奏曲的机会。一般情况下,钢琴协奏曲都是由两架钢琴合作完成的,将乐队总谱改编成两行谱后,由第二钢琴来演奏。而双排键电子琴以其自身的优势,强大的音色分类、打击乐伴奏等编辑功能,可以很好地扮演钢琴协奏曲当中乐队部分的演奏。

一、钢琴协奏曲在双排键电子琴上的改编步骤

(一)改编总谱,选择声部

双排键电子琴要想把乐队总谱的各个声部完整的编配、演奏出来是几乎不太可能的,这就需要编配者要对总谱做出相应的删减,分清主次,选择适当的声部将其保留下来,要求编配者具有一定的配器法和乐器法知识。

一般情况下,有这3种情况下:a.改编总谱时,旋律部分在右手(上键盘)演奏,音色多数为弦乐齐奏,也有部分独奏音色的SOLO,比如:长笛、双簧管等,这是不能省略的;b.中声部,一般用左手(下键盘)演奏,音色多为木管、铜管乐器,中声部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连接上声部与低音声部,这样显得音响效果很饱满;c.低音声部,低声部支撑着上方的声部,由于双排键电子琴的功能原因,低音声部一般只能演奏单音,但是音色可以叠加最多三种不同的音色进行演奏。

(二)音色的编配

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音色的编配是非常重要的,音色的搭配影响到在演奏钢琴协奏曲乐队部分的音响效果。因为电子乐器本身并没有它自己的特有音色,所有的音色都是模仿各种乐器的发声。但是,一种乐器不是只有一种固定音色,比如:弦乐音色有7种,圆号音乐有5种等等,所以需要编配者进行搭配使用这些音色以追求自己的想要的效果。双排键提供了丰富的音源头和强大的效果调制功能,通过各项参数的调整以达到编配者所追求高品质音色,比如前触音(Initial Touch)、后触音(After Touch)、声相(Pan)、混响(Reverb)、亮度(Brilliance)、水平触感(Horizon Touch)、音区(Feet)等。

在双排键电子琴演奏钢琴协奏曲的乐队部分中,在与钢琴共同演奏时音色不应太过突出,编配的音色要与钢琴的声音相融合,双排键演奏者并要很好的控制右脚的表情踏板。

完满的音色能让钢琴协奏曲中钢琴的演奏锦上添花,而与钢琴自身音色不协和的音色就是画蛇添足了。所以编配者需要追求高品质的音色来体现双排键电子琴在充当钢琴协奏曲乐队时的优势与强大功能。

二、在双排键电子琴与钢琴共同演绎协奏曲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节奏、速度、熟练程度

在拿到一个作品时,想要很好的诠释作品,那么节奏的准、速度的稳以及熟练的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成功完成作品的前提基础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点才能用更多的精力放在配合、音乐的表达、音乐的处理、个人情绪等。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演奏双方在演奏时节奏、速度一定要稳,尽量要避免不统一,主奏者和协奏者双方要在某些特定的时候适当的抑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如乐曲高潮时),不能像独奏演奏时只在乎自己的表达,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二)配合

在演奏协奏曲时,演奏的双方都要有良好的配合意识,要有相当的默契程度,在节奏、速度、情绪、音乐表达等技术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的交流与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两个人在共同演奏中,需要相互聆听,在独奏时,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对比、音乐的层次都是由自己来掌控的,而在协奏曲中,需要相互听,从而保证情绪等方面的相对一致性,以及协奏者与主奏者得呼吸是否同步等。

(三)交流

交流分为两类:a.在演奏过程中的交流,比如眼神的交流等,这在协奏曲的演奏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当乐曲出现了渐快、渐慢、渐强、渐弱时,通过眼神的交流,或是点头示意,这样在整齐度上能有所保证。b.在排练时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有助于主奏者和协奏者培养更好的默契,也有助于直接了解演奏者的心里,以便双方共同更精准地把握乐曲的风格和整体音乐的感觉。

这样在排练时的交流,能够让协奏者与主奏者更好地了解对方,当主奏者出现怯场等状况时,协奏者应该知道如何去调动、稳定主奏者的突发不稳定情绪。协奏者应适时激发、带动演奏者的情绪,就像一个指挥要能带动乐队演奏者的情绪一样。比如说在情绪比较激昂的时候,协奏者应适当增加自己弹奏的力度,来支撑与加强钢琴演奏的声音,给钢琴一个结实、浑厚的乐队背景。双方有了这样的默契,必能达到一个水融的境界。

总之,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是学习研究双排键电子琴的最高境界,一个优秀的双排键电子琴演奏者不仅仅需要手指上的技巧,还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配器法、和声学、乐器学等)来支撑。近年双排键电子琴在我国发展迅猛,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电子乐器,希望更多从事双排键电子琴事业的人们能继续努力,创作改编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高鸿祥.配器法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高继勇.谈双排键电子琴管弦乐音乐的模拟[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02).

[3]田可文.中西方音乐史考试纲要[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4]朱峰,邢英莺,刘海成,庞纳丽.论双排键电子琴的编曲[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5]沈晓明,张薇.沈晓明双排键电子琴教室(1)――双排键电子琴的简史、在我国的发展简介及现状[J].乐器, 2004,(05).

上一篇:车队协同驾驶混成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下一篇:碳交易市场中的碳税策略研究